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给大家讲个一个平平无奇的生者故事

2023-08-31 12:40 作者:离小路_染染  | 我要投稿

这是一个很平凡很普通的人,普通到生活中的很多时间段多数人都把ta当作空气视而不见,有着普通的可能大多数时间还算像样的家庭,有一本普通的难念的经,不普通的或许也就是ta像团火般的但是又时常荒芜的精神世界。还有,ta是谁并不重要。

故事当然先从ta的父亲跟母亲开始。 ta的母亲在台湾长大,经商,女强人,年轻的时候很漂亮。ta的父亲从一个巴掌大的乡下奋斗打拼,先是在985读研,后是经商再后是在政府机关工作(一直持续的是经商),年轻的时候也很帅。 或许就是郎才女貌,36岁的母亲跟27岁的父亲认识后,成为生意上的合伙人,那段时间事业蒸蒸日上,接着相爱了,没过多久母亲怀上了ta。

未婚先孕。

但是后面闹矛盾要分手,事业也出现严重挫折。母亲本身高龄怀孕,曾经打过多次胎,又跟父亲商量好多次最终决定也要把这个胎打掉。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ta没被抹除。(据说是当时前两次去其他俩医院没开门,第三次则被轰出去了) 最终ta还是来到了世界上,过了三个ta的生母与父亲分手,回台湾,后面去上海发展了,ta被祖母抚养。 (母亲之后很少跟ta联系了,新冠之后更是再也杳无音信,估计去世了) 所以从小到大,祖父母都没少跟ta讲都是你那个母亲的错,父亲也时不时对ta讲,ta的生母缺乏责任。 后来父亲跟一个一直追求他的记者结婚了,生下了ta同父异母的弟弟,但是记者有严重的心理问题,总之后来又闹大了矛盾,大概是两年后吧,离婚了,弟弟判给了ta父亲。 弟弟两岁的时候跟ta见面,那时候ta五岁。(ta的弟弟9岁之后成为了问题少年,比如混社会乱挥霍) 后面继续讲个大概。 ta的父亲那时候脾气很暴躁,不会带孩子,又把事业看的很重。ta五岁之前住乡下,五岁之后住省委小区。六岁托关系办了户口,到县读小学一年级。 在一年级的时候被霸凌排挤,于是ta求着而到了市里读小学二年级持续到六年级。这些期间大部分时间ta都是很怕父亲的,没少被打,被打有时还录视频。 被打的原因很多时候也都很简单,比如幼儿园的时候不懂事把点读笔放水里,就这样还被反复拿出来讲了十年。 后来ta回忆说:父亲那个时候,只会给予物质支持,虽然物质支持比其他的父母都要多都要好,但显然还是不会做父亲,我的童年充满了和父亲的矛盾与斗争,不过我现在觉得,一直以来他都很了不起,如果能成为这样的人或许也不算是件坏事。

即使到市里读书ta也受排挤,从二年级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性格变了非常非常多,变得极度内向,跟同学交谈声音小到听不见,活在自我世界里的那种类型,不过庆幸的是从小学到高一的班主任都挺喜欢ta的,没有把ta当做问题学生。 后面父亲也年龄大了也许经验更多了,脾气好了点;小六的时候,让ta在小升初的时候作出选择,是去读普通初中还是托关系进全省最好的初中之一,ta在不少人的推荐暗示下使ta选择了后者,说到底是没概念没主见。当时是ta父亲直接带ta见校长。(父当时距第二次破产没多久,恢复期间) 小升初暑假的时候,ta的父亲让ta报暑假军事夏令营报十天接受军事试炼,ta当时在里面是很小的孩子,跟那些差不多成年的哥哥姐姐吃一样的苦,还被迫变得外向,只是情商这方面依旧是空白。原先定十天后来被主教官苦口婆心地劝成了20天。 这样的夏令营结束后,我推测,当时的ta可能还是挺开心的。 带着这样暂时的外向到初中,初中分班ta被莫名(实际上后来ta才发现只是因为见过校长)分到了到后面综合最强的实验班,然后巨大的压力开始了。 军训还行,结果正式开学,ta的文化实力很有限,根本比不过班上其他的孩子,一度到班级垫底,慢慢的又沉默寡言,而低情商又导致出了很多问题,不受欢迎,到后来在很多人面前,ta就是像空气样的存在。 ta真的想改变这一切,无论是想和多数同学重新弄好关系,还是提升学习成绩。 初一下学期ta拼老命学,寄宿也在半夜凌晨偷偷到公共洗漱间苦学,就这样考进了一次班级前40(38)(共50),然后就再也没这么高了,首先考完之后立即发了高烧,烧完后状态直线下降,走神严重,失眠情况开始,缺少精力,逐渐缺少了学习动力。正巧初二疫情走了弯路,然后几乎跌到谷底,失眠还开始严重了,这个时候ta的学习效率非常低下,拼了命也几乎从来没有写完过做完作业,后来慢慢灰心摆烂了。 说是摆烂,ta初三上学期的时候,学校晚上额外的补习开小灶倒是从没有落下。 初三下ta的父亲要ta报全日制,说到底就是走特立独行的路。带ta去了后,ta先婉拒,但是父亲没听清言外之意,还自信地表达他当时的决心。所以,ta还是同意了。 效果不理想,ta还有很多不适应。回校月考考了个倒二,但是由于进度已经和学校岔开了,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 然后后面反而还考了很多倒一。走神也严重。压力很大。但是ta最终是通过撑下去了。 真的,我还是认为,即使是那个时候的ta,也是能够从生活中汲取到快乐的,那个时候的ta,很喜欢摘抄各种励志名言。要我猜,ta那个时候,一次的化学模考全班第三,可能给了当时的ta莫大的鼓励。尽管ta当时似乎没能好好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被不少其他同学讨厌孤立了。 到后来,中考后,ta的班排41,是除了初一下学期那一次外最好的一次了。ta还是考了个不错的高中,就这样。 ta中考完后情绪还是有点压抑,想缓解,初中时有同学曾向ta推荐

音游

,然后就上手了,ta喜欢上了,断断续续打到现在。又通过音游,接触到了其他许多亚文化,喜欢上了日本那边的很多现代文化。不过这就是后话了。

中考完后的预科学习效果糟糕透顶,ta不可置信,受不住了,接着跟家人产生了许多误会,(主要跟父亲)发生了冲突,先是浅浅的紫砂未遂。后来在情绪慢慢恢复后,参加高一分班考试,到高中分班考试的时候,不想考好想随便糊弄,但还是分到了第一个重点班。 后来没办法,ta安慰自己先去好好学,说不定没什么问题呢。 可是ta给自己的小小的幻想破碎了。结果还是照样的跟不上进度,失眠,走神,(后来记忆也开始差了),照样的有点被排挤,被调侃。第一次月考照样倒二,期中考直接倒一。 ta大哭一场,ta真的真的很讨厌很讨厌这种重蹈覆辙的感觉,很讨厌这种好不容易去进行带着自信的努力却多次失败透顶,现状改变不了一点。

后来ta在休整一番后,断断续续的上学,开始逃课,又跟家人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开始搞破坏,认知出现了畸形,心理开始出现严重的问题。顺带一提,ta父亲在新冠之后有一堆后遗症其中有一个

心肌炎

(不过他一直没跟ta讲,ta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不知道,即使知道了ta在某一段时间内也觉得活该),高一上期末,ta因难以控制的情绪搞破坏,父亲真的受不住了跟ta打架拼命,后又不打了,ta说要继续回学校旁住(是期中之后改的走读),身心俱疲的父亲说他不管了要去东北打工(后来才知道他心肌炎发作去抢救了多次命悬一线) ta先是在那边写日记,似乎是ta的父亲让一个化学老师当保姆照顾ta,化学老师竟然有一本书,书名叫《人间失格》,相信大家熟悉的都熟悉。ta当时似乎很喜欢这本书,一直看,边看边写日记。(不过这个日记和这本小说关系似乎不大) 以下是ta留给我的那个时期的日记(节选)

然后ta也在父亲的安排下被强制安排到了封闭军训学校(可理解成网瘾学校)。 在那个学校,ta开始思考了很多问题,多次崩溃,也麻木了,写了很多东西。 这是ta在那个学校的日记(节选)

还好那个学校有心理老师,这个老师倒是比较关怀ta,跟ta聊了很多后,给了他一本书,书名是《自卑与超越》 ta的父亲暂时好了后,把ta接出来,只不过当时的ta已经跟父亲隔了一堵厚墙。 当时他疲惫的开车开到荒郊野岭的封闭学校边上,把ta接了出来,车上还有祖父母,他们都默默的看着ta。ta也默不作声,最远的距离有时候或许就是指这个吧。

过了一小段时间,ta又被送去第一次住院,湘雅附二,封闭病房,ta看到病房第一眼好像就流露非常非常复杂的情绪,又看着病恹恹的病友走路的姿态,一下又麻木了。(关于这次,ta听ta的姑姑讲,是因为ta一次去心理咨询的时候,医师是附二的副院长,至于这个副院长怎么升上来的就很玩味,总之这个副院长似乎自作主张开始把ta安排进了那个封闭病房,ta的姑姑说权当安排休学手续,可是真办下来了吗,依照我所知道的进行推测,没有。) 在那个医院里,据我所知,ta认识了一个吴言(化名)的人,这个人当时好像是28岁。很热爱文学,热爱知识,在当时的农村,他的成绩很好(英语除外),他当时高中的时候励志要把英语提上去,然后考一个985。结果造化弄人,高考的时候,出现很严重的幻听等问题,考砸了,医生说他这个状态已经不适合学习了,要休养,然后吴言就听从医生的建议,先后住院五六年,期间打了工,直到这次已经是不知道多少次了。吴言对ta说这次差不多就好了,又说他真的想不通,他当时绝望到真的想自尽,不过想到了自己死后年迈的父母该怎么办,于是选择了活着。 ta和吴言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ta说吴言真的很爱哲学。 吴言给ta随便推荐了点书,比如《清华园日记》,ta当时好像在看医院里看了一本叫《娱乐致死》的书。 ta出院之后还写了点这个读书笔记。我能找到。 ta的《娱乐至死》笔记。

接着出来,宅在家昏昏暗暗的上网,摆了两个多月的烂,ta说ta要麻醉自己。创造一个能让自己快乐点的世界。

"直到不知道什么时候。"

后来情绪崩溃了,ta觉得ta好像就快乐不了。 噢,ta跟吴言吐了苦水。 我保存了ta给我的聊天记录(ta跟吴言),如下(节选)

ta觉得现在活着还不如下地狱去看看。 据我的了解,当时ta喜欢这样的歌词

ta选择了继续破坏。 然后打算了结自己,药差点要到手了。 但是很巧,就是这个时候,ta又被人强制送进住院(后来ta才知道这次父亲也在医院被抢救,之后就是数次与病作斗争) 这次住的院换了个地方。 ta这次,大概住了81天。这个时期ta的日记是以前距当时最多的了。ta天天想,天天写。这81天,ta具体是怎么想的我就不太清楚了。 不过在住院期间,ta还是保留了读书的习惯。ta跟我说了挺多的书,印象比较深的有加缪的《局外人》,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局外人的荒诞哲学,罗生门作者芥川龙之介的生平,挪威的森林的生死观,百年孤独那魔幻的故事。吸引着我,我相信同样也吸引着ta。

我最终还是找到了些ta的第二次住院期间的写的东西,如下。

ta应该是出于某些观念的变化,最终决定还是复课直接读高二,跟家人"谈判"出来了。 在学校附近的俩老人的家里住着。 父亲好了点后又跟ta见面,(父亲当时又暂时较为妥善的解决了ta弟的问题)ta原谅了父亲的一些过错,也表示希望父亲能原谅ta的过错。关系开始正常化,现在呢,我觉得ta已经明显处事不惊了,开放了温和了,只不过师生对ta刻板印象里似乎还有个孤僻内向,以及特立独行。 ta的父亲好像已经度过了最危险的时期,什么心肌炎什么肌肉坏死呀都好多了。 至少不至于像当时那样被那些医生说无解了。 不过ta那一向很坚强的父亲,跟他说起这些的时候,却是抱着ta,呜咽着,哭成了泪人。 而平常的学习生活有ta自己的一套,好在老师和他父亲都逐渐理解包容了(应该吧,这个我可不敢肯定) 据我所知,ta的学习能力心理状态一直在很缓慢的恢复。同时还有ta处事的态度也变了,给我的感觉,好像ta在不少方面来讲,确实成熟了,噢,是那种爱较真的成熟,带点孩子气。 去年8月22号出来的时候,ta开始记长期日记,断断续续的,从未停止。 ta现在的日记(节选)

去年年末ta开始尝试玩maimai,认识了一个潇洒的哥哥,20岁,川大的,经常分享交流,ta有困难的话有时就找那位哥哥,ta跟他的关系有时有点摩擦,不过很正常,我祝愿他俩爷们的友谊能长久。像ta跟吴言的友谊那样。 ta的朋友确实多起来了。 虽然有点遗憾的是,ta跟我说,出于某些各种各样的观念,ta其实不想活太久,自己的生命,他想在30岁之前亲手了结。 我表示遗憾,我觉得真的不用这样的。生死这些事情,现在说的话还是有点早了呢,我这么认为。 不过我还是对ta说,你现在应该差不多有了喜欢的人吧,照顾照顾她。不要让她伤心了噢。 ta也跟我说,对于未来的打算,比如就是高考稍微考好一点,未来往东南沿海的方向发展。ta喜欢沿海城市的空气。

后面又有很多内容也有挫折,不过这是新的一篇了。

给大家讲个一个平平无奇的生者故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