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智慧: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交朋友的智慧!

《论语》智慧: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交朋友的智慧!
什么样的人可以做朋友?
从道德层面讲,那些做人做事能够经常自我反省,有所为有所不为,可以称为君子的人,但因为这样的人不够圆滑世故,不会轻易交朋友,在他们眼中朋友是要惺惺相惜、不染世俗的,因此这样的人也是寂寞的,但如果一生中有幸能够遇到,如同伯牙与子期般惺惺相惜则一生足以。
从人情世故层面看,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运势起起伏伏,有钱的时候,身边一定不缺朋友,你不用找他,他也经常出现,但是没钱需要帮忙的时候,你怎么约也找不到他,这才是常态。
为什么是远方的朋友来了才快乐呢?第一层意思是距离上的远,因为远距离,朋友见面机会很少,相聚的时间也很短,没等令人讨厌的缺点暴露,聚会就已经散了,因此都能维持个人形象,保持良好的朋友关系;第二层是心理上的远,因为心理距离远,就不会将自己的真实情况或不如意告知对方,互相之间只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对等互助,因为被朋友超越的痛苦会让人心理失衡,朋友关系很难维持。
朋友是来干嘛的?自然要有些好处的!不然也不会大老远的来找你,掂量着相处的分寸,维持着朋友之间微妙的友谊关系,没有些好处怎么能支撑这样的付出,友谊就是寄托在“好处”上的关系,这里的好处,可以是情绪价值、物质支持,也可以是技术智慧和劳心劳力,总之付出与回报之间平衡了,交朋友的快乐才能持续下去,朋友才能一直做下去!
所以,《论语》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