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日本战国史·甲越春秋(2)武田信直的登场

2023-02-14 12:36 作者:早苗庵宗瑞  | 我要投稿

甲斐的战国时代


明应元年(1492年)六月十一日,甲斐国守护武田信绳发动政变,逼迫父亲武田信昌前往落合隐居。然而,武田信昌却联络了小儿子油川信惠、国人穴山信悬等人,起兵与武田信绳对抗,武田家因此陷入分裂,甲斐国也正式进入了战国时代。

在以往的通说中,武田信昌偏爱小儿子油川信惠,想要让武田信绳将家督之位让给信惠,而武田信绳为了自保,这才发动政变逼迫父亲隐居。不过,今年来的研究表明,武田家的内乱,其实并不是军记物中记载的这么简单。

在武田家内乱的前一年,即延德三年(1491年)四月,在堀越公方足利政知病逝后,被足利政知废嫡的大儿子足利茶茶丸发动了政变,杀死了后母円满院与异母弟润童子,夺取了堀越公方之位。武田家历来都是站在幕府的一方,在幕府让足利政知下向关东以后,与堀越公方保持着非常良好的关系,因此武田家内十分关注堀越公方家的这次政变,对这次足利茶茶丸也褒贬不一。前家督武田信昌发动政变的足利茶茶丸感到不满,但是现家督武田信绳却一如既往地与堀越公方交好,父子二人也因此产生隔阂。

父子间的对立在明应元年(1492年)开始升级,这年四月二十八日,幕府管领细川政元在京都发动政变,废黜了幕府将军足利义稙(即足利义材、义尹),拥立了足利义澄为新任幕府将军,而足利义澄便是前堀越公方足利政知与円满院的儿子,也是被足利茶茶丸杀害的润童子的同胞兄弟。在这样的情况下,堀越公方与室町幕府的对立不可避免,亲近幕府的武田信昌便产生了废嫡之心,想要立小儿子油川信惠为武田家的继承人,这才引起了武田信绳的反噬。

果然,在武田信昌、信惠父子与武田信绳对立后的九月九日,与武田信昌一样与足利义澄、细川政元交好的骏河国大名今川氏亲便出兵甲斐国支援武田信昌、信惠父子,同武田信绳交战。此外,信浓国诹方郡的大名诹方赖满也派出军队进入甲斐国支援武田信昌。

诹方大社是信浓国诹方郡的神社,分为上社和下社,其中诹方氏是上社的神官,代代出任诹方大社上社的大祝。诹方家的大祝原本都由诹方氏的总领(嫡系)出任,但是在室町时代中期,诹方氏分裂为继承嫡系的总领家与出任大祝的大祝家。

进入战国时代以后,出任上社大祝的诹方继满野心勃勃,想要夺取总领之位,在文明十五年(1483年)时在诹方大社的上社神殿中诱杀了总领诹方政满。然而诹方继满的行为引起了诹方一族的反感,在诹方政满之子诹方赖满的领导下,诹方一族将诹方继满流放,诹方赖满也因此统一了大祝家与总领家。此后,诹方赖满在地方上不断地与诹方大社的下社大祝金刺氏交战,并且与幕府管领细川政元交好,这也是为什么他会在武田家内讧时派兵支援武田信昌的缘故。


父子和睦


明应四年(1495年)二月,由于伊势宗瑞对伊豆国的攻击十分猛烈,足利茶茶丸被迫从伊豆国退往山内上杉家势力范围内的伊豆七岛抵抗。在武田信绳降服甲斐国都留郡的国人小山田氏以后,足利茶茶丸便在武田信绳的邀请下来到了都留郡的吉田暂住,靠着武田信绳的支持开始对骏河国的御厨地区发起攻击。

武田家的父子内讧本质上是一场足利茶茶丸派与反足利茶茶丸派的战争,除了武田父子以外,骏河今川家、伊豆伊势家、山内上杉家、扇谷上杉家等家族均卷入了这场战争中。这场因堀越公方家的政变而引起的战争极大地消耗了本就贫瘠的甲斐国的国力,连年的战乱与饥荒让甲斐国内民不聊生。

明应七年(1498年)八月,日本关东爆发了“明应大地震”,以骏河国、伊豆国、甲斐国为首的关东诸国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甲斐国的受灾尤为严重。在天灾面前,国人们不愿意再继续内战,大家都认为这次地震是上天因为武田家父子、兄弟相残而降下的天罚,武田信昌、信惠父子也因此与武田信绳和谈。作为和谈的条件,武田信绳将会继续出任家督与甲斐国守护,但是武田家将奉新幕府将军足利义澄为主,不得再支持足利茶茶丸。失去武田信绳庇护的足利茶茶丸很快就被伊势宗瑞俘虏,并惨遭杀害。

父子和睦后的甲斐国并未因此进入和平,卷入政治斗争的武田家也开始被幕府方面的政策给影响着。

文龟元年(1501年),由于骏河今川家不断地对远江国发起攻击,远江国守护斯波义宽便开始与幕府将军足利义澄、管领细川政元靠近,将女儿嫁给足利义澄为妾,以此得到了幕府的支持。在室町幕府的命令下,信浓国的府中小笠原氏、松尾小笠原氏开始对斯波义宽在远江国的战争进行支援,斯波义宽还拉拢了伊势宗瑞的敌人,关东管领山内上杉家作为自己的盟友。此外,虽然武田信绳没有表现出与伊势宗瑞敌对的姿态,但是武田家与山内上杉家是盟友,因此今川家、伊势家陷入了被斯波家、两小笠原家、武田家、山内上杉家包围的局面。

彼时,信浓国的小笠原氏已在康正二年(1456年)时分裂为三家,分别为府中小笠原家、松尾小笠原家与铃冈小笠原家。其中,府中小笠原家与诹方大社的下社大祝金刺家结盟,而铃冈小笠原家则与上社大祝诹方氏结盟。后来,铃冈小笠原政秀被松尾小笠原定基杀害,以此为契机松尾小笠原定基惨遭府中小笠原长朝驱逐,最后在武田家的支持下才返回了松尾城。

伊势宗瑞为了解除包围网,开始与同府中小笠原家敌对的诹方赖满联系。当时武田信绳与府中小笠原家结盟,伊势宗瑞此举也是为了争取诹方赖满作为后盾,以牵制武田信绳。

永正四年(1507年)六月,幕府管领细川政元在入浴时被家臣暗杀,细川京兆家陷入了内乱。次年,早先被细川政元流放的足利义稙在大内义兴的支援下进入京都,重新复任幕府将军。今川氏亲、伊势宗瑞便开始与足利义稙接触,今川氏亲更是获得了在细川政元时代一直难以讨要到的远江国守护的职役。

然而,就在这个政局发生巨大动荡的时候,武田家却接连失去两大支柱。永正二年(1505年)二月,武田家的中兴之主武田信昌去世。武田信昌死后,武田信绳也卧病在床,于永正四年(1507年)二月十四日病逝,武田家的家督由武田信绳之子、年仅十岁的武田信直继承。


油川信惠之乱


武田信直继承家督时十分年幼。根据《甲阳军鉴》的记载,大永元年(1521年)时武田信直与今川家在饭田交战时二十八岁,天文七年(误记,实为天文十年,1541年)被儿子武田晴信流放时四十五岁,到了天正二年(1574年)时,与孙子武田胜赖在信浓国伊那郡高远城相见时年龄为八十一岁。后世学者便以《甲阳军鉴》的记载来逆推武田信直出生于明应三年(1494年),在继承家督时的年龄为十四岁。

然而,在更良质的史料中,对武田信直的年纪有着不同的记载。在武田家重臣驹井政武所写的《高白斋记》中明应七年(1498年)的记载中提到,武田信直出生于当年正月六日,同年六月十一日甲斐国发生了大地震。此外,在《甲斐国志》中收录的《武田信虎诞生疏》以及《山梨市史》收录的《大井俣神社本纪》中提到,天文八年(1539年)时武田信直四十二岁,因此特意请了神社与寺院为武田信直祈福。在日本的传统中,二十五岁、四十二岁、六十一岁这三个年龄对男性来说是厄年,其中尤其以四十二岁为“大厄”,需要神佛的庇护才能躲过灾厄。因此从上述的记载来看,武田信直应该是出生于明应七年(1498年)正月六日,在继承家督时年仅十岁而已。

永正五年(1508年),武田信直的叔父油川信惠、岩手绳美举兵作乱,自明应七年(1498年)武田家父子和睦以来时隔十年,甲斐国再一次陷入了内乱。

根据以往的通说,油川信惠、岩手绳美的举兵是因为武田信绳去世,二人欺侮侄子武田信直年幼,因而产生了夺取武田家家督与甲斐国守护的野心。不过,近年的研究认为,如果油川信惠与岩手绳美想要夺取武田家家督之位与守护职役的话,应该在武田信绳死后便举兵才对,不应该等至第二年才举兵。那么,二人举兵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其实理由很简单,永正四年(1507年)时幕府管领细川政元被暗杀,次年前将军足利义稙便回归京都复任幕府将军。京都的政局大变,甲斐国周边的今川氏亲、伊势宗瑞等人在这时转投至足利义稙麾下,而与今川氏亲、伊势宗瑞交好的油川信惠的政治立场,很可能也在这一时期从支持足利义澄转向了支持足利义稙。武田信直继承家督之后,继续着父亲的支持足利义澄的路线,因此足利义稙派系的势力才会想扶持油川信惠取代武田信直成为甲斐国守护。

油川信惠举兵以后,除了弟弟岩手绳美以外,郡内的小山田氏、栗原昌种、栗原宗次兄弟(栗原氏家督栗原信友的叔父)、武田家谱代重臣河村左卫门尉、工藤氏等都站在了他的一边。油川信惠方国人的领地大多数都在郡内等与伊豆国、骏河国相交的地域,他们的后援便是骏河今川家与伊豆伊势家两个家族。与油川信惠相比,甲斐国的大部分国人倒是在这场内战中都站在了武田信直的一方。武田信直的另一个叔父松尾信贤、谱代曾祢氏、饭富氏、板垣氏,国人大井信达、今井信是、穴山信悬、栗原信友都是持支持守护的立场。

十月四日,武田信直军与油川信惠军在甲斐国曾祢胜山的坊峰展开了激烈的交锋,最终武田信直军取得大胜。油川信惠与儿子弥九郎、清九郎、珍宝丸、弟弟岩手绳美、栗原昌种、河村左卫门尉等人战死,长年以来不断地给武田家嫡流制造麻烦的油川氏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战后,油川信惠的小儿子油川信友臣服于武田信直,因此才保存住了油川氏的家业。

油川信惠的灭亡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十二月五日,郡内国人小山田弥太郎率军侵入了甲府,武田信直随即率军迎战,阵斩小山田弥太郎为首的小山田一族数员大将。战后,小山田一族的小山田平三与工藤氏流亡伊豆国韮山城,寻求伊势宗瑞的庇护,但是此时的今川家、伊势家忙于远江国、相模国的战争,没有余力支援郡内小山田家,只得另寻他法。

在伊势宗瑞的请求下,信浓国诹方郡的诹方家对甲斐国发起了侵攻。永正六年(1509年)十月二十三日,甲信国境的豪族小尾弥十郎在诹方赖满的调略下举兵,夺取了今井信是的居城江草城,武田信直得知此事后匆忙从郡内撤军返回甲府。十二月二十四日,诹方赖满率军攻打甲斐国厅衙城,今井信是的弟弟今井平三、今井源三战死,今井家也因此降服于诹方家,诹方赖满将女儿嫁给了今井信是的嫡子今井信邻,此后今井家的立场便由支持武田信直方转变为反信直方。

取得胜利后的诹方赖满没有冒进攻击武田信直,便撤军返回了信浓国。武田信直在诹方军撤退以后再度进军郡内,为了快速结束战争,武田信直赦免了小山田家,将妹妹嫁给小山田弥太郎之子小山田越中守信有为妻,以较为和平的手段平定了郡内。


大井合战


永正十年(1513年)五月二十七日,武田信直的有力支持者穴山信悬被儿子穴山清五郎杀害,穴山武田氏陷入了内乱之中。

穴山武田氏的领地河内、穴山位于甲斐国与骏河国的边境,由于穴山信悬的支持武田信直的立场,穴山家成为了今川军入侵甲斐国的一块绊脚石。也正是有了穴山信悬的存在,武田信直在与油川信惠、小山田弥太郎交战时少了来自今川家的威胁。不过,穴山家内部却不像穴山信悬那样立场坚定,许多人担心穴山家继续支持武田信直的话将会招致今川家的致命打击,这才导致了这次政变。

穴山信悬死后,穴山家陷入了内乱,穴山清五郎此后不见于记载,很可能也在这次内乱中殒命。此后,继承穴山家家督之位的穴山信风给今川家送去人质,宣布从属今川家。由于穴山家的叛变,领地与穴山家相邻的大井家便也开始寻找退路,大井信达让嫡子大井信业迎娶了今川家重臣濑名一秀的女儿为妻,与今川家暗通款曲。穴山氏、大井氏叛变让武田信直产生了极强的危机感,今川家的势力已经通过这两个家族深入了甲斐国内部。

永正十二年(1515年)十月十七日,武田信直召集大军,对大井氏的居馆发起攻击。大概是武田信直继承家督以来一直顺风顺水,武田信直对讨伐大井信达非常有信心,尽管在出兵前的十月十二日天上下起了雨夹雪导致气温骤降,武田信直仍然坚持出兵攻打大井氏。十七日下午,武田军抵达大井氏居馆附近,此时的武田军士兵们已经被酷寒与行军折磨得十分疲惫。武田信直不愿意在寒冷的夜里在外扎营,便下令对大井氏的居馆发起攻击,然而大井氏的居馆四面被农田包围,前几天的雨夹雪早就将农田变得十分泥泞,给武田军的战马、士兵的行动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就在武田军陷入泥沼之际,大井信达突然率军从居馆内杀出,打了武田军一个措手不及。武田军仓促应战,瞬间全军大崩,板垣备中守、饭富道悦、饭富源四郎、今井信房等大将二十余人及士卒一千二百余战死。

十一月,今川氏亲派遣葛山氏广(伊势宗瑞之子)、庵原周防守、福岛左卫门尉助春等率领一千余今川军侵入甲斐国支援大井氏。前月的雨夹雪给甲斐国的农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各地都出现了粮食不足的情况。为了打击武田信直的势力,今川军占据了四处的交通要地,禁止各地的商人将粮食等物资运入甲斐国内贩卖。

永正十三年(1516年)九月二十八日,由于今川军在甲斐国四处的寺社纵火劫掠,武田信直不得不率军在甲斐国万力地区与今川军展开激战。武田家并未从前年的元气大伤中恢复,武田信直很快就不敌今川军败北,撤往惠林寺附近的惠林寺山城笼城。追击武田信直的今川军一路长驱直入,在油川信惠的旧领上复兴了胜山城,驻军两千余在此地与武田军对峙。

武田信直的转机出现在这年年末,十二月二十六日,今川军侵入了甲斐国郡内地区,却被小山田氏为首的郡内国人击败,退入了当地的吉田城中防守。次年正月一日,郡内豪强小林尾张入道道光率军出阵攻打吉田城,孤军深入的今川军难以防守,在正月十二日夜里从吉田城出逃,随后向小山田家提出和睦的请求,今川军从郡内撤军,单独与小山田家达成和解。

就在今川家与武田信直交战期间,斯波义达、大河内贞纲对远江国的今川家势力发起反攻,使得今川家陷入了两面交战的境地,战局逐渐对武田信直有利起来。此外,今川军在郡内战败以后,原本加入今川家的甲斐国国人们纷纷离叛,重新加入了武田信直的麾下,让在胜山城笼城的两千余今川军陷入了被武田家包围的危险之中。

永正十四年(1517年)正月二十二日,今川氏亲放弃与武田信直敌对,委托当时十分有名的连歌师宗长作为中介调解今川家与武田家的关系。武田信直本想要一举歼灭胜山城的今川军,在宗长的努力说服下,才终于同意与今川家达成和睦。三月二日,胜山城的两千余今川军在武田信直的允诺下弃城归国。

今川军撤退以后,失去后援的大井信达、大井信业父子便归降了武田信直,为了拉拢大井氏,武田信直迎娶了大井信达的女儿为正室夫人,持续了三年的大井合战终于结束。


日本战国史·甲越春秋(2)武田信直的登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