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游戏本土化,链接玩家与游戏的心灵之桥

2021-09-16 13:59 作者:鹰园白羽  | 我要投稿

前言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游戏,在上架的时候便标注有了简中汉化,更甚的有简中的音频。这不仅仅归功于中国玩家的增多,同样也是游戏制作者们看到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我们在选择一个游戏进行购买时,往往首先会关注它的玩法和题材,然后最关注的东西便是它有没有官方中文。游戏本地化便成为了连接我们玩家和游戏的直接桥梁,就像我们玩到一款游戏如果是机翻的时候,有时候就会感觉到词不达意。今天我们就借着一些例子来谈谈游戏本地化的那些事儿。

什么是游戏本地化?

游戏本地化狭义来讲就是给一个游戏进行汉化,翻译游戏内的文本图片等资源,更甚一点的加上中文的配音。广义来讲,游戏本地化需要考量到当地的文化环境(比如我们不同民族之间也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这也是同理),国内的政治格局,更甚的可能会加上一些接地气的话语,和一些玩梗之类的句子。让翻译不会那么生硬,更好被当地的人们接受。这便是游戏本地化的意义。

假如没有游戏本地化,我们便会面对冗长的英文,比如《神界:原罪》这类传统RPG,便会让我们无法体验到它的快乐。这让我想起来往年游研社盘点的雅思之海、专八之柱、托福暴君、GRE原罪。它们不也是没有汉化,或者说没有本土化的早年的映射嘛。

游戏本土化路途艰辛

游戏本土化往往会面临很多困难,从开发商的是否看重中国市场,再到自身汉化组内的种种问题,直到我们看到最终的成品。这途中的艰苦也只有从业人员才能深刻体会到。

我曾经看到过一个汉化组的人员发的亲身经历:对于很多你记不得名字的游戏,Steam 中国区销量的所占比例很可能还比不上很多你叫不出名字的国家。中国玩家在手游市场的影响力无法辐射到 PC 游戏市场,对 Steam 上大量无形的游戏而言,中国也同样是无形的,如果开发者压根就不指望能向中国卖得出去,自然也不会对送上门的中文翻译感兴趣——对于很多以英语为母语或第二语言的外国开发者来说,志愿者带来的无异于没有加班费许诺的加班工时,比这更可怕的是他们也不知道自己要为“支持中文”的目标加班多久。

我相信,随着国内玩家的增多,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一定会越来越被看重。

这是我们与游戏沟通的桥梁

随着中国玩家的越来越多,优秀的本地化游戏也越来越多。游戏的本地化也渐渐变成不可分割的一环。

2077可能在种种层面上都并不是很尽如人意。但是单论它的游戏本土化确实相当不错,当我说起“滴滴,你个王八蛋。”你能想到2077这个游戏的时候,它就已经证明了它的本土化的出色程度。杰克说的“But,It didn’t, and this won’t either ”汉化组把但我没说,翻译成就是了,又侧面体现出了杰克粗狂的气质。诸如此类的细节还有很多,从中不难看出本地化团队在做这款游戏本地化的时候的用心。

再如前段时间的黑神话悟空,其实主创团队在英文的本地化上也十分下功夫。无论是不杀生,仇恨永无止息。主创团队翻译成了Thou shalt kill, lest feud in still.这种偏古语风的英文翻译法。显得更加古香古色一点。

TTF2的翻译,铁驭这个词真的是信达雅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谈它都是中文游戏本地化的一个典中典。我很佩服翻译人员是怎么把pilot一个本意有着飞行员,驾驶员的一个英文词语,翻译成铁驭这么一个既有中文韵味,又有着字面意思的词。即驾驭钢铁的人。

所以说游戏做的好与坏是根本,但是游戏本土化的制作用心与优秀绝对是加分项目。

早期半衰期被翻译成半条命
九十六号公路中接地气的翻译

结语

游戏的好坏离不开开发组的辛勤付出,而游戏本土化的离不开游戏本土化的负责人员,在此我对于为我们带来游戏更好的游戏本土化负责人员和志愿的汉化组们致以敬意.


游戏本土化,链接玩家与游戏的心灵之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