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铸成的战列舰:德拉姆堡

在位于菲律宾马尼拉湾科雷吉多尔岛南部的埃尔弗莱岛,这座小岛的原名可能还没它的另一名字更有名,德拉姆堡。

1909年美国从西班牙人那里成功夺取了菲律宾的所有权,美国人为了巩固他们的胜利果实开始对重要港口与领地进行要塞化建设,埃尔弗莱岛恰好在马尼拉湾的入口处,作为马尼拉港口防御的重要节点是避免不了被改造。
在起初对这座小岛的改造计划只是作为一个岸基鱼雷发射阵地,但是后来考虑到这么个位置就用来发射鱼雷略可惜了,于是改成一座由钢筋混凝土建造成德海上要塞,在要塞顶部沿要塞长轴方向一前一后以阶梯状安上两座双联装十二英寸(356mm)炮塔。为了达成这个设计,美国人决定把这岛上面铲平。
在耗费了四年时间后,这座海上不会移动的“战列舰”终于完工,不仅安装有四门356mm火炮,在要塞两侧崖壁上还各安装一门152mm火炮,要塞顶部覆盖的混凝土装甲厚度达6.1米,其余部分的混凝土厚度至少也有7.6米,要塞全长110米、宽度达44米。

除了火炮布置像军舰外,要塞后部还安装上了18米笼式桅杆。
四门主炮拥有15º仰角和17.5公里的射程,布置在前的炮塔由于高低影响只能针对正面230°内的目标,布置在高部的炮塔可以360º旋转比前部炮塔灵活,不过由于它后面又出来个桅杆实际射界也受到限制。
在要塞内部有弹药库、发电机、指挥室,还有美国大兵们的生活区,在要塞上方还有一些木制房屋来供那些美国大兵们在上面居住透透气,整座要塞一共240名官兵在里面工作。

在安安稳稳了几十年后,日本人偷袭了珍珠港把原本还能安稳渡日的美国也给扯了进来,日本人对菲律宾发动攻击。德拉姆要塞让日本人吃了不小苦头,在之前要塞上还新增了两门防空炮,日本人用飞机从上面炸,要塞表面的那些木屋子是没了,但是要塞本身却没什么事。
要塞上的四门大口径主炮还击沉击损了一些日本船只,日本陆军搬来150毫米榴弹炮轰击没效果,又把240毫米攻城榴弹炮运来炮击德拉姆要塞,结果就是要塞上的火炮继续还击要塞本身不为所动。
日本人拿这座小岛改的要塞是真没法子了,在要塞内的美军愣是靠要塞内的物资弹药跟日本人耗了几个月,在快要支撑不住时,美军士兵想着用炸药在内部把堡垒破坏。结果就只是摧毁了一座炮塔,1942年5月6日内部美军向日本人投降,另日本人惊讶的是,几个月的攻击下,这些美国佬居然只有5人受伤,连个死的都没,他们还以为这些美国佬怎么也该是死不少还狼狈不堪。
待到美军反攻,日本人还记得这座曾经让他们吃了大亏的要塞战舰,少数日本人进入要塞内顽抗,这次轮到美国人崩牙了,不过这种情况没持续多久,当美国人发现常规手段没用后,他们选择往里面灌汽油……
在灌汽油灌的差不多后,美军工兵在外引燃,这时的德拉姆要塞可以考虑改名叫德拉姆殡仪馆了,具体烧了多久不知道,反正美军在两周后才登上查看,这时的要塞内就只有65具已经烧的不像样的尸体,可能里面的日军实际不只这几个,毕竟美军没少往里面灌汽油,搞不好就有倒霉蛋被烧成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