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洞穴困境:人类交流的恶劣环境

2022-07-09 00:59 作者:阿酷伽彩  | 我要投稿

洞穴困境

你是否与人交流不顺?是否与朋友的一场讨论难以达成共识或因此交恶?今天我要用一个自造的模型去解释他。

首先先了解理想国一书中柏拉图所讲的洞穴寓言吧。

洞穴寓言

柏拉图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些人住在巨大的洞穴中,自出生开始就戴上锁链,只能看到墙壁,不能回头,不能看到彼此,他们的身后是一团火,人们只能看到墙壁上的影子,所以对他们来说,影子是真实的存在。可有一天,一个人的锁链断了,他回过头,看到了那团火,知道了影子是虚幻的,他走出洞穴,阳光让他觉得刺眼,花草树木让他惊奇,雨水让他恐惧,他知道,他再也无法回到洞穴之中了,因为他已经感受过真实。

这篇文章不讨论他的哲学含义,而是利用这个模型去推理我们每个人在交流过程中为什么会产生分歧,人与人为什么无法互相理解。

阿姆罗说,“人类的智慧连这种困难也能克服”,但夏亚回他了一句,“那你现在就授予这些愚民智慧给我看啊”

试想这样一个场景,关于一件事情A提出一个观点,B不同意。在这样一个情况下,AB基于自己长久以来看到的影子,也就是基础的知识得出了结论。第二阶段,他们开始争辩,这个时候最大的问题就出现了,因为基础知识有限且不完整,在词义和观点出现了不同(对影子的理解不一样),那么讨论有80%的可能就会终止了,或者彻底吵偏。因为在一个语义完全明了平等的环境下,一定会有一方的观点胜出,或者两个观点几乎相同。

这就是洞穴困境,每个人因为各自经历形成的价值观完全不同,导致洞穴之间互相独立,密不透风,导致争论没有效率和结果。在这一“开放多元”的时代,每个人对每件事的衡量标准都不一样,如果这样人与人之间无法互相理解,那就形成了悖论。

分类、多元、标签正在消解价值的意义。就像跨性别群体现在扩充了小于无限个性别身份。(性别自由难道只是性别的无限选择吗?)

lgbt的颜色已经放不下了

破局的关键是需要看到那团火。也就是先确定词句的广义定义,也就是古人千百年的经验之谈,这就相当于合并同类项。在消除语义分歧之后我们就可以触及本质了。

前面我提到在一个语义完全明了平等的环境下,一定会有一方的观点胜出,或者两个观点几乎相同。这实际上就是价值观的比拼了,也就是说洞穴困境中必有一人是见过现实世界的(无限接近真理)。

第三阶段,也就是这个阶段之后AB二人可能仍然会处在困境之中,因为平等环境下的二人仍然无法达成共识。

你要保护村子,我要实现正义

如果说在以上阶段中,人们必须以完全理性的角度突破隔阂避免矛盾,接下来就是长久的感性加理性的实践。这一时期的二人实际上已经理解对方为什么会产生不同观点了,但仍然不能认同,但在长久的实践之后,锁链(不认同)也会自己断(消失)的。

总结:洞穴困境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普遍环境模型。

打破困境:少造词、说黑话,多查字典。在理解对方后,一起实践观点。

原本结尾想狠狠批某些满口黑话的byd,思来想去我怯于要陷入一段没有终点的洞穴困境,便放弃了


洞穴困境:人类交流的恶劣环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