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全史人物评鉴-贺若敦

2022-07-27 13:04 作者:温村李馆长  | 我要投稿

贺若敦
 



贺若敦(517~565年),代人。父亲贺若统为东魏颍州长史。贺若敦从小有气量才干,善于骑马射箭。贺若统策划捉拿田迅时,考虑再三,难下决心,又因为家室拖累,犹豫不决,贺若敦当时十七岁,献计说:“大人往事葛荣,已为将帅;后入尔朱,礼遇犹重。韩陵之役,屈 节高欢,既非故人,又无功效,今日委任,无异于前者,正以天下未定,方藉英雄之力。一旦清平,岂有兼容之理。以敦愚计,恐将来有危亡之忧。愿思全身远害,不得有所顾念也。”贺若统流着泪听从了他的意见,于是决定归附宇文泰。
当时群盗蜂起,各自占据山谷。大龟山贼人张世显暗中前来袭击贺若统,贺若敦挺身而出,亲手杀死七八人,贼人退走。贺若统大喜,对左右僚属说:“我从小参军,多历战阵,像这样的年龄而有如此胆量谋略的,我还没有见过。不仅可成为我家后继之人,也当成为国家名将。”次年,跟随河内公独孤信,在洛阳被包围。贺若敦挽三石硬弓,箭无虚发。独孤信大为惊奇,告诉宇文泰。宇文泰认为他是奇才,召到身边,授都督,封安陵县伯,食邑四百户。
魏废帝二年(553),授右卫将军,不久,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衔,晋封公爵。当时,岷、蜀归附不久,民心尚有阻隔。巴西人谯淹占据南梁州,与梁国的西江州刺史王开业互相呼应,煽动各蛮族叛乱。宇文泰命令贺若敦率军讨伐。山路艰险,人迹罕至。贺若敦走在将士前面,攀树爬崖,加倍赶路,出乎敌军预料。又派仪同扶猛在白帝击败敌军别帅向镇侯。
谯淹与王开业及其党羽泉玉成、侯造等人率兵七千人,家属三万人,沿垫江而下,投奔梁国王琳。贺若敦截击,大败贼众。谯淹又依山立栅,向南勾结蛮帅向白彪作为后援。贺若敦设下离间之计,挑拨贼党之间的关系,趁其懈怠,再次击败他们。
武成元年(559),入朝任军司马。从江陵平定后,巴、湘一带全部划归魏朝,大多派遣梁国人镇守。这时,陈国将领侯瑱、侯安都等人围逼湘州,截断粮援。命令贺若敦率领步兵、骑兵共六千人,渡过长江,前去救援。侯瑱等人认为贺若敦孤军深入,策划要击败他。贺若敦每次都设下出人意外的埋伏,连续击败侯瑱,乘胜一直抵达湘州。贺若敦因此而轻视敌人,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不久,大雨不止,秋水泛滥,陈人渡过长江,截断了长江的通道。粮援断绝,人心恐惧,最后贺若敦军中病死者十之五六。晋公宇文护认为贺若敦失地无功,将他免职为民。
贺若敦恃功任气,看到他的同辈都是大将军,只有自己不是,又加上湘州之战,保全军队返回,不蒙奖赏,反被免职,心中常怀怨忿。恰巧朝廷派使者前来,贺若敦口出怨言。晋公宇文护发怒,调贺若敦回来,逼他自杀。当年四十九岁。建德初年,追赠大将军,谥号为“烈”。  




统帅 B
(贺若敦长驱巴蜀,俯扫荆湘。及深入敌境,勍寇绝其粮道,江淮阻其归途。临危而策出无方,事迫而雄心弥厉,故能使士卒感其义,敌人畏其威,利涉死地,全师而返。)
武力 A+
(贺若敦少有气干,善骑射。时群盗蜂起,各据山谷。大龟山贼张世显潜来袭统,敦挺身赴战,手斩七八人,贼乃退走。统大悦,谓左右僚属曰 :“我少从军旅,战阵非一,如此儿年时胆略者,未见其人。非唯成我门户,亦当为国名将。”又从独孤信于洛阳,被围。敦弯弓三石,箭不虚发。)
军谋 B+
(贺若敦之伐蜀,攀木缘崖,倍道兼行,乘其不意,遂破之。自江陵平后,巴、湘之地并内属,每遣梁人守之。至是陈将侯瑱、侯安都等围逼湘州,遏绝粮援。敦率步骑六千,度江赴救。瑱等以敦孤军深入,规欲取之。敦每设奇伏,连战破瑱,乘胜径进,遂次湘州。因此轻敌,江路遂断,在军病死者十五、六。)
智略 B+
(贺若敦年十七,乃进策定谋,父统从之,执迅而归太祖。及敦为陈师所困,粮援既绝,人怀危惧。敦恐瑱等知其粮少,乃于营内多为土聚,覆之以米。瑱等闻之,良以为实。初,土人亟乘轻船,载粮以饷瑱军。敦患之,乃伪为土人,装船伏甲士于中。瑱兵人望见,谓饷船之至,逆来争取。敦甲士出而擒之。此后实有馈饷及亡命奔瑱者,犹谓敦之设诈,逆遣扞击,并不敢受。 后敦恃功负气,顾其流辈皆为大将军,敦独未得,兼以湘州之役,全军而反,不蒙旌赏,翻被除名,每怀怨怒。属有台使至,乃出怨言。晋公护怒,遂征敦还,逼令自杀。)
内政 D+
(政绩不详。)
魅力 B
(贺若敦志略慷慨,方之耿恭、马敦,不为过也。而茂勋莫纪,严刑已及。嗟乎!虽为政纰缪,亦敦之负气使然。)


全史人物评鉴-贺若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