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所长林超】语言金字塔—表达的艺术(学习笔记)

2021-08-15 11:53 作者:王小c的c  | 我要投稿

语言金字塔模型0 简介1 核心2 骨架承上启下模型铺垫转折模型苹果模型故事结构模型因果模型3 血肉数据&细节例子比喻

语言金字塔模型

所长林超语言学模型将的并不深,只讲了一个【金字塔模型】。其实语言学是非常有意思的,例如语言学转向,维特根斯坦,罗素等一干大师的思考过程......毕竟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语言学的很多的东西都很有思考性。但【金字塔模型】还是非常受用的,可以作为一个开端,之后再去深入了解。

0 简介

  • 为什么学:如何使说话写作更有逻辑(更符合认知心理学),到如何使表达、思考和解决问题更有逻辑。

  • 是什么:金字塔模型

    1. 最关键的信息-1;即内容【核心】的中心思想。

    2. 支撑项目<7;即支撑内容的【骨架】。

    3. 数据&细节/图表/例子/比喻-N。即填充内容的【血肉】。

  • 怎么做:如何获得金字塔结构

    • 简单内容 坚持先说结论再说论据

    • 复杂内容 画出来说出来,先罗列再整理,把【核心】要点分类分组,搭建【骨架】,每组要有顺序,再填充【血肉】来丰富表达

    • 注意 金字塔原理描述的并不一定是整场对话,可以让每个片段都应用

  • 反例 想到哪里说到哪里

资料:《金字塔原理: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逻辑》

林超跨学科思维工具箱 https://www.bilibili.com/cheese/play/ep9009

1 核心

  • 是什么 既最关键的信息,中心思想,有且只有一个

  • 为什么 因为能进入【长时记忆】的只有很少量信息,所以要总结把所有语言封装为一个记忆项目,进入长时记忆成作为记忆挂钩。

  • 怎么做:如何获得基本的金字塔结构

    • 为什么 思考是一件很费力的事情,手嘴并用可以有效分散压力;很多人还有个误区就是想着从有序到有序,既一开始就画出结构,然后慢慢填充

    • 简单内容 坚持先说结论再说论据

    • 复杂内容 画出来说出来,先罗列再整理。从无序到有序

    • 抽象能力,即找到事物更高层次共性的能力起到关键作用

  • 案例1 犯罪集团开会

    • 反例 

  • 正例 

  • 案例2 超市买东西

    • 反例 

  • 正例 

2 骨架

  • 小于七个的支撑论据,作为骨架,这里面最关键的点是【表达顺序】

  • 为什么:语言是时间的伴侣,同样的几句话,表达顺序变了就会从清晰明了变得混乱不堪。

以下包括

  • 【承上启下】模型:eg视频《疫情之后的新世界》,12秒内新概念的咬合和重复;

  • 【铺垫转折】模型 笑话2部分:铺垫制造预期 笑点揭示意外

  • 【时间顺序】模型 常用、好用;无论什么主题从历史角度开始叙述,就会显得很宏大

  • 【空间顺序】模型-微观(微观)→宏观(中观)→宇观(宏观)模型;【苹果模型】,以苹果打比方(内层概念,往外依次形式、风格、结构、工艺、外观,适用产品、影视作品等);

  • 【升级递进】模型:从表面的直观的原因切入,然后不断递进深入到不容易思考到的

  • 【翻转模型】:不断制造反转,类似讲笑话原理

  • 【英雄之旅】模型:好莱坞电影经典桥段,缘起→危机→高潮→结尾;

  • 【因果模型】:图文结合产生高能感,希望能掌握的演绎方式(参考系统论课程),达到多场景使用。

承上启下模型

  • 12秒内新概念的咬合和重复;这样就会显得很连贯

  • 为什么:符合认知心理学中【短时记忆】的原理

案例 eg视频《疫情之后的新世界》,



铺垫转折模型

常用于笑话写作

eg老婆和朋友跑了、泥浆面膜;

资源 书籍《手把手教你玩脱口秀》

苹果模型

  • 苹果模型:不仅可以描述动漫作品,还可以描述如何做好产品,写好文章,做好视频都有帮助

    • 概念:想对什么样的人表达什么样的观念理念,或者解决什么样的痛点

    • 形式:产品的形态,是短视频还是电影还是文章

    • 风格:是诙谐的,严肃的,宏大的,草根的,硬核的,亲切的等等

    • 结构:内容的骨架,演绎的先后顺序等

    • 工艺:各种细节。如何画,音乐如何配等

    • 外观:最后的包装和呈现,视觉的优化等。



故事结构模型

  • 英雄之旅(小说创作经典模型)

  • 凤头猪肚豹尾(中文写作模型)

  • STORY EMBRYO任何好的故事结构都可以看做一个循环的圈——从起点下降到未知和最终回归。其中针对你的故事在这个框架上加入具体的描述。完成这个圈分为八个步骤,这些步骤构成了写故事的一个框架,当然,实际中肯定会有例外,但这里不表,因为一切都会有例外,但那就是风格问题了,而不是结构。

    虎头表示文章开头威猛精彩,豹尾则表示文章结尾表现有力,猪肚子则表示文章中间内容丰富。

    • 丹哈蒙八步创作法

    • 综合模型

    故事=冲突(渴望+障碍)+行动+解决

    某人渴望得到某事

    冲突=吸引力:让读者好奇主角将如何解决难题?行动=期待感:让读者感到更多有趣的事情将要发生;                      读者希望主角成功,主角开始克服重重困难行动起来解决=满足感:克服重重困难,问题得到解决

    比例分配,各占四分之一第一个部分(渴望)

    1. 让读者认同某人或某事 认同感+悬念

    2. 给某人或某事一个需要 布局

    3. 开始要改变当前的环境 故事出现变化

    第二个部分(障碍)

    1. 适应新环境处理新情况 旅途开始

    2. 并且找到所需要的东西 主人公顿悟

    第三个部分(行动)

    1. 让某人或某事付出代价 主人公成为xx的催化剂

    2. 然后开始回到1

    第四个部分(解决)

    1. 显示原始情况如何因此而改变

    因果模型

    为什么有用:天生自带【承上启下】的咬合结构缺点:依赖图文结合

    案例所长林超很多视频常用 《疫情之后的新世界》

    相关【因果分析法】多看看系统论会帮助建立因果模型

    3 血肉

    • 作用:让谈话写作显的有内涵的关键部分

      • 为什么 选择性注意中显意识未处理的信息也会潜意识发挥作用【注意】【潜意识】

    • 包括:

      • 【数据&细节】:eg人口数据、名言警句(细节-选择性注意);

      • 【图表】-一图胜千言

      • 【例子】-适度适当,贴近听众(自我记忆模式,eg漫画主角);

      • 【比喻】-深入浅出(找任何人都能理解的例子,更好解释专业抽象内容),eg看不见的手,书籍《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数据&细节

    数据&细节,还有名言警句(高度凝练有美感的词句)

    案例对比

    • 人口数据

      • 中国人口有十四亿人

      • 根据七普数据,中国人口有14亿1178万人

      • 评价:第二种更有冲击力

    • 表达观点

      • 多练习有好处

      •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例子

    是什么 故事和例子为什么 【自我记忆图式】不讲故事例子,即使逻辑结构再好,听众也记不住怎么做,举什么样的例子最好?例子要贴近听众,不同的听众讲不同的例子

    注意:例子和故事太多也会使内容太水,不够硬核。所以要适当。

    比喻

    为什么 深入浅出,理解隐喻的能力是人类潜意识里非常关键的能力怎么做 从日常生活入手,找任何人都能理解的事物作为素材,更好解释专业抽象内容

    案例

    • 看不见的手,时间就是金钱,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 所长林超 【中国的2021,牛转乾坤】 为了解释中国接下来的经济动荡反而是好事,用了“阳光照到屋子里的灰犀牛”这个比喻

    • 【光刻机的制造】经典比喻案例

    资源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所长林超】语言金字塔—表达的艺术(学习笔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