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4系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怎么样?(北航841-信息解读)

2023-04-12 15:08 作者:北航841可靠性答疑  | 我要投稿

北航可靠性学院保研、考研、申博.

最近有很多想要跨考来北航可靠性学院的同学来问我学院毕业生薪资待遇如何,下面我给出一个较为全面的解读,包括课程设计、就业、深造等,适用于本科生与即将考研的24同学们:

1.本科

1.1专业学习

北航可靠性本科的课程设计与学习其实一直以来是受到老师、学生的一致诟病的。专业课的内容也基本以各种概论的形式开展,基本上有关“六性”的课都会开,可选的范围也比较少,基本上考前背背书也能有个不错的结果。

而与前人不太一样的是:目前可靠性专业本科的学习逐渐淡化了对于国军标体系的硬植入,反正我个人在上这些课的时候已经不存在背标准等刻板教学了。针对数理类课程也有所改善,比如将邢大神的概统课重新划归本学院的老师讲授,更能体现可靠性专业对概率基础的需求。但还有一点不足也是我亲身感受的是,有关编程的课程太少,无论去工作还是读研,深刻掌握一两门编程语言是必要的,但可靠性专业本科读下来连MATLAB都不会用的也大有人在。

总结-课程主要涵盖:

(1)六性设计分析验证(可靠性、安全性、测试性、维修性、保障性、环境适应性)--不过该类课程已经淡化,将基础概念融入到(2)中了。

2)机械/力学/电路/元器件/软件简单的基础课(帮助你搞懂这些领域都是在干嘛,然后会出什么故障,可靠性如何切入)--目前也有了发展,如更注重机理而非概念了。

(3)其余工科基础课程(课程要求相对低):数学分析、概率统计、线性代数、自动控制原理、机械设计原理、C语言、材料力学、理论力学等

(4)专业核心课程:可靠性设计分析、可靠性统计(这两门课程也是考研的专业课即北航841的主要构成成分

1.2 大类招生分流(火热,第一志愿比例固定在1-3,可能仅次于宇航学院或与之想当)

今年大类分流有了新的改变,来14系的人变多了,选拔的尖子生也随之变多,竞争压力稍微大了一丢丢,毕竟这些课程下点功夫肯定能学好。但也出现了一个搞笑的现象,越是分流成绩好的同学越是心思多,削尖了脑袋转专业到信息类,导致20级直接流失30%的人,倒是给剩下的小伙伴们创造了良好的保研环境。(不过我觉得大可不必,14系读研做软件、元器件、大数据方向的老师也是一抓一大堆,14系这么一个融合环境就决定了永远会有老师追热点)还有,目前14系也参与了卓越工程师计划,保研名额进一步猛涨(不占用考研名额)

综合建议:如果不太想卷,来14系保个研还是比较轻松的。想自学、提前进组,课程方面也不会有太大压力,学长当时可是一天打好几个小时游戏考的也还不错哈哈(doge)

2 读研

2.1主要研究方向-这个基本没有变化

如果纠结研究生要不要报考的同学,学院大部分导师的主要内容还是多涉及军工项目、研究所项目,希望就业是体制内的同学可以放心过来,但是如果还在纠结以后要不要出国深造的话还是慎重考虑。(如果来也最好考虑在海外读博的老师)

当然了,选导师/课题组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影响比学院本身更重要,如果对传统可靠性概念及其在机械、物理等方面的应用不感兴趣的,可以考虑一下可靠性统计、元器件、软件可靠性、大数据等方向。(不过现在六性中保障性在系统内就业还是不错的)

本科阶段所接触到的可靠性系统理论,实际上研究生跟了导师之后所接触到的可靠性细分方向更加明显。甚至,完全不相关!!

2.2方向选择:尽早规划但也要适时妥协

纠结要不要来可靠性就读的同学,需要先想清楚自己对什么细分方向感兴趣,是机械?元器件?软件?探伤?想清楚自己未来想去体制院所,还是去市场的企业?还是想留高校?之后就打听一下,意向导师实验室的项目多数是与哪些单位公司合作,近些年发的论文都是与什么有关,尽早为就业或深造做准备。

还有,我所补充的适时妥协其实是指选择一个较优解,学长接到了无数有关复试选导师的复试咨询都是在问元器件方向。的确,现在元器件IC行业确实比较火,可靠性学院的元器件也确实如日中天,但一共就那两个组的老师,基本都被保研生和少数本校考研生分的差不多了,如果找不到元器件方向的导师难道就直接摆烂?非也,学院里还有一些宝藏老师等着你发掘,或许期望值没有那么高幸福感来的才会容易些。

2.3选导师

有关选导师,我真的是深有体会,尤其是入学后和师兄师姐、其他组同学交流时深有感触。

有的组会在学生保研之后就让学生入组开始干活了,而有的组老师佛系到开学一学期都没见过几面;有的组出差特别多,但特别累的我还没咋看到,现在一心一意为导师干活的孩子基本没有了,大多都趁机旅个游啥的;有的导师放养学生啥也不管,毕业纯靠自己,签个字都得求爷爷告奶奶;有的导师要求很严格,要求你产出这个产出那个,却不给你指导;大多数老师都不放学生去实习,默许都已经是特别好的老师了;有的老师临近退休,一心忙着企业或者养生,基本无视自己有研究生没毕业的事实……

因此,万年不变的是:选导师的时候要多问多打听各种导师,最好问下意向导师相关方向就读的学长学姐推不推荐过来就读,实验室工作强度,就业方向和前景,师生相处关系等方面需要相应考虑。而这里毛遂自荐一下,学长和学姐是可靠性学院的万事通,欢迎前来咨询,就是吃这碗饭的,绝对专业!

研究生入学之后,更多的取决于导师课题组的研究内容,而课程并没有那么重要了,基本除了数理类课程,其余就是个睡+休息+补组会。有的组是直接跟师兄师姐做项目或写论文,那么这样的话分析框架还是传统内容,只不过面对的对象属于机械、元器件、软件等不同领域,相应的需要学习对应领域的背景知识与失效的知识,这个过程是必须的,也是你入门的过程。

所以要想好自己以后更想进入哪个领域工作/研究,相应选择,积累工程实践经历,而且自己目前的见解也是浅薄的,可以多和我交流、和业界人士交流。有的组做科研和研究比较多,可能思维上的挑战也相应会更大一些,对想要读博士的同学来说科研上会比较有帮助,而且此类组一般也是学术造诣较高的老师带领,基本上山头也可以站稳。

还有选导师这个事情也一定要斟酌,提供一个小技巧吧:

(1)如果你是冲着学术水平去的,那你可以搜一下老师近些年的论文(SCI,别搜知网...)大概什么层次,或者到底有没有,如果基本没有或者都是水刊,你也大体能体会到自己进组后的处境,也就是自己瞎写写,导师挂个名。

(2)如果你是冲着项目多去的,那你可以直接在学院官网职位从大到小找,职称越高、资历越老、有实职的老师基本都是项目带头人。如果条件一般或者找导师比较晚的同学可以找我问一下这些老同志的组内都有哪些小导,可以为你做一下推荐。

(3)如果你是冲着出国深造去的,那你需要先接受去不了美国的痛(10043卡签证)。然后进一步检索,我提供的思路是找博士甚至硕博都在海外读的,通过海外优青等途径进学院的年轻老师,这个范围比较小了吧?我就不具体提名字了,大概五六位老师的样子,如果学弟学妹实在找不到也可以找我来推荐。

2.4就业(后xx时代)

关于就业,十四系还是多数还是去体制院所,航天、航空、船舶、电科、兵器等,从事可靠性方向的工作。不过院所之间差距很大,去总体所的能拿25-30,分系统可能在18-25,不过近些年航发的的待遇也还可以。

总体待遇:航天、电科》航空》船舶、兵器

然后这几年互联网势头不再,每年去卷互联网的同学也基本固定在软件、大数据这几个方向,待遇网上具体可查,我不是这个方向的就不多说了。

此外,新能源相关产业、元器件产业、华为、制造企业、民资测试机构、银行都接受了一批毕业生,从事硬件、风险、可靠性等工作。具体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中车等。

3 升学

3.1升学率

近些年学院升学率一直维持在80%以上,19届的保研率也大概到了50%,基本进这个学院也就半只脚踏进读研了,也相对安逸。

外校考研的话,生源一般都是211或其他985,双非每年也都有,二战考生也有一定比例。

3.2读博

学院内部繁殖比较严重,基本上都是本学院硕转博、硕升博,博士名额每年都有限集中在几位大佬课题组中,没有导师罩着想随意试试的博士申请人建议可以先找找大佬套套磁。

出国深造比率不大,毕竟对口军工的方向太多,出国深造的性价比不高,针对理论的学术组占比也比较少,追求学术上更进一步的同学也就对应的少了。

写在最后:经过一年的运营,我也在为同学们解答疑惑的过程中了解了更多学院的发展方向、导师情况、保研申博细节等,考研咨询辅导本行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欢迎各位对北航可靠性学院有兴趣的同学咨询,我一定会耐心解答,感谢各位的信任!


202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4系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怎么样?(北航841-信息解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