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的提线木偶生涯番外篇——武松一枪爆杀猛虎,众人拥护立变都头
潘金莲住进武园才3天,远方传来了喜讯,原来是皇帝宋徽宗改年号了,把建中靖国改为崇宁,决定全国大赦,在外逃亡的武松,也就是武大郎的弟弟武二郎要回来了。
一个星期以前,皇帝徽宗决定要励精图治,以收复幽云十六州,便改元崇宁,崇表示崇拜,宁来自宋神宗年号熙宁,崇宁表示崇拜宋神宗,要继承宋神宗的变法事业,按照惯例,皇帝改年号,都会大赦天下,于是宋徽宗下令,按法该判徒刑及以下刑罚的未结案件的逃犯全部免除刑罚,官府不再追究。七天后,清河县衙门收到消息就各处张贴告示,表示皇帝改年号,要大赦该判徒刑以下刑罚的未结案的逃犯,普天同庆。武大郎看到消息,喜出望外,因为他的弟弟要回来了。
宋徽宗
武大郎的弟弟叫武松,家里排行第二,被人叫做武二郎,武松相差武大郎15岁,兄弟俩父母早早去世,是武大郎抚养武松长大的。去年五月的一天,武松从当地的豪华妓院怡红院玩完回家,路上碰到一个乞丐拦住去路,乞丐看到武松从豪华妓院怡红院出来,又衣着华丽,定是不差钱的,便跑上去拉住武松的脚,嘴里用沙哑的声音说到:“大爷,行行好吧,我快饿死了。”武松偏偏这时刚好玩完,没有钱,便说道:“我没有钱啊,你这小厮快让开。” “大爷,行行好吧,你刚从怡红院出来,定是不差钱的主。” “可是刚好把钱花完了。”可是说完,这个乞丐依旧抓着他的脚不放,武松性格也比较暴躁,而且多年习武,见乞丐无理取闹,一拳下去,打着乞丐背上,乞丐居然当场大叫一声,然后倒地吐血,武松也回到了武园。可是过几天,武园的仆人就告诉武松,官府要来抓武松了,明天开始行动,原来当时被打倒的乞丐身患重病,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又几天只吃到一点施舍,当天倒地后,被送往抢救,总算活了过来,但是官府已经决定抓人了,要判武松刺配沧州宋辽边境,武松和武大郎都感到惶恐,决定让武松夜里带着钱财出逃到辽国,于是武松就逃到了辽国,最后在辽国的燕山以北的武大郎的旧相识家中住下。 今天,皇帝大赦,消息不久就会传到辽国,武松看到消息,就会回来,想到这,武大郎便兴冲冲回家了。
宋徽宗发布改年号的诏书,两个星期后便传到了辽国,武松终于不用躲躲藏藏了,第二天白天就在回家的路上,途中经过燕山,燕山森林茂密,多野生动植物,有豺狼虎豹,当然燕山也是重要的交通要道,白天的人群络绎不绝。当天晚上,武松就差不多翻越了整个燕山,来到了燕京西北的长城关隘脚下。快到关口的时候,突然一只老虎从山下一跃而下,武松早早就察觉到异常,手中紧紧握着3米的铁枪,随时准备应战,铁枪是辽国官兵的常用武器之一,有韧性和硬度,相比木枪,保养得当,不易破损,方便使用,深得辽国上自官僚,下自平民百姓的喜欢,挥舞着铁枪的辽国官兵也在辽国南征北战时候大放异彩,尤其是手握铁枪的辽国将士冲锋陷阵的时候,惹得宋朝人都认为会用铁枪者必是勇士。 老虎见到猎物,不喜欢马上袭击,而是悄悄靠近,在评估风险后,才大干一场,正因为如此,白天,老虎都不敢出现,因为人来人往,晚上,没有多少人,才敢出来 。这次晚上,燕山虎看到武松,便从山上扑了下来,武松马上紧握着铁枪,立马回头,往上刺,刚好刺中老虎颈部大动脉,最后卡在脊骨里,并且随着惯性的力量,把武松弄倒了,老虎则倒在武松身后,在地上不断翻滚,老虎的声响,也惊到了关隘的将士,辽军将士出来看到了老虎和武松。 武松倒地后,立马起来,本来想拿长枪,看到老虎在痛苦地翻滚,也失去勇气,辽军将士见到老虎,便上前,几支长枪解决了老虎,武松于是拿出关碟,辽军也就带了武松进关隘,当晚睡在辽军大营。 又过了十五天,武松终于拿着铁枪回到了清河县,看到拿着铁枪的武松,大家都觉得奇怪,铁枪宋朝民间不是特别常见,因为技术比较落后,制作出来的产品比较重,韧性不好,保养比较困难,而且都认为武松应该是武力有很大的进步,因为拿辽国铁枪,应该是勇士,得到了契丹人的真传,信息也传到了清河县令那里,本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欣赏武松的武艺,抛弃武松之前犯法的成见,提拔武松做了都头,于是武松有了武都头的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