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某家长关于孩子作文的两个问题
其一:
问:
现在孩子见多识广,嘴皮子也很溜,但写作文,不会。
答:
我也来说说这个现象。总体说来,作文是一种以文字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方式。这里面除了眼界之外,其实还包含着切身深入地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而且因为要使用到文字,所以对文字的掌握的数量也有一定的要求,对如何组织文字才能恰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也有极高的要求。以前有许多经历丰富但不识字的老人,要依靠别人的帮助才能通过口述方式记录下自己的经历。这可以说明,即便是真经历善表达也不一定能转化为书面语——因为有文字及其背后的组织规律在起限制作用。
现在的孩子的确可以接触到很多东西,但他们是否对这些东西有深入的了解,对许多事件是否有全面而深入的思考呢?这很难说。如果没有了“深入”的过程,“见多识广”也不过只是停留在对外界刺激的反应阶段,而这些浮光掠影的“见识”是很难成为作文的材料的。
嘴皮溜,的确反应了一部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但这种“溜”未必就能转化为“通畅和准确”,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这种“溜”,就会发现,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大多依然是停留在互相模仿和无法围绕一个问题持续发表意见的状态。在这种层面上的“溜”是缺乏思维的溜,所以往往只能停留在“嘴皮子”上。另外,作文的运思其实是一个人的思维状态的反应,一个不经常锻炼自己思维的人,也是不能真正掌握作文方法的。更何况,文字的表达水平也是长期练习的结果,缺少了这种长期练习,孩子们也很难把自己的思考准确外化为文章。
再有,目前的语文作文训练的确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有教师对作文教学认识不足的问题,也有的家长干扰孩子正常训练的问题,还有社会舆论对作文教学期望过高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待逐步解决。
其二:
问:
什么是作文偏题?搜了搜百度,没有答案。在线新华字典偏题只有一个解释:冷僻的考题。这和作文偏题不靠谱。我就不明白作文怎么能偏题了。叫他说西瓜,他会不说西瓜说红薯吗?最多没把西瓜说清楚吧。
答:
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出现偏题和跑题,是经常有的,一般来说跑题是指写出来的作文内容跟作文的题目要求毫无关联的情况(这里就不谈文体错误的问题了),而偏题是指所写的内容是从作文的题目中来的,但却没有注意到题目所包含的其他的限制因素,或改变题目范围,或勉强立说,或跟题目要求相悖离,这些情况往往会被判为偏题。究其原因,这是对作文题目不理解所致,也就是说作文考察第一步是对作文题目进行分析和理解,弄懂其要求,然后才能围绕题目展开并在展开的过程中保持主题的一致性,不能中途易辙或自相矛盾或违背常识。即以您所说的,“叫他说西瓜,他会不说西瓜说红薯吗?最多没把西瓜说清楚吧。”如果学生把西瓜的味道说成西红柿的味道,把西瓜的作用说成冬瓜的作用,或者题目本要求让写围绕吃西瓜发生的事情,学生却写成种西瓜时发生的事,最后只是提一下大家终于吃到西瓜了,这些都要算作是偏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