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网友为《鬼灭之刃》第2季片名吵起来了:游郭是“红灯区”?

单凭第一季动画成为年度新番霸权,反向带动漫画销量从2-3线猛冲到台柱位置,打破了《海贼王》霸榜十多年的年度销量冠军。
同时,系列第一部剧场版居然打破了《千与千寻》占据了近20年之后的日本影史票房第一,而该作的票房目前仍在膨胀,很有可能能打破400亿日元大关,成为日本影史的另一个神话---

这部作品的名字就叫做《鬼灭之刃》,它为什么会成功?在不少动漫迷眼中一定或缺不了飞碟社的加持,因为后者在第一季新番注入的匠心呈现,方才造就了如此百年一遇的奇迹。
如今时间一晃过去2年,《鬼灭之刃》第二季的消息也在前段时间公布了。
制作方还是飞碟社,声优阵容依旧是原班人马,再鉴于过去两年创作的一系列奇迹,第二季理应会在开播阶段便热度爆炸,并掀起另一轮狂热的追番浪潮吧?

原本我是一直这样想的,但结果还是出意外了:因为第二季片名的原因,这部新番在远未上映的此刻也陷入到了被舆论讨伐的囹圄。
01.第二季片名翻车了

从上方海报可以看到,第二季的名字叫做《游郭篇》,请记住,游郭并不是人名,海报所示的角色名为“宇髄天元”,是音之呼吸的掌握者。
为什么要用宇髄天元来做封面人物?这一来体现在他将会在第二季大显身手,其次也离不开他的性情和游郭存在匹配的地方---他有三个老婆。
事实上,游郭特指吉原游郭,而此处乃日本幕府时代最昌盛的“红灯区”,一度拥有300家风俗场所,在当时乃是全国男人心之所向的地域。
也正因为此处规模和知名度之强大,后世人们便将“游郭”等价于“红灯区”,也自然沾染不少的污浊意味---

原本啊,一部内容创作究竟会出现什么内容,究竟选用什么标题也只是创作者自由,尤其对于日本这样的具备健全分级制度的国家来说就更是如此。
但奈何本次的对象是已经蜕变成国民级日漫的《鬼灭之刃》,而如今的它也成功将上至80多岁,下至幼儿园小孩都一并囊括进了粉丝阵容,俨然一副迪士尼的合家欢剧场的意味了---

图示为80多岁的日本老奶奶,同时也是《鬼灭之刃》骨灰级粉丝...
“合家欢就得有合家欢的模样”,这似乎已经成为了绝大多数观众固有的观念认知。
因此当“游郭”二字出现在第二季的海报之后,当网友知道第二季剧情将会对风俗场所和文化进行大写特写之后,他们也就按捺不住焦虑的冲动,并将其转化为吐槽的动力了---

从上图可以看到,争吵来自日本本土,而如今已经演变出了诸如“歧视女性”、“教坏小孩”等等言论,与此同时回怼人也认为对方“反应过度了”。
当然,相类似的情况也能在国内看到,如下面这位贴吧网友,他便发文求助“当女儿问起游郭是什么意思的时候究竟如何回答”的请求---

如今距离上映还有一段不短的时间,以及鉴于群众对“游郭”二字也并不是特别熟悉的情况下就已经引发了如此剧烈的热议,那你们说待到正式上映,待到那数以百间的风俗场所扑面而至的时候。
那家长们又会摆出何种惊恐的表情?针对《鬼灭之刃》第二季的吐槽乃至举报又会恶化到何等境地呢?
反正我是不太敢想象的,与此同时我也认为如上吐槽者实在太过玻璃心了---

02.杞人忧天其实是当代家长和网友普遍的顽疾
“杞人忧天”形容的是某人对风险抱有极大的敏感度,常常将鸡毛蒜皮的事情无穷放大,而所谓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和“蝴蝶效应”就是他们喜欢喃叨的道理,他们希望孩子们能够生活在无菌的环境当中---

因此,没有意见是不可能没有意见的,而在国漫的发展历史上我们也已经相继领略过诸如《虹猫蓝兔七侠传》《喜羊羊》《熊出没》等动画片碍于暴力和粗言秽语被举报至整改的事情。
哪怕到来2021年,我们同样看到一部名为《无职转生》的日漫新番被曾经的B站动画区一哥批判,且在随后遭遇微博女权人士吐槽歧视女性等罪名,最后不得不被无限期下架的厄运---

或许你们对《喜羊羊》等国漫的被举报会抱有一致的同情,而对《无职转生》却有着两极分化的争执。但我想强调的是,它们都有着一个共性:均是虚构的影视作品,而且还是经过了严格审核后方才于国内放映的!
这代表什么?从最低程度来说它们已经是合法合规的存在,那后来面临到的批判和举报基本都只是出于所谓“主观道德审判”而造就的。
而主观往往也代表着“想当然”,凭什么两头动物舞刀弄剑就是暴力?凭什么嚷嚷一句臭狗熊就是粗言秽语?凭什么标题和剧情出现风俗场所就是伤风败俗?也凭什么废柴宅男异世界转生并走上人生巅峰就是鼓励逃避以及为什么只在脑袋里歪歪想象就被认定会将孩子导向人渣的方向?
如上一切指责都来得莫名其妙,而这种想当然的想法其实也有着一个本质底色:一劳永逸!

基于我的观察,似乎没有一个家长是不希望社会能够提供全套的孩子成长方案的,他们最渴望的是将孩子当做一件“玩具”。
等到自己想要去体验亲情和温情的时候再来到自己身旁,而等待需要竖立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时候就假手于老师和影视作品,他们从来没有想过“父母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这个道理。
《鬼灭之刃》第二季出现“游郭”影响很大吗?这不都是只要父母肯给孩子多一点儿陪伴,多一点儿的解释---
“游郭只是日本在很久远之前的一种商业现象,里面有很多身不由己的女人,她们用身体来交换生活的资本,是某个时代的局限性导致的。但孩子你们千万不要去学习她们,新时代有更多的机会,好好学习考上好的大学以后就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当然,已经发生的历史也值得被我们记住。”

如上这番话很难吗?推而广之诸如暴力打斗、粗言秽语等等曾遭到过举报的内容也同样可以通过家长的“陪伴和引导”来让孩子明确辨析何为虚构和真实,何为历史的痕迹。
03.最后
当然,我不知道《鬼灭之刃》第二季在上线之后是否也难逃被家长举报的厄运,但我真心希望那群玻璃心的网友能多给创作多一点儿的自由度,也给孩子们的理解能力多一点信心。
毕竟,如果过去数十年以来我们不断面临到不同的“祸害小孩子的内容”,那这是否代表着追求用举报和封杀来达成一劳永逸的方式其实从本质来说就是错误和不可行的呢?
唯有引导方才是正道的光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