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俘虏东陵大盗孙殿英,搜出三件宝,玉石西瓜掘自慈禧地宫
作者:温玉述历史
1947年5月1日晚6时整,豫北重镇汤阴县的上空被猛烈的炮火照亮。为了撕开这个位于晋冀鲁豫四省交汇地带的重镇,晋冀鲁豫军区可谓下了血本,所属部队筹集野炮、榴弹炮、山炮、迫击炮总计63门,在6纵副司令员韦杰的指挥下,统一部署在距城墙近100余米的位置,抵近直轰。
在前期的炮火轰击及近迫爆破中,敌外围工事及火力点已经大多清除,只待炮火准备完毕,早已布置好的攻城部队便可冲将上去。在这紧急关头,端着望远镜观察许久的6纵政委杜义德的脸色,刷地一下变了。
杜义德
原来,由于缺乏步炮协同经验,担任攻坚任务之一的49团一营以及46团一个排,竟然未待炮火准备完毕,便冲向了刚刚炸开的城墙缺口,在残敌的火力夹击以及我方炮火误伤下,不少攻坚队员倒在了血泊中。
这一失误很严重,不仅暴露了我军的主攻方向,更重要的是,严重打击和挫伤战士们的战斗积极性。
韦杰和杜义德连忙接通了正在前方指挥的17旅旅长李德生及16旅副旅长尤太忠的电话,未待二人发问,尤太忠便迫不及待地说出了自己的“瞒天过海”之计:“采用不规则炮火攻击和工兵爆破,摒弃以往炮火完成便步兵冲锋的老路子,让敌人摸不准步兵登城时间,待敌人疲于躲藏时突击队再行动……”
尤太忠
未等尤太忠讲完,韦杰便连声叫好,两人迅速协调步炮,再度攻击。果然,在不定时的炮火轰炸下,敌士兵始终躲在工事中,不敢露头。借此良机,攻城步兵一举登上城墙突破口,后续部队迅即跟进,在穿插分割中,孙殿英引以为荣的防御体系,即将破灭。
“是时候了!”韦杰放下望远镜,拿起电话,接通了担任总预备队的53团团长蔡启荣的电话。抗战期间,曾与孙殿英打过交道的韦杰知道,在乱世中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的孙殿英,绝不会轻易投降。在电话中,他向蔡启荣下达了死命令,令其率部迅速包围东南方向的石家庄村,防止其自石家庄村与城中暗道中逃窜。
等待了一整夜作战任务的蔡启荣迅速部署,亲率二营堵暗道,一营围村,三营则布控防止敌人逃窜。
夜色中,有两个人焦急万分,一个是三营营部书记武英,另一个是九连连长杨靠山。眼见敌人还无行动,这两个“好战分子”实在等不及了,竟悄悄地摸到敌人阵地前沿查看。
借着夜色的掩护,二人摸到了城根底下。城下的敌人堵成了一团,从城中往外撤退的、暗道爬出的不计其数(事后才知足有1200多人)。这些敌人谁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眼皮底下趴着两个解放军。
当时的情形,对这两个潜入者来说十分危险,即便撤离也要冒很大风险。可两个人根本“不要命”,就没想过要,相互交换眼神,决定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潜入孙殿英的指挥部,擒住孙殿英这个贼头,剩下的这些乌合之众便可一举化解。
被俘虏的蒋军
说干就干!二人越过残破不堪的城墙,在黑夜中寻找目标。大概是幸运之神也很眷顾这两个胆大的勇士,他们真的找到了竖着天线的指挥部。两人匍匐前进至地堡前,武英左手紧握手榴弹,右手抬起驳壳枪,一个跃步跳上了地堡顶,大喝一声:“缴枪不杀!”紧随其后的杨靠山身材更为魁梧,跟着大吼一声。正在埋头研究逃跑路线的敌军官,着实被这两声怒吼吓破了胆,一时间竟忘记了掏枪应对,直愣愣地呆在原地。
不一会,在卫兵的簇拥下,一个一脸麻子、身披大衣,手持一把剑的家伙,自工事内部走了出来。一看地堡顶上只孤零零地站着两个人,他顺势就要掏枪,反应迅速的杨靠山立马大喊:“别动,再动打死你!”与此同时,跳下将枪口顶到对方的脑门上。
孙殿英
杨靠山近看对方相貌,再回想攻城前部队发的孙殿英画像,心中便有了底,握枪的手再向前一顶:“孙大司令,下命令吧,让你底下的弟兄们把枪都放到墙根下,人枪分开!”
被冰冷枪口顶着脑袋的孙殿英,纵然诡计再多,此时也没了办法,只得下达了他作为司令的最后一道命令。
此时,武英、杨靠山二人心中也打起了鼓,仅凭自己这两把枪,到底能否降住孙殿英,况且指挥所里还站着七八名卫兵与军官,稍有差错,后果不堪设想。
同样,在日伪顽中周旋多年的孙殿英,也不甘心自己稀里糊涂被这两个小年轻俘虏,开始同一旁的副司令刘月亭交换眼色。
“别动!”察觉到异样的武英往二人腰间一摸,竟然又搜出两把小手枪。眼见动武没戏,孙殿英拿出了他过去对付别人屡试不爽的一套:“兄弟啊,你手里那把剑,可是当年赵子龙流传下来的青虹剑,价值连城啊!还有啊,兄弟要是能放我,那边那个皮箱里……”
未等孙殿英说完,武英便鄙视地制止了他。孙殿英打错了算盘,他寸步不离手的宝贝和财物,对解放军来说根本没有作用。
孙殿英盗陵场景还原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早在城破之前,孙殿英便听说对面是韦杰的部队,于是便谄媚地介绍起抗战时期自己同韦杰的“深厚关系”,高度警惕的武英、杨靠山,怎会理踩孙殿英的这些废话?他们晃了晃手中的枪,示意他闭嘴。
两人守着一群俘虏,度日如年坚持到天色渐明,从东门进城的54团一部此时冲了过来,立功心切的战士一看孙殿英这条“大鱼”,哪里还管得上武、杨二人?架着孙殿英等人便往后方走去。
“抢俘虏”一事,事后经调解,明确孙殿英系53团俘虏,武英、杨靠山二人因机智勇敢、俘虏敌将,分别记一等功一次。
值得一提的是,孙殿英在被俘时并没有骗武英与杨靠山。在他所说的皮箱中,果真发现了他的三样宝:一个是孙殿英交待的出自慈禧地宫的玉石西瓜,一个是裹在红绸缎里的大人参,另外还有孙殿英最为喜爱的大烟土。韦杰悉数上缴,孙殿英的“老套路”这次没有任何作用。
韦杰
更为可悲可叹的是,这个狡猾如狐的“东陵大盗”,最终死于自己之手。他在战犯管理所因大烟瘾发作而引发疾病,虽经人道治疗,无奈中毒太深最终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