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成人,先会“锤人”】“锤人风气”究竟与B站在哪里格格不入
主要内容【尚未成人,先会“锤人”——锤人风气与“日渐年轻”的b站的格格不入】
【“小号”不怕封——封号制度的漏洞不应该成为某些人为所欲为的保障】
最开始是本着给b站客服写点建议的心写了这些,2020年的b站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尤其对于我这种各个圈子几乎都有关注的普通人而言,最害怕的,莫过于第二天一起床,突然又发现自己喜欢的某某某up主被“石锤”。思考了一下最近的“风气”问题,又看到了站内部分前辈的观点,所以打算一抒己见。
以下是正文内容。
(开头称呼已省略)
你好,我是一个入站四年(大约)的普通用户。我想反应以下几个问题:一、站内锤人风气问题。二、b站帐号封禁制度问题。此外,还附带几条不太成熟的简单的个人观点。
【总体问题阐述】
自从2020跨年以来,我关注的大up接二连三的收到了网络舆论的攻击,具体是谁大概不需要我列举了,想必你们也有注意到。现在在站内流传着一个黑色笑话,“2019百大up主其实是百大暗杀名单”,听到这个,我相信贵站和我一样,心里都不是个滋味。
“年度百大up主”本是为了激励站内各位up主的创作积极性而设立的,但如今,这却成为了许多站内所谓“仁人志士”的“奋斗目标”。有些人打着“替天行道”的口号,试图向那些大up主们安插莫须有的罪名,以此来达成自己的目的。那些“石锤”视频可谓是“一呼百应”,在站内带起了浩浩洪流,席卷着站内原本和平的一切。
虽然很多人喊着“b站变味了”,但我知道,b站是成长了。如今的b站,蓬勃发展,前途无量,早已不是过去那个小众化的,仅仅满足圈内人自给自销的b站了。这是潮流,是趋势,毕竟要在当今的同行中站稳脚跟,就必须要学会打破过去的束缚,谋求新的发展空间。b站成功了,成长了,成为了一匹黑马。
但就像是一个班级、一个朋友圈子、一个公司一样,谁都知道,一个人成功的背后一定少不了嫉妒的眼神。
各大平台对b战虎视眈眈,谁都不会心甘情愿地让突然飞速发展的b站抢走自己眼前的利益。我在百度的app上刷到过一篇新浪写的文章,里面字字句句都把矛头指向b站,一边大喊着“b站变味了”,一边召唤着自己的新“信众”。
与此同时,站内又有许多“有趣的人”,看到站内其他大up主出名后心生不满——“他做的视频我一点都不喜欢,明明那么枯燥,为什么他的粉丝数量会那么多,视频收入会那么高?”虽然在我看来,一个人的喜好并不能决定所有人都喜好,你个人认为某up的视频毫无营养,但他能出名,能有百万粉丝,绝不会是单纯靠买粉买来的(毕竟贵站对买粉行为也是有所对策的)。有些人时间长了也许就释怀了,但还有一些人决定把心里的不满转化为实际行动。一批批“高逻辑”“细分析”的视频和专栏文章“应运而生”,与站外节奏“打成一片、共出一气”。也就在这一时刻,著名分区“锤人区”一战成名。
随着b站的长大,站内的某些人与站外的某些群体“认了亲”。
【尚未成人,先会“锤人”——锤人风气与“日渐年轻”的b站的格格不入】
最近(也有可能是很久之前就这样了只是我没注意到),越来越多的新鲜血液加入到了b站,越来越多的二级号三级号出现在弹幕和评论区,这是好事,这至少说明了b站拥有着自己的影响力,吸引了不少新用户加入。但是,在这些二级三级号中,不乏带节奏的“水军”。
“水军”。水军不仅仅指那些站外的竞争对手在站内安插的,专门负责带节奏引事端的故意行为实施者,也包括那些在站内被个别人带了节奏,盲目跟风的普通用户。b站一直在接纳年轻人,但是有些“年轻人”们真的很年轻。
我最早尝试在b站注册,是我还在读初中的时候(2013年左右),那时候的我因为“金坷垃”而深入(第一次上b站是2011年,那时候感觉这是个很奇怪的网就没敢继续看/笑)了解了b站。那时候的我想要注册一个账号,却一直过不了入站考试,无奈之下放弃注册,在17年的时候才正式注册成功。入站考试,让我在自己最容易情绪化最叛逆的年纪避免了直接进入b站,当我真正由0级变成1级时,我已经有了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不会轻易被节奏带着跑。
但再改回过去的入站考试难度是不可取的,我们必须要从小众走向大众,不能固步自封甚至尝试着倒退。时代就是这样,互联网在普及,使用互联网的平均年龄在下降,互联网已经逐渐由一种多媒体的平台,变为了一种全民使用的工具。这不是坏事。面对站内用户低龄化的问题,我们应该思考,是不是有什么更好的方式可以解决问题。“青少年模式”出现了,我们知道b站的确看到了这个问题,并且已经开始用实际行动来解决问题了。但这还不够。
有一句话我很喜欢:“互联网上‘睿智’的人变多了,不是因为网友的素质下降了,而是因为时代在不断进步,互联网普及到‘睿智’家里去了。”(无意针对谁,也希望没有人会主动试着对号入座)。在这个问题上,这句话或许应该改成“b站跟风的水军变多了,不是因为b站普遍风气坏了,而是因为我们容纳的人群变多,一些尚不成熟的人在这里盲目了。”
如果贵站能够看到这篇文章,也希望b站管理层能考虑新增几项审核制度,控制“锤人风气”的传播,减少“锤人思想”对新人的危害。即使是“替天行道”,那也得在法律和道德所允许的方面进行,更何况有的人打着“替天行道”的幌子,却干着没有底线的勾当。
【“小号”不怕封——封号制度的漏洞不应该成为某些人为所欲为的保障】
如果b站有经常关注小黑屋的话,应该很容易发现某些二级号三级号,关注人数特别少,注册时间也不长,但是发了很多“石锤某某up”的视频和专栏。这里出现了一个新的关键词,“小号”。
“小号”。小号对于习惯用网的人来说并不陌生,有的人喜欢开聊天应用的小号,觉得很方便。而在b站,也有不少人习惯开小号,但在这些开小号的人中,有一些人,并不是为了追求那单纯的“使用方便”,而是为了拥有“逃脱责任的方便”。
“只要是小号,就算是被封了也不要紧。”“小号上我没有发过比较接近生活的动态或者视频,用小号挑事端也不用担心‘社会性死亡’。”有些人借着小号所给予的特殊“保险”,为所欲为地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在别的up的评论区里各种刷屏谩骂。
“小号”不应该成为“特权”的代名词,更不能成为不顾道德良知肆意妄为的保障。小号它可以被允许存在,但不能因为它的存在使b站到帐号封禁功能形同虚设。
现在有很多平台(包括部分聊天平台、游戏平台等)已经在逐步落实身份实名制,主张用身份证绑定账号,以提高平台管理效率。虽然现在在视频行业“身份证绑定”还并不普及,实行起来也颇为困难,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不是一句话就能概括的。但从目前来看,要想解决b站的风气问题,“普通账号实名制绑定”机制或许是一个高效的应对措施。“一人绑多号”“一号违规全号封禁”的措施对于那些习惯用“小号”行苟且之事的人来说或许能有奇效。
综上,简单总结为以下几点:一、站内锤人风气盛行,而年轻人越来越多,希望贵站对年轻人能进行适当的引导。二、小号问题变得常见,希望能改进推出更有效的账号绑定机制。
最后,希望b站能越办越好,我是爱着b站的,希望b站能少走弯路,一往直前——因为它开拓了我的眼界,过去助我成长,现在依然时不时带给我成长——我相信有不少人和我持着相同的观点。“小破站”是我们对b站的爱称,这绝对不能成为其他人对我们b站的蔑称。
本来只打算简单写个几百字,一不小心写到了大半夜,很多之前构思好的内容有些记不清了,还请见谅。
2020年4月20日02:55 后天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