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安莱基因检测将释放千亿级市场筛查罕见病
罕见病是当前人类医学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由于缺乏疾病认知和有效可及的诊疗方案,罕见病患者长期面临诊断率低、治疗率低两大难题。由于不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及治疗,该病给患者及家属造成了极大的经济及精神负担。
赛安莱基因检测作为推动规范筛查和诊疗建设的标杆,将助力早诊早治成为重要方向。罕见病的早期诊断,一直是医学界渴望攻克的难关。溶酶体贮积症高危筛查项目正是从源头抓起,把好罕见病防治的第一关。这对于提高早期诊断率、实现后期的规范诊断而言都十分重要。

由于以溶酶体贮积症为代表的罕见病早期诊断难,检测方法没有普及,如何提高专业管理团队和特异性治疗的可及性,都是当下亟待正视的问题,更显早期诊断的重要性。针对这一问题,不少专家更是将目光瞄向前移罕见病筛查关口,这也使得赛安莱基因检测市场迎来巨大的发展机会。
目前,根据欧洲统计数据显示,已知罕见病病种在7000-8000种之间。中国人口基数大,罕见病并不罕见。我国的罕见病患者数量超2000万 ,且多诊断困难,容易因漏诊或误诊而延误治疗。目前,罕见病患者能得到明确诊断的患者不足40%,平均确诊时间超5年,以戈谢病为例,据《2019戈谢病患者生存状况调研报告》显示,61.9%的戈谢病患者有过误诊的经历,27.9%的患者需要1-5年才能确诊。

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多数溶酶体贮积症的潜在患者都会面临漏诊、误诊的情况,更有患者需要花费数年时间才能确诊,从而贻误最佳的治疗时机。面对这一现状对溶酶体贮积症,赛安莱基因检测对准千亿级市场做出推广并进行筛查、诊断、早期发现并及时进行干预治疗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特别是对于生活在县域的罕见病患者及地方医院来说,罕见病面临着整体诊疗能力不足的严峻现实。目前,如何为基层提供及时诊断和规范化治疗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有效减少误诊和误治,患者在当地如何获得确诊并获得规范的诊疗方案,免去到处求医的奔波,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

目前,公开资料认为,如果父母是携带者,患者的同胞、兄弟、姐妹都有可能患病。2012年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显示,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的国家,出生缺陷发生率约为5.6%, 80%以上是遗传性的缺陷,眼下,赛安莱基因检测认聚焦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工作,特别是针对有临床症状的患者进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