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明天在哪里?

2020-05-11 21:44 作者:流明Luminary  | 我要投稿

自我介绍——JasonTurner

男子高中生desu,没事写点垃圾小说,对对线,看看书,刷刷B站


中国人向来是喜欢顶上的东西的。这顶上体现在各种方面,体现在各种方面,几乎是你能想到的所有方面。讨论观点,喜欢站大队,平时聊天,也大多喜欢人多和热闹。但是却又大多有着自己的心思,喜欢贪小便宜。可笑的是,有时候贪小便宜也喜欢随大流。做官喜欢做大官,喜欢干大事业,喜欢成大人物——这些本身是一种上进心,无可厚非。但是偏偏有那么些人,不只是有野心——或者说,正与上进者们相反,他们喜欢当看客。说是看客还不够,他们喜欢沉浸,喜欢做梦,喜欢喝彩。再加上随大流,简直就是他们的快乐源泉。在这些人眼中,有着某种“信仰”,超越生活,给他们鼓励,给他们激情,让他们有了自视高人一等的资本。

“偶像”一词,近年来出镜率颇高,值得我们好好想想,不论老一辈新一辈。

最近网上一些风波实在是闹得厉害。而焦点就是偶像,以及背后那些崇拜这些所谓偶像的人。或许有人是知道的,有人是当局者。但是那些都不重要。在这个时代,没有人是绝对清白的,最接近罪恶的,恰恰就是这份刺眼的清白。

偶像是什么?或许有人能举出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来。但是偶像仅仅是人吗?其实并不是。偶像一词,当达到那种令人狂热而失去理智的状况后,就已经不是单纯的人了。偶像崇拜的行为,难道真的是崇拜“人”吗?

偶像之所以是偶像,是因为他承受了那份光环。光环分很多种,而给偶像套上光环的人越多,那光环也就越亮,也就能吸引更多的人来注意。而那些崇拜者所崇拜的,是那份加了光环的,偶像的某些特质。这个道理什么时候都是适用的。【被和谐的事实论证】。光环太过耀眼有人,也就有人迷失了自我,失去了判断力。他们是有理性的,但是这理性却被一叶障目。

一开始说过,中国人喜欢顶上的事物,而偶像自然是他的崇拜者们心中的顶上——至少也是远远超过了一般人物的。这种时候,崇拜偶像带来的心理满足,也就油然而生了——尽管这建立在一个外人看来可笑至极的封闭逻辑上。

集群加上狂热,历史的无数次教训都告诉我们这种组合的可怕。这种时候就又到了我最喜欢的黑格尔名言时间了——不过说的太多次,也就失去了再引用的兴趣。或许当今时代的偶像在中国社会没有那种翻江倒海的能力,但是他们仍然可以谋取利益,仍然可以在网络的世界中实行文化的专制,仍然可以默许他的崇拜者们去做伤天害理的事情。

互联网时代,人们记住的,可能真的永远只有最响亮和最“动情”的呼声吧。这个信息达尔文主义的时代,同质化的声音或许真的无法阻挡。人数和声浪成了评判价值甚至正误的标准,而却已经没几个人记得当年互联网伊始那份童心和责任。文化领域里,数量不该是对文化进行打压的依据,数量的差距也绝对不能等同于地位的差别——文化在本质上是平等的。

唯物主义者是不需要神和偶像的。而那些以后浪自居的中国新一代里,却多少有人喜欢偶像,喜欢崇拜——说到底,还是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留下自己的位置,他们搜罗证据,处心积虑地给自己造出一个泥塑的偶像来,曾经的勇士们摧毁了偶像,而现代人却又给自己造了偶像出来。

崇拜偶像,用虚假的鸦片来麻痹自己的人,是永远没有明天的。真正自强的人,他们会娱乐,会生活,会看世界,也会上进,明天是属于他们的。

且思且记。

Jason Turner 20-05-11

见诸多事件而有感。

 


明天在哪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