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与千寻》:深刻有趣的故事,精美的画面搭配,令人爱不释手

今天看完千与千寻,汤屋的画面,一直在我脑中挥之不去,汤屋就像一台完美的社会机器,汤婆婆住在汤屋的最上层,是一名女巫,也是汤屋的顶层设计者。实力之强,恐怕整个汤屋加起来,在汤婆婆的面前反抗也像蚂蚁一样被踩死。工蚁们是没有反抗的权力的,既使有恐怕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没有力量,就只能做一个螺丝钉,让这台机器永远的运转下去。螺丝钉是不需要名字的,汤婆婆就夺取了汤屋人的名字,没有名字,就没有自我,没有自我就不会有逻辑,没有逻辑就不会产生思想,没有思想只能做一颗螺丝钉。

这时候一个人类小孩千寻来到汤屋,汤婆婆同样夺取了千寻的名字,让千寻变成小千,小千通过努力并在白龙的帮助下找回了名字千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锅炉爷爷认真的在烧锅炉,小玲也在认真的工作希望有一天可以去另一边的城镇去看看,这是他们的工作,也是他们的责任。

请工作时认真,那是你应尽的责任,千寻的责任是救回父母,千寻也一直都在坚守这个责任。成年人的责任太多太多了,那是我们的 ,坚守承担吧,不要害怕,但是请依然要保护好那颗童心。白龙可能是曾经救过千寻的一个男孩,或者是对他特别好的一个大哥哥,又或者是她根据童话故事想象出来的一个守护者。

他在千寻的心目中,代表着友谊、理解、陪伴、初恋,这是千寻在家庭里很少体验到的全然关注。当我们逐渐长大脱离原生家庭,不得不融入一个陌生群体时,我们会与他人发生摩擦,发生不愉快。为什么与有些人发生摩擦后,关系会越来越好,而有些人发生摩擦后,关系却越来越恶?成长的过程,学会好,接受好并变成好。

很多时候,成人在面对选择时,还不如一个孩童。为什么孩童在面对抉择时反而更真实更勇敢更能真诚面对自己的内心呢?越是有力量,就越是有想要获取更多力量的欲望,越是知晓更多,就越是想拥有更多。而孩童的快乐,应该也是限于欲望吧?欲望还真是生生不息啊。我当时看到的更多是人的欲望,尤其是成年人类的欲望,被食欲支配的父母,被物欲(金钱和魔法)支配的汤婆婆和白龙,人人都在被欲望诱惑之时,唯有千寻更能真实坦然的面对自己的内心,清楚的明白自己需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