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回顾】周信芳演出剧目一览(1)1900--1937.6

周信芳演出剧目一览(1900--1937.6)
几点说明
1.剧目均按现有资料所能查到的首演先后次序。
2.凡演出不止一次的戏,只列其首演的一次。但全本大戏或连台本戏有时单演其中一折,则两者都列出。同一题材剧目,剧本不同者,亦分别列出。
3.以一次演出的戏为一出,有分开单折演出的戏又曾连演者,连演时另立剧名不再计算;有新的内容则另算一出。
4.一出长剧,分前后部或上下集两次演者,算两出。连台本戏,一本算一出。有名为数本,实则一次演完者,只算一出。
第一阶段:1900至1914年首演剧目156出
1.传统剧106出:黄金台(周的开蒙戏)、打渔杀家、一捧雪(莫成替主一折)、鱼藏剑、天水关、三娘教子、桑园寄子、殊砂痣、铁莲花、通州奇案(杀子报)、翠屏山、风鸣关、定军山、审刺客、盗宗卷、阴阳河、文昭关、战蒲关、丸更天、让成都、全部红鬃烈马、问樵闹府打棍出箱(两折连演)、连环套、独木关、钓金龟(周唯一的一次反串老旦)、戏迷传、四郎探母、战太平、奇冤报、李陵碑、清河桥、打严、刺巴杰、长坂坡(周饰刘备)、天雷报(思子至殛子一段)、全部黑驴告状、剑峰山、舌战群儒、群英会、借东风(老本,在马派借东风流行以前,周常一演)、落马湖、全部四进士、阳平关、宝莲灯(闹学、放子、打堂三折)、百凉楼、战长沙、梅龙镇、伐东吴(黄忠带箭)、炮烙柱、南天门、乌龙院(闹院、杀惜二折)、枪挑小梁王、九龙山、焚棉山、雪杯圆、御碑亭、殷家堡、凤凰山、全部八大锤(车轮战至刺兀术)、白门楼、全部龙凤呈祥、战宛城、山东认母投亲、黄鹤楼、洪羊洞、芦花荡(周反串张飞)、莲花湖、忠孝全、清官册、状元谱、浣花溪、胭脂虎、潞安州、金钱豹二本、战磐河、审头刺汤、逍遥津、搜孤救孤、卧虎沟、玉玲珑、桑园会、溪皇庄、全部玉麒麟、蜡庙、武家坡(红鬃烈马之一折)、双钉记(周反串丑角)打花鼓、虹霓关(周配演家将)、葫芦峪、武昭关、妻党同恶报、借赵云、汾河湾、临江会、下河东、侠义结交、断臂说书(八大锤之一折)刺潘洪、牟驼岗、回荆州(龙凤呈祥之一折)、二十八宿闹昆阳、投军别窑(红鬃烈马之一折)、汉津口(周首演关羽戏)、冀州城、父子嫖院、浔阳楼(题诗、装疯)
2.新剧50出,其中:
一、周主演的单本戏17出:二县令(现代剧)、伏波将军、要离断臂刺庆忌前后部(分2次演)、慈悲缘、循环报应前后部(分2次演,即将全部杨家将重编,增加许多新的内容,所谓循环报应,指潘洪射死七郎,结果被刺)、蝴蝶杯、民国花(现代剧)、新三国、万里长城、女儿国、新斗牛宫、新洛阳桥、宋教仁遇害(现代剧)、顾鼎臣、路遥知马力。
二、周主演的连台本戏15出:九美缘一至三本、双茶花一至四本(西式服装布景)、马龙媒一至八本(分4次演)、查潘斗胜一至四本(分2次演)、粉妆楼一至四本(分2次演)
三、为冯子和配演的单本戏5出:奇冤狱、宦海潮、狼狼狼、神道医道、天河配(冯演出本)。
四、为冯子和配演的连台本戏13出:血泪碑一至八本(现代剧,分4次演)、侠女鉴一至三本、侠金兰一至四本(分2次演)、双珠球二至四本(周未参加头本演出)、梁山伯祝英台五、六本(一次演,周未参加一至四本演出)
这一阶段是周先生的青少年时期。从以上剧目可以看出他在这一阶段的三方面成就:1.广泛学演各流派、各行当的传统戏,并常为人甘当绿叶,因此演出剧目异常丰富2.倒仓之后,扬长避短,致力于做工戏,初步形成自己独特风格。常演的几出做工戏,日后都成为麒派名剧。3.积极参加新戏演出,特别是演出了《宋教仁遇害》、《民国花》、《新三国》等爱国戏剧和破除迷信、提倡医学的《神道医道》,轰动文艺界。有些新戏质量较差,但1914年首演的《路遥知马力》是流传下来的第一出麒派新戏。(待续)【作者:陈琨 原载《周信芳艺术研究会会讯》1990.3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