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您今天要来点通怪吗?海洋真的得保护好啊!
前言
通常怪兽同其他卡一样,本应是《游戏王》里的重要一环,很多时候却连身为卡的事实都没有被认同:本体被视为废纸,描述被称为废话。
K社偶尔会把一些远古时代的通常怪兽翻出来画进卡图里,但更多时候他们无人问津。加之时代更迭之后,K社推出通常怪兽也少了,很多不出名的通常怪兽甚至为玩家们所遗忘,失去了身为卡的意义。
通常怪兽采用率虽然低得可怕,但不乏有趣之处,值得娓娓道来(吐槽)。
目前似乎还没有多少专门解说通常怪兽的文章,因此决定开坑,至少教通常怪兽们留点念想。
如果未来K社能像翻出「圣夜龙」一样翻出其他通常怪兽,那再好不过了。
顺序按照在YGOMobile中基于“通常怪兽”的搜索结果的倒序(也就是说最后一篇将会是「青眼白龙」)。
其他的废话放在文章末尾,总而言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
※标#的部分表示节选自CNOCG/中国游戏王联盟的内容,基本不做改动。
※标$的部分表示摘自日文WIKI,基本不做改动。

「愤怒的海王」

最早收录于远古卡包Vol.1,罕贵度为N。
描述:伟大的海之王,唤起永不停息的巨大海啸,将敌人吞没。
*其TCG译名:The Furious Sea King。表示“愤怒”之意的单词有很多,不过「Furious」属于情感非常强烈的程度,类似“狂怒的”。
*不少朋友应该知道,18年DC推出了电影《海王/Aquaman》:

(编者注:这部电影的影响力不必多说,不过,电影其实是改编自DC同名漫画。其一代漫画是从1962年开始连载的,远比《游戏王》要早:

有没有这层捏他不好说,至少TCG的“水族”对应 Aqua,所以两者算是有着微妙的联系。)
※另外,这只怪兽也有着“身材配得上卡名”的评价。懂得都懂(笑)
*之前的专栏里也介绍过有引发海啸的能力设定的通怪,这三只怪兽的共通点是,$在真DMⅡ中,拥有「反转时,将周围1格范围变成“海”地形」的效果:
「海龙神」

「根潭鱼人」

*接上,这只怪兽的初版描述是「偉大な海の王。終わることのない大津波を呼び敵をのみこむ。」:

而再版之际,不知为何多加了一个「、」:

*在DM动画最初的决斗中,可以在城之内的手牌里确认到。
*这只怪兽有换皮怪「蜥蜴骑士」:

收录于Booster 7,罕贵度为N。
描述:守护着大海,被绿色的鳞片包裹住身体的蜥蜴人战士。
*日文原卡名「ナイト・リザード」= Knight LizaRD。
在英文Wiki中可以查到这只怪兽的译名是 Night LizaRD,然而这显然不合理:

怪兽描述里提及了它是「戦士」,无论怎么看都应该是 Knight。
另外,NW版描述也存在类似问题:上述卡图中,“守护着大会”的字样亦是莫名其妙。
原文分明是“海(うみ)を守(まも)る”。
目测是把“大海(かい)”和“大会(かい)”搞混了。
*所以你所谓的“绿色鳞片”呢?:)

「菊石骑士」

收录于远古卡包Vol.7,罕贵度为N。
描述:从很久以前开始就守护着大海并防范外敌的菊石战士。
*日文原卡名「アンモ・ナイト」= Arma Knight,实际为「アンモナイト/Ammonite」的文字游戏。Ammonite 就是菊石,一种已灭绝的头足动物,与螺近缘。

「アンモナイト」属于菊石亚纲的化石动物的总称,生存于中奥陶纪至晚白垩纪,因其表面通常具有类似菊花的纹路而得名。
壳的构造和鹦鹉螺相似,小的像小石子那样,大的直径可以长达2米。

※另外,Arma Knight 这个名字同样基于TCG那边的游戏先行。

※“防范外敌”是原文有的内容,不知为何NW没有翻译。
「菊石骑士」作为早期的卡,卡图简陋是难以避免的,然而连身体结构都显得模糊。
之后这只怪兽得到了RD的高清重制:

可以看出,那两个发光体真的是它的眼睛。[笑哭]

「守卫海洋的战士」

最早收录于Booster 6,罕贵度为N。
描述:毫无保留地攻击玷污大海的家伙的人鱼战士。
*日文原卡名恰好是「海を守る戦士」。
一般来说人鱼都是给人一副好容颜的印象,然而这张卡图实在是无法恭维。
※教人更在意的是这条不协调的尾巴,有点像……日本那边消费量居高不下的鳗鱼?

*虽然卡名是这么写,然而,别说是保护「海」了,就连海浪都能将它卷入其中:

(※卡图上绘制的怪兽按照攻击力,依次是「海龙-泰达路斯」「暗黑大要塞鲸」「卡库塔斯」「狂鱼」「守卫海洋的战士」「3万年的白龟」「鱼雷鱼」「甲化海星」「双尾」「念力河童」,其中「守卫海洋的战士」独占左下角,手尾朝天×。介于卡图上的这只怪兽神情惊恐,大概它并不是被特召的5只之一。)
*这只怪兽是「水陆两用战斗艇」的融合素材之一:

(※眼熟不?这只怪兽在刚刚发售的1108里获得了马甲卡!)

【碎碎念】
今天早上刷微博的时候,发现关注的博主分享了《一拳超人》最新一话的内容:

不看文字也能猜到是什么东西。
说真的,感慨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