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常识午餐】
1.(单选)下列关于果酒、果醋、泡菜等的制作,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均使用原核细胞发酵菌群
B.均可以使用自然菌种
C.均需高温高压灭菌
D.均需控制无氧条件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
第二步,果酒制作是利用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二氧化碳和水;果醋制作是利用醋酸菌将果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泡菜制作是利用乳酸菌发酵生成大量乳酸而制成的。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均是自然菌种。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属真核生物。原核生物是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是没有成形细胞核或线粒体的一类单细胞。
C项:果酒、果醋、泡菜均需要使用自然菌种参与制作过程,并非需要高温高压灭菌。
D项:制作果醋的醋酸菌是—种好氧型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
2.(单选)下列对经济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恩格尔系数的降低,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B.利率水平的变化与国外资金的流入流出具有相关性
C.国内生产总值又称GDP,是衡量我国经济状况的经济指标之一
D.一个城市要提高GDP的增长速度,就必须发展工业,招商引资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名词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GDP即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方式有很多,培育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人文素质等都可以增加GDP。GDP的增长不能盲目发展工业、招商引资,要注重长远利益和群众根本利益。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恩格尔系数越低,人们生活水平的越高。
B项:利率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全社会利率的平均总水平,利率受国际因素的影响是通过资金在国际间的流动来体现的。
C项:国内生产总值即GDP,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
3.(单选)《三国演义》开篇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这句话未必准确,因为:
A.事物的发展需以条件为前提
B.事物的本质不以时间为转移
C.事物的质变是从量变开始的
D.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
第二步,《三国演义》认为,“天下大势”中“分”与“合”的历史发展本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然而由唯物辩证法可知,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个过程并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的,即事物的本质不以时间为转移。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发展是一种前进的上升的运动,事物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实现的,但与题干的错误原因不相关。
C项:事物的量变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质变是从量变开始的,但与题干的错误原因不相关。
D项: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体现了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但与题干的错误原因不相关。
4.(多选) 生物质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以下属于生物质能的有:
A.畜禽粪便
B.天然气
C.厨余垃圾
D.农作物秸秆
【答案】AC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能源。
第二步,生物质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畜禽粪便主要指畜禽养殖业中产生的一类农村固体废物,是动物食用食物后消化所得,属于生物质能。A选项正确。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含有极高的水分与有机物,经过妥善处理和加工,可转化为新的资源,属于生物质能。C选项正确。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部分的总称,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属于生物质能。D选项正确。
因此,选择ACD选项。
【拓展】
B项:天然气蕴藏在地下多孔隙岩层中,也有少量出于煤层,包括油田气、气田气、煤层气、泥火山气和生物生成气等。天然气是优质燃料和化工原料,不属于生物质能。
5.(单选)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四库全书》按照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所以称为“四库”
B.“五岳”即东岳泰山、南岳黄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C.京剧人物分为生、旦、净、丑四种行当
D.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分别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并非五岳。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一些大型的古籍丛书往往囊括四部,并用以命名,如《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经,指儒家经典著作;史,指史书,即正史;子,指先秦诸子百家著作和宗教著作;集,指文集,即诗词汇编。
C项:京剧人物分为生、旦、净、丑四种行当。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旦行是扮演各种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女性角色。净行俗称花脸,又叫花面,指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性角色。丑行又叫小花脸,指演滑稽人物的角色。
D项: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造纸术起源于西汉时期;火药起源于隋唐时期;印刷术起源于唐朝;指南针起源于南宋时期。
6. (单选)下列有关长城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今天所指的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它东起鸭绿江,西至甘肃省的嘉峪关
B.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
C.国家文物局2012年宣布中国历代长城总长度为两万余千米
D.长城始建于战国时期的秦国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长城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长城修筑的历史可追溯到西周时期,周王朝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俨狁的袭击,修筑连续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御,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因此,长城并非始建于战国时期的秦国。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明长城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为了巩固北方的边防,在明朝的200多年统治中几乎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工程。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蜿蜒六千余公里,气势宏伟,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B项:长城自西周时期开始,持续不断地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
C项:2012年6月5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居庸关长城宣布,中国历代长城总长度为21196.18千米,包括长城墙体、壕堑、单体建筑、关堡和相关设施等长城遗产43721处。这是中国首次科学、系统地测量历代长城的总长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