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碳中和背景下的水泥行业系列4——长期降碳路径

2022-02-03 09:07 作者:舍得低碳频道  | 我要投稿

快车通道:

汽车行业碳中和系列汇总

广东汽车碳足迹系列汇总

汽车左B柱LCA系列汇总

汽车白车身LCA系列汇总

磷酸铁锂专家交流汇总

磷酸铁系列汇总

林业碳汇专家交流汇总

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系列汇总

CCER 项目减排效益测算系列汇总

绿电专家交流汇总


昨天和大家分享了碳中和背景下的水泥行业系列的第三部分:中期降碳路径


今天和大家分享第四部分:长期降碳路径



水泥行业碳排放主要来源为石灰石(碳酸钙)高温煅烧成熟料并释放二氧化碳,但这一过程碳排放量相对固定,较难通过技术改造等方式实行碳减排。


考虑到碳中和并非完全禁 止任何温室气体排放,只需要向空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和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实现动态平衡即可,因此未来可通过发展碳捕捉技术来对冲无法脱碳的工业过程。


碳捕捉(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就是捕捉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一系列技术对 CO2 进行提纯、分离、压缩之后,压回到枯竭的油田和天然气领域或者其 他安全的地下场所。


相比于直接排放,CCS 可以极大地提高对 CO2 的封存效率,一般认为其效率可以达到 99%,且持续 1000 年以上。因此 CCS 技术应用前景广阔,是目前经济型 和可行性俱佳的方案之一。


碳捕捉技术主要流程图示:




碳捕获:CO2 的捕获,指将 CO2 从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分离出来,并将其压缩的过程,碳捕获的主要目标是化石燃料电厂、钢铁厂、水泥厂、炼油厂、合成氨厂等 CO2 的 集中排放源。


目前针对化石燃料电厂的捕获分离系统主要有三种,即燃烧后捕获系统、燃烧 前捕获系统和氧化燃料捕获系统。


碳运输:CO2 的运输,指将分离并压缩后的 CO2 通过管道或运输工具运至存储地。第一条长距离的 CO2 输送管道于 20 世纪 70 年代初投入运行。


碳封存:CO2 的存储,指将运抵存储地的 CO2 注入到如地下盐水层、废弃油气田、煤矿等地质结构层或者深海海底或海床以下的地质结构中。


2008 年 7 月 16 日,我国首个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捕集示范工程——华能北京热电厂二氧化碳捕集示范工程正式建成投产,二氧化碳回收率大于 85%,年可回收二氧化碳为 3000 吨,标志着二氧化碳气体减排技术首次在我国燃煤发电领域得到应用。


另外,2018 年 10 月, 海螺水泥与大连理工大学采用产学研合作模式投资建设的白马山水泥厂 5 万吨级二氧化碳捕捉收集纯化示范项目建成投产,可同时生产 99.9%工业级纯度和 99.9%食品级纯度的二氧化碳产品,每年可生产 3 万吨食品级和 2 万吨工业级二氧化碳,广泛应用于碳酸饮料添加、食品蔬菜保鲜、干冰生产原料等领域。


目前 CCS 技术应用还难以大规模应用,一方面在于技术水平仍有待提升,我国 CCS 试验示范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大规模、全流程示范经验。另一方面,CCS 示范工程投资额都在数亿元规模,并且在现有技术下,引入碳捕捉后每吨二氧化碳将额外增加 140~600 元的运行成本,如华能集团上海石洞口捕捉示范项目的发电成本从每千瓦时约 0.26 元上升至 0.5 元 左右。


长期来看,碳捕捉技术是原材料碳排放占比较大的水泥行业实现碳减排的核心环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及成本下降,碳捕捉技术有望帮助水泥行业实现碳中和目标。


免费服务:

在公众号发送以下关键字可以查看相关系列的内容)


国际碳市场,中国碳市场,碳中和,碳交易,碳资产,碳计量,碳排放,林业碳汇,绿色金融,绿色金融案例,ESG,CCER,CCUS,电池回收,锂电池,电力碳中和,电价政策,抽水蓄能,汽车碳中和,碳汇造林方法学,磷酸铁锂专家交流,磷酸铁,林业碳汇专家交流,钢铁碳中和,氢能,ISO14064-1,绿电专家交流,广东汽车碳足迹,汽车左B柱LCA,汽车白车身LCA,碳减排制度,CCER制度

 

付费服务:

1、个人和企业层面的碳排放管理、碳资产管理培训

2、上市企业组织层面碳盘查、产品层面碳足迹、碳中和规划、碳配额资产托管、国内外碳信用申请和交易(CCER、林业碳汇、VCS、GS等)



碳中和背景下的水泥行业系列4——长期降碳路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