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上有余,比下不足——绿联MagSafe无线充电器简评

随着iPhone 12系列的发布,苹果再一次以配件的形式带回了MagSafe技术。虽然在发布会上苹果推出了针对MagSafe的第三方配件认证计划MFM(Made for MagSafe),但目前在国内能买到获得MFM认证的第三方配件屈指可数,MagSafe未来该怎么发展目前还不太明朗。对于大部分消费者而言,相对实用的配件就是无线充电器,所以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买了绿联刚上市不久的MagSafe无线充电器。


从无线充电器的角度看,MagSafe解决了无线充电器要么面积大大(比如诺基亚DT-903)不好携带;要么面积小(比如诺基亚DT-601)不容易对准的痛点。得益于MagSafe技术,充电板可以做得更小且无需考虑多线圈排布的问题,单个线圈即可搞定,因此设计和制造难度更低(缅怀被砍掉的AirPower)。使用时手机背部靠近充电板即可自动对准吸附,体验上比传统的小型无线充电器更省心。
一、外观
扎实,这是我刚收到充电器从包装里拿出来时的第一印象,充电器整体做工维持了绿联一如既往的高水平。充电器外壳主要是喷砂铝合金,正面则是采用了带类肤涂层的塑料,而且要比铝合金外壳突出来一点点,官方宣传是防止手机背面外壳划伤。

至于正面的那个小圈圈,我专门看了半天,没有任何功能性,应该是单纯的装饰而已。

充电器采用尼龙编织线,抗拉能力更强,质感更好,两端连接处都做了加固处理。当然线也够长,有1.5米,目前官方只有1.5m线长的选项。如果充电头在地上,充电板放在桌子上问题不大;如果充电头也在桌子上,这么长的线就比较头疼了。首先编织线整体偏硬不太好打弯多半要在桌子上绕,如果没有束线带之类的东西线会散开。另外编织线长期摩擦会炸毛,有强迫症的后期可能要拿剪刀修一修。
体积上绿联MagSafe无线充电器体积足够小巧,只要简单缠一缠线扔行李箱里也不会占太大地方,带出去出差旅行没啥问题。
二、价格
我这个算上优惠是128入手,618活动如果参与预售不到100就可以拿下。相比其他的快充无线充电器这个价格不便宜,而且买回来不带充电头需要另外配Type-C口的PD充电头才能用。如果你只想买一个好用的快充无线充电器,绿联这款并不是最优解,比它性价比更高的选择多的是,建议直接考虑大线圈无线充电板会更实用。
三、使用
首先要说明一点:绿联MagSafe无线充电器没有MFM认证,也就是说虽然它是一个无线快充充电器,实际使用时你是看不到无线快充动画的,严格意义上这只是一款普通的磁吸式快充无线充电器而已。
另外要想实现快充,你必须给它搭配一个大于15W的PD无线快充头,虽然这款充电器标称是15W快充,仔细看官方宣传页,有专门一行小字是说明因为15W快充是苹果私有协议,所以实际给iPhone充电时充电器跑不到15W而是按照7.5W功率充电,10W以上的功率是针对安卓机的,购买的时候需要额外注意。

因为是磁吸无线充电器,吸力也是需要关心的一个方面。首先对于裸奔党,这款无线充电器吸力没问题,iPhone 12 Pro Max吸上去还挺结实,但甩的话肯定会掉。可能12mini、12、12Pro这类小机型能更稳固一些,即便如此还是强烈不建议吸着手机拽着线到处浪。

如果套壳使用,以我的手机为参考,1.15mm厚度的硅胶壳充电器吸力差不多减半,稍微使点劲充电板就会滑,稍微挪一挪还是能自动对准。建议选择手机壳的时候不要选太厚的,可能会吸不住。如果看重吸力直接选择磁吸手机壳,体验会好不少。
四、充电体验
之前的充电记录没来得及截图所以只能靠叙述了。
从13%开始充电,在散热良好、开启“优化电池充电”选项的前提下,充到大约60%之前充电器都能以最高7.5W的功率进行快充,60-80%会降低到5W,80%之后会涓流充电至充满。不过现在是夏天,但凡平时能发热的东西在这个季节都会格外的烫,所以夏天使用在充电板没热起来之前充电功率会以7.5W的功率进行充电,充电过程中升温很快。一旦温度到达阈值,充电功率就会降到5W继续充到80%,如果这时手机没有在使用,充电器就会继续涓流充电直至充满。

更要命的是,即便是以5W的功率充电,充电器还是很热,甚至7.5W已经是有点烫手的程度了。而且绿联这个快充充电板充分发扬了“独热热不如众热热”的精神,充电时手机也会跟着一起热。充电器充电时大部分能跟手接触的地方就是铝合金外壳,这就导致了手机充电过程中拿起手机,手机的温度就已经让人有一点点难过了,一旦手掌碰到充电板的铝合金外壳……阿西吧!更难过了。唯一摸起来能舒服的时候就是涓流充电阶段。
当然,如果打算采用无线充电器作为手机的日常充电方式,个人建议还是打消这个念头,经过几天的使用,虽然这东西能够满足我下班前补电的需求,但在使用无线充电器的情况下,手机会长时间停留在80%这个充电节点(已开启“优化电池充电”选项),所以如果充电时间有限,可能下班后手机电量还是80%。如果采用线充,手机在80%这个充电节点上停留的时间明显更短,因此下班后可用电量更多。
五、总结
其实绿联MagSafe无线充电器处境比较尴尬,主要是它没有MFM认证,而且给iPhone的充电功率最高只有7.5W,10W以上充电功率还是给安卓机充电的时候才有。目前上市的手机里还没有支持磁吸充电的安卓手机,用绿联MagSafe无线充电器线圈有可能对不准,这时候磁吸就是个摆设。解决方法也有,买专门的MagSafe磁吸贴就可以了,但是这东西贴上之后就出现另外的两个问题:一个是贴的时候能不能刚好对准手机充电线圈;另一个就是贴上之后手机背壳的审美问题。事实上不只是绿联,不少第三方MagSafe充电器也都是类似的情况,在选购的时候还是要好好看一看。
论实用性,绿联的这个无线充电器能够较好的满足手机中途补电的需求,但是因为体积关系仍然没有摆脱无线充电发热量大的问题。128的优惠价格在MagSafe无线充电器当中算是主流价位,不考虑15W快充的话,绿联跟MFM认证的无线充电器相比价格优势明显;跟普通10W无线充电器相比,绿联MagSafe这类没MFM认证的无线充电器也就只有磁吸和体积小巧的优势。所以这次的购买建议不止是针对绿联这款MagSafe无线充电器,其它相似的无线充电器也可以拿来参考:
如果对磁吸和体积没有特别需求,考虑一般的10W无线充电器即可。
如果预算非常充足,建议直接考虑苹果原装的MagSafe无线充电器。
如果预算不太充足,且对无线充电器体积有比较高的要求,建议在MagSafe无线充电器当中选择价格相对实惠的,绿联这个不必作为首选。
如果是安卓机,不建议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