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福建访古】这座大成殿比曲阜那座更值得一看「泉州·世界遗产·府文庙」

2021-12-16 15:08 作者:雎鸠叫关关  | 我要投稿

早上八点,逛完天后宫出来,吃了点早餐,就奔府文庙去了,开车也就十分钟的样子。

但因为疫情,府文庙竟然延迟到9点开门了,于是我在棂星门和大成门之间的广场晃了半个多小时,等待着这个最初触发我来泉州的古建筑开门。

棂星门

泉州最近在办文化旅游消费季,在广场上摆了很多小摊档,像跳蚤市场一样,但也都还没开摊,倒是不少老人家在这晨练、晒太阳、聊天。

泉州府文庙和学宫始建于976年,中间经历几次搬迁后,于宋绍兴七年(1137年)形成了现在主体格局。坐北朝南,左学右庙,由位于西侧的儒家祭祀建筑文庙组群和东侧的州级地方教育建筑学宫组群构成,两组建筑群都是中轴线对称的院落布局,非常规整。

泉州府文庙和学宫,图源互联网

九点整,大成门打开,我是当天第二个进门的游客,哈哈哈,比我早的是一位香客。

大成门
大成门内部

大成门是1761年重修的,现存建筑基本保留了当时的结构,木构件上的雕刻非常精致。

进门以后就是泮池和泮桥,文庙的标配。

泮池和泮桥

值得一提的是,泮桥是元代原物,略有小修小补,之前还能直接从桥上穿过泮池的,现在只能绕过去了。

泮池后方,就是让我眼前一亮的大成殿。

看过曲阜孔庙的大成殿,对比眼前这一座,我真心觉得这座宋代遗构更让我心动。

大成殿

外部结构看来,同样是重檐庑殿顶、同样是面阔七间进深五间,论华丽那肯定比不够曲阜的,但这起翘灵动的燕尾脊、五彩斑斓的脊饰,实在太符合东南沿海的气质了!看皇家的大气还可以看紫禁城太和殿,但看民族的活泼就只能是府文庙这座大成殿了!全国独一份的美丽!

大成殿始建于10世纪,宋绍兴七年(1137年)重建,最近一次大规模修缮是在2015年完成的,仍然保留了宋时的特征和历史信息。

大殿建于一层台基上,台基两侧各有一螭首,在文庙里比较少见。明间和左右次间前的台基还往前伸出了月台,月台束腰刻有花卉卷草纹的浮雕。

大成殿

大殿两侧的太极八卦砖雕和下面的犭贪浮雕也是在文庙中极为少见的,应该用以提醒即将进入仕途的学子们切不可成为贪官污吏。

大成殿前檐

殿身以48根白圆石柱承托,其中前檐下的六根和殿内明间的两根刻有浮雕盘龙。石柱构成了双槽结构,承托穿斗抬梁式的木结构梁架,斗拱使用真昂。皿斗、叠斗等等的闽南建筑特色也有体现。

前檐斗拱内侧

在檐下抬头看到真昂的那一刻,别提多感动了。

梁架彩绘

殿内为彻上明造,通饰彩绘,看得我眼花缭乱。

大殿里悬挂的匾额和供奉的对象和其他文庙大同小异,我就不一一赘述了,但这座建筑本身,真的让我非常感动,有种强烈的不枉此行的感觉。

梁架彩绘

由于气候等等的原因,大成殿曾一度出现屋面渗漏、屋脊年久失修断裂等问题。为了更好的保存这座将近千岁的建筑,从立项到2010年4月提出修缮方案,到2015年修缮完成,历时7年,过程中实现了传统营造工艺的传承,并尽可能多地保留和利用原有建筑构件,成为2020年度全国仅有的4个优秀古迹遗址保留项目之一。

大成殿

终于在泉州嗅到了古建筑的气息。

东庑和西庑原系供奉孔子弟子及后代先贤先儒牌位的地方。各18开间,长112米,宽10米。现在作为一个社会共享的空间,在此举办了关于泉州市情和泉州府文庙的两个展览。

更让我惊喜的是,以府文庙为主题的展览,很大一部份的笔墨都在古建筑上,值得细细观赏。

东西两庑的府文庙展览

另外,学宫的明伦堂也很值得一看。

现存建筑是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重建的,面宽七间,进深五间,单檐硬山顶,穿斗式构架。这个体量在州学里也不常见。

明伦堂外墙

在庭院里还能看到明伦堂的外墙,是典型的"出砖入石",浓浓的闽南风情。

这里可以说是我在泉州看到的最喜欢的古建筑群了,宋元明清都齐了,而且具有鲜明闽南特色的宋代遗构还在不断维护传承,实在是棒。

【一点不成熟的小攻略】

必备:健康绿码,进门还有打卡登记

门票:免费

游览时长:1小时

看点:宋元明清的古建筑

【福建访古】这座大成殿比曲阜那座更值得一看「泉州·世界遗产·府文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