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纳西妲塑造的解读 及未来的塑造方向
先说一下注意事项: 这篇文章我是分析纳西妲为主,不会提到编剧和节奏,但不代表我认同了编剧和节奏。在我看来,编剧的在3.3,3.6传说二基本为的表现力上的差劲,要表达的内核没有大毛病。但解读,理解角色真正含义的门槛很高。观感上也很不好,有待进步。 在部分地方写出的具有一定想象力的,充满争议剧情我绝对不认可,持绝对的反对态度。节奏嘛,不想细说,不然太长了。好啦,那么下面就不会再提这些了。 再贴结论:纳西妲一直是那个月亮,她的本质为善良,童真,懵懂好奇。 以下写的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我自己以前在别处写过的长篇大论,修改并整合了一下: 先从对我纳西妲的“智慧”的理解说起,感觉大家都在讨论纳西妲的做法体现了她的什么智慧,但我要说的是,她的“智慧”对于她而言是怎么样的,是否为她本人所完美理解和把控呢? 作为世界树最纯净的枝杈,纳西妲的本质从来都以善良,童真,好奇这些美好品质为主导。 她的状态,举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像是一出生,就被带上了一个VR眼镜,身体失去所有知觉一直持续了500年,这期间她只通过VR才能看到东西,甚至还有好多关闭这个“VR”的时候,她是什么都感知不到的。 她从“VR”中知道了很多很多的知识,人们的情感。但她自己从来没有亲自去经历过,也没有以自己的身体去实践过,她从来都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经历后才有的一套价值观和个人情感。 她表露出来的的行为准则或展示出来的态度,更多的是通过了解了很多人或其他生命看待事物的眼光,然后总结出的她觉得好一些的结论或价值观吧。 小草在以前就连肉体也是被囚禁起来的,只有意识能够活动。当爷把小草的彻底释放出来,小草才说那是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知到“自我”这一概念,她在那时获得了自己的“肉体”。也是在那时爷让小草诞生了只属于自己的情感,即她说的对大贤者等人的做法感到有点生气。 所以再看角色资料里的小草的真实本质,不管是删没删除大慈树王,她一直都是对各种事物都充满好奇,充满童真,善良对待的,这与她的本体是世界树最纯净的枝衩应该也有很大的关系。 再贴一段她对于自己的认知的变化:
以下是对上面的角色资料的解读: 3.2主线前,人们追寻的是“大慈树王”,纳西妲作为大慈树王的还在庇佑的象征来对待。纳西妲通过终端知道了人们对新神的失望。但这里她没有因为不被尊重和理解而生气。反而不断学习,希望能赶上大慈树王。 3.2主线后:人们追寻的是草神,但现在的草神的存在,只是作为草神的力量还在庇护的象征。纳西妲通过终端知道了赞美以外的声音,即有人对于现在的她的不满。她没有生气太多,因为她本来就是所有人的唯一的希望与依靠,她现在得赶紧学习进步,成为人们所说的,曾经干过了“大慈树王”的事的自己 所以她变了吗?她从来都没变。她的本质没有变化,她向往的“太阳”做过的事没有变化,只不过是,她的太阳,由3.2前的“大慈树王”变为3.2后他人所描述的那个失去力量与记忆的自己了。 即使她的认知发生了改变。我也觉得她大概率没有太多自信,她现在没有任何“大慈树王”的记忆与力量,注意一下,这里就连纳西妲的认知也是没有大慈树王的力量。这个我觉得挺关键的,在她的认知里,自己同样失去了所有力量,与主线时她的力量没有任何变化,再对照角色资料的介绍,她哪来的盲目自信的成本? 但是他人都认为她做过了“大慈树王”做过的事,她所有的有关所谓的失忆前的自己的经历,都是听着他人所说,其实她自己都有些怀疑他人的说法是正确的吗?(对于火种,与草之龙约定之类的疑惑,怀疑),但她没有反驳的明确证据,又有着很强的责任心,于是就去做了(救草之龙),他人是如此地信赖自己的能力,自己也就必须要向他人展现自己的自信(“外在的鲁莽”)但她真正的内心是没有底的,毕竟压根没有“树王”的记忆与力量。也只敢向最能理解,肯定自己的最初的贤者说出自己的顾虑(内在的自卑)?
上面的对话为后日谈的对话,通过背着派蒙与纳西妲的聊天,我们能发现在第二次使用火种时,纳西妲真实的内心已经开始慌乱了。 再撤回到纳西妲的“智慧”上,即使是删除了大慈树王,她也没有得到任何大慈树王的力量和记忆。所有关于“大慈树王”之事,都是听他人所说。再举个很不恰当的比喻,就像是把一个本性很善良,天真,看了各种中世纪欧洲的社会,政治,价值观一类的现代孩子(替代纳西妲对于须弥,生命们的难以共情)一下子丢进那个时代,改变她和那里的人的认知,即都视她为最高统治者,但她自己却没有所谓的什么最高统治者的经历与力量,作为“现代人”的她也很难以自己的价值观和情感去管理好那个社会,所以很多时候,只能通过她读过集齐丰富的书籍里的了解的其他人的价值观和准则行事。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大致懂了就行。 纳西妲现在才刚出来不久,(没错,花神诞祭的168那里她也还是没有“自我”的状态)对于自己积累而来的经验和情感肯定不足,所以在传说一,传说二,她做的判断,很多都是以他人或其他生命的价值观和准则去做的,但这些价值观与准则,纳西妲只是知道,了解。自己却一点没有经历,体验过,所以自然无法与他人“共情”。 她现在所做的事,展露的外在的态度,大多是以她总结出的,人们或生命们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和对她的认知及要求为主,纳西妲现在经历的也不算多,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且专属于自己的价值观与情感。 所以她本质的好奇,童真,善良的一面也就很少表露,传说二里变为蕈兽那里无意表露出来一些,后日谈里她也背着派蒙偷偷和爷道了歉,依据那里的对话,第二次使用火种她也很纠结是否使用,但她说如果能做到,她却没做到的话,她会后悔。即想要帮助蕈兽是她的本意,但她既然出现了犹豫,我感觉是她的善良的本质与她了解的,正常状态下的顾全大局的领导人的做法出现了冲突。 还好旅行者在那里鼓励了她。 但是也不必太担心,“时间”的力量是很强大的,传说二的“若忘记我为何物”也为以后埋下了伏笔,作为赐予了纳西妲清晰的“自我”的意识,让她第一次获得了属于自己的情感的“最初的贤者”,旅行者和她的默契已经相当高了,无论是在3.3间章,旅行者对待纳西妲的态度,还是3.6纳西妲对待旅行者的态度,都是几个眼神,几句话便心领神会。多次建立了心灵链接的二人,旅行者和纳西妲都对对方的做法没有任何反驳,而是很容易就基本理解了对方的意思,一直在一起行动。3.3以纳西妲的意思为主导,3.6传说二以旅行者的意思为主导。 而且3.6传说二纳西妲在准备牺牲时,告诉派蒙,让旅行者把失去力量变为树枝的自己种在须弥的土地中。这份愿意把失去了所有力量,没有任何反抗能力的真正意义上的自我,没有任何多虑就交给旅行者的,也只有纳西妲她一个人了吧。 纳西妲变回那个真正的自我,倾诉自己的真实想法与顾虑,也只会在她“最初的贤者”前这么做。
“最初贤者”与纳西妲的羁绊在主线后是升华了的,纳西妲也在慢慢成长,在慢慢建立一套自己的价值观,情感和行动准则。旅行者也一定会在关键时刻陪伴着她,并等待她慢慢成长的,纳西妲“想起我为何物”(认识到能力不足的自己,建立只属于自己的情感与价值观,不被他人认知所困)“找到家在何处”(家,在这里既有未来的家,也有过去的家,即她本来该有的只属于她的那个未来,和想起有过一个做了“大慈树王”做过的事的前辈)的那一天,肯定会到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