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我饮酒醉,两眼是独相随 —— 网红经济
网红的前世今生
2016 年,有一个女生火了,这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 papi 酱,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
响叮当之势,坐上了年度网红的头把交椅。先是获得了真格基金、逻辑思维等机构 1200 万元的
投资,随后首个贴片广告便卖出了 2200 万元的高价。
纵观互联网时代,其实网红经济,从没停止过,我带你简单回顾一下。网红 1.0 时代,是在天涯、
猫扑、榕树下火起来的安妮宝贝、痞子蔡、南派三叔等等,那个时候主要玩的是文字。我小的时
候,就是痞子蔡的铁粉,还记得他的第一篇小说是《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你可能也看过这个故
事。刚开始没有书,我是用打印机打出厚厚的一摞纸看完的,轻舞飞扬死的时候,我哭得那叫一
个伤心,把一厚摞打印纸都湿透了。到了 2.0 时代,有图有真相了,凤姐、芙蓉姐姐、奶茶妹妹
大行其道。网红 3.0 时代,是以段子手、电商模特、知名 ID 为主的短视频配合图文的时代,比
如薛之谦、张大奕、罗胖等等。网红 4.0,便产自于这两年最火的直播行业,比如 MC 天佑。前
两天老路路过一个包子铺,卖包子的小伙嘴里念念有词:“一人我饮酒醉,两眼是独相随”。
这里,老路要教你一个喊麦的技巧,就是活用“你、我、这、那”这四个字。比如有一首古诗: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如何用直播喊麦的形式演绎
呢?请跟我一起:”锄禾我日当午,汗滴这禾下土,谁知那盘中餐,粒粒他皆辛苦。“

颠覆传统的网红经济
你有没有发现,曾几何时,但凡明星,都是银幕之上、舞台之前被塑造出来的完美形象。而在当
下这个注意力稀缺的移动互联时代,人们更接受的却是网红身上所凸显出的真实与贴近,俗称“接
地气”。以往,运动员接受采访,一般就是“感谢领导”、“感谢国家”,谁会感谢洪荒之力呢?这
是一种我们原先并不熟悉的个体表达,无需判断对还是不对,只需拿来娱乐消遣。互联网让“追
星”的权利天平发生了倾斜,用户开始有能力自己生产内容,自主消费内容,甚至围绕网红形成
了一个生机勃发的全新产业链,这就是所谓的“网红经济”。
你可能也看到了,网红经济带火了花椒、映客、一直播,也救活了微博、美拍和陌陌,还成就了
“
快手”的弯道超车。这个市场不仅仅属于草根:比如董明珠姐姐动不动就上个开机画面,比如
王健林大大时不时来个小目标,再比如大洋彼岸的特朗普,每天在推特上刷存在感。到今天,仍
然有很多人认为,特朗普之所以能够打败希拉里,就是因为他更懂得网红经济。

一句直播喊麦,帮你记住网红经济:
一人我饮酒醉,两眼是独相随。
要想当网红,我们得想清楚:第一,为什么要当网红——因为人的品牌更有温度,人的故事更
好讲;第二,怎么当网红——一个词是爆,一个词是刷;第三,当网红怎么变现——你可以接
广告,也可以做网红电商等等。
有人说,有些网红历久弥新,有些网红瞬间过气,这中间,只隔着一个“认知”的距离。这个观
点,你同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