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AU换位表中箭头使用的详细解释
前前言:这里是未来的Xpirit,现在看这篇解释的太复杂了x,很多东西其实可以不必要讲,还能更简单的!所以我想你没有什么必要再继续看下去了orz,等放假了我会再编一篇新的,尽情期待吧(
前言:起因是因为有人问我,换位表中箭头前后的使用有没有什么区别。
但其实我也一直没想到好的解释,所以我又参考了很多别的资料,重新整理了一下,换位表中的箭头前后到底应该指谁。

为什么要用换位表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最常见的换位标注——括号表达
Papyrus (Sans位)
有时会简写
Papyrus (Sans)
这种括号表达简单明了,而且错位和代入的标注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意思是一样的,也经常出现于简介。
举例:
Mettaton (Chara)
Asgore (Sans)
SpongeBob Squarepants(Papyrus)
Sonic the Hedgehog(Frisk)
即左边的是角色的名称,右边括号里是此处的站位。看得出括号表达有方便的特点。
但如果使用换位表,可以更清晰的展现 整个AU的换位规律。所以经常能看到,很多AU会配一个换位表,供展示改变了的角色位置。

所以换位表是哪来的?
我翻了一下国外Undertale AU社区,发现并没有多少文章使用“换位表”。

并没有什么箭头,只是文字简述了角色所改变的职位。
所以换位表可能只是国内AU制作的习惯,也没有明确定义,目前还没追溯到(有知道的可以帮忙补充一下)。
但AU制作之所以会使用换位表,也是因为它容易表达也看得懂,才不约而同的让换位表传播开来。
为什么要用箭头?
箭头的意思是“‘→’/‘->’指角色或地区移动到符号后的位置”,即单向移位。而对于不常见的错位AU,单向移位的情况不可避免。
为了更清晰的换位表达,换位表就会使用到箭头。所以箭头的正确使用非常重要。
到底怎么用箭头呢?
因此我重新解释了一下……

箭头的用法
“→”
首先,因为我们的阅读习惯是从左往右的,所以我们通常使用“→”向右的箭头,而不是“←”向左的箭头。(不过向左的箭头意思是一样的,只不过指向不同)
(来自未来的提示:后面讲的没什么必要,箭头在这的意思就是“箭柄”对着的是原来的东西,“箭头”指的是变化后的东西,即带有方向的一个变化过程,完毕(
以典型的角色错位类型AU——Storyshift(下文简称SS)示范:
Chara(Sans)也就是Chara站Sans位。
可以用箭头表示:
Chara→Sans
但其实后者可以有两种方法解释:
1. Chara(角色)移动到了Sans位(位置);(同义)
2. Chara(位置)位上站的是Sans(角色)。
第一条,箭头前面是角色,后面是位置;
第二条,箭头前面是位置,后面是角色。
所以箭头所指的方向,意思可以理解为位置改变,或者是角色移动。
如果这可以随便用其中一条方法解释,那么下面这种情况呢?
Sans→Chara
1. Sans移动到了Chara位;
2. Sans位上站的是Chara。(同义)
第二种情况的第二条解释好像也可以表达“Chara(Sans)”?
由此可见,因为箭头前后的角色顺序代表了人物站位移动的方向,所以不同的理解就容易出现误会。这就是使用箭头最大的问题——可以有两种解释。
因此同一张换位表中只能有一种解释,两条都用第一条“⒈”解释,或者都用第二条“⒉”解释。
那应该用那种?


你得先知道什么情况才用单箭头。
在AU Underswap中的常见换位是这样的
Papyrus (Sans), Sans (Papyrus)
用箭头表达是这样的
Papyrus→Sans
Sans→Papyrus
分别可以这样解释:
1. Papyrus(角色)移动到了Sans位(位置);
2. Papyrus(位置)位上站的是Sans(角色)。
1. Sans(角色)移动到了……
2. ……
你会发现,虽然两种情况表达解释的方法是不一样的,但其实都是同一个意思,两个角色位置互换。
合并起来的解释就是
Papyrus和Sans位置互换。
而这个时候,换位表中通常用符号表达为
Papyrus——Sans (也有用“⇌”和“←→”的,都一个意思)
但其实也可以用单箭头合并表达:
Papyrus→Sans→Papyrus→…
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循环,一个只有两人的循环。怎么换都只有一个意思,两个角色位置互换。
Sans→Papyrus→Sans→…
这是因为在这个AU中,此角色的移位周期只有两人。而且这种情况,同样在Altertale 这样的短循环换位AU有体现。
所以单箭头在这种情况下,并不能体现它的用处。
由小见大,在涉及角色更多的AU可以构成更大的循环周期。
拿回前面的SS示范,这次多了一个角色
Chara→Sans
Sans→Asgore
因为中间都是“Sans”所以可以把它连起来
Chara→Sans→Asgore→…
这次观察循环周期,情况就变了,随着角色数量的增加,你会发现角色位置的移动其实是有方向性的。
注意观察方向,此时我们再解释:
1. Chara(角色)移动到了Sans位(位置),Sans(角色)移动到了Asgore位(位置)。

2. Chara(位置)位上站的是Sans(角色),Sans(位置)位上站的是Asgore(角色)。

看得出,存在着向前移和向后移,两种方向。而解释的不同,同时也是方向的不同,而最终确定方向的关键是——阅读顺序。

对比下来,第一条更符合我们的阅读顺序,而且与箭头所指的方向一致,那么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第一条解释最适合,因为它与方向同向,与箭头同向。
所以我们得出了这种概括方法:
括号表达:A (B)
箭头表达:A→B
解释:A(角色)移动到了B位(位置)
所以回到前面,重新得出我们的解释
括号表达:Chara (Sans), Sans (Asgore)
箭头表达:Chara→Sans→Asgore→…
解释:Chara(角色)移动到了Sans位(位置),Sans(角色)移动到了Asgore位(位置)。
又因为全文只需要一种方法就可以解释了。
于是
括号表达:Chara (Sans)
箭头表达:Chara→Sans
解释:Chara (角色)移动到了Sans位(位置)
括号表达:Sans (Chara)
箭头表达:Sans→Chara
解释:Sans (角色)移动到了Chara位(位置)
这应该是更适合的解释。

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换位表,使用第一条方法解释(当然我也觉得大部分人没想这么多,但是这种解释同时也是最好理解的)
下面这些AU换位表也是使用第一条解释的



总结一下,我们终于搞懂了,箭头所指的方向不应该是位置的改变,而是角色移动。理解上箭头不应该看作是引出,应该看作是推动。
A→(B的位置)B→(C的位置)C→…
所以下次你看到一个箭头表达,你可以想象它把前面一个角色,推到了后面角色的位置上,或者干脆把括号换成箭头,是不是就更容易理解了。
假如看到“Mettaton→Undyne”,要是没看懂什么意思,可以转化为“Mettaton(Undyne位)”把箭头换成括号就可以理解它了,
知道了箭头怎么使用,再看看它的特点。
因为箭头表达有清晰和简洁的特点,而且角色换位的循环越长,角色越多箭头的特点就越明显。
示范:
Chara (Sans), Sans (Asgore), Asgore (Alphys)
Chara→Sans→Asgore→Alphys→…
所以对于很多错位AU的换位情况,都可以使用箭头表达,比如这些AU
Alternate Reality, Unexpecterchanged, Interchangedtale, Sensetale, Turned Tales…
最后还是提醒一下,虽然我倡议用第一条解释箭头的使用方法,但不代表所有的人都已经或应该使用第一条解释于换位表。
因此,为防止误解,阅览换位表的时候,最好还是先看一下换位表旁边有没有批注,箭头前后哪个是位置,哪个是角色吧。

这些朋友和我讨论了一些问题,谢谢imposs155!还有wyy音乐的烟骨咕咕咕 和BoringBorisButBusy。感谢( ´꒳`)不值杯 的答疑,在他们帮助下,我才有了更客观的看法参考。很开心和你们讨论!
本篇可能还有一些瑕疵,也欢迎有不同想法的讨论!
Good lu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