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岁末话咏梅——谈陈汉生《墨梅》创作
辛丑岁末话咏梅——谈陈汉生《墨梅》创作
挥毫落纸墨痕新,
几点梅花最可人。
愿借天风吹得远,
家家门巷尽成春。
——李方膺
中国画史上借梅咏春,咏梅明志者众。
今天,如何让传统的题材,呈现时代的新趣,推开当代美术美学之窗,让人们领略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语汇,始终是摆在当下艺术家面前的课题。
陈汉生的咏梅探索,在传承与创新中,走出了属于自己的新路。作者在自己最关键的艺术成长期,沐浴荆风楚雨,推崇爱国主义情怀;又大胆尝试过当代艺术的理论与实践,对于艺术构成创新手法,做过长期不懈的尝试。
陈汉生一贯反对墨守成规。观陈汉生艺术创作,不可救药地染上了愤世嫉俗的批判精神,勇于艺术语言创新,探索新笔墨新技法新趣味,已经成为他的艺术本色。我们讨论他笔下的墨梅,构图充满张力,枝干如铁,穿插刚劲,笔墨利索,简约老辣,点到为止,绝无冗余。
在当今这个审美趣味多元化,艺术风格百花齐放的世界,有时,我们还是批评唯美主义绘画,认为那些过于甜俗绚丽的手法和奢侈华美的技巧,极大地拉开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以至于最大限度地消解了作品的精神内容与文化涵义。
寒冬腊月,岁末迎春的时节,观陈汉生之梅,浪漫主义的笔墨,现实主义的审美取向,不正是恰到好处地融为一体了吗?
波德莱尔认为:“艺术的目的,仅仅在于以完美无瑕的形式,表现出美;艺术完成了美的条件,也就完成了一切条件。”从美学角度看,原本自然之美有二类,即阳刚与阴柔。故昔人有诗:“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楚人陈汉生咏梅,得南北之地利,审美趣味刚柔相济,崇高秀美兼而有之。
愿陈汉生艺术创新之树常青。

张昕
湖北美术学院教授
2022.1.29于武昌昙华林
责编:刘虎 赵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