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长文多图】《星之终途》|《終のステラ》

2023-02-20 23:46 作者:ST4R_G4ZER  | 我要投稿

第一部推完的galgame,堂堂入坑!

《星之终途》可以说是还不错的入坑选项了。我当初就是按照“短篇”、“剧情向”、“新作”、“口碑作”,外加个人特攻标签“末世”来挑选的。

这个短篇就很耐人寻味。说短不短,我慢慢从寒假打到现在,花了5天超过10小时的时间。大概galgame的体量就是如此,是与小说或电影截然不同的故事体验。我玩galgame的初衷也是追求更深度、更有魅力的叙事,同时保有一定的二次元浓度。二次元也是抹去现实的瑕疵的最佳选项之一,只有这里才能最完美地展现一个纯粹的幻想。

说回本作。以下有剧透。

打完之后的总体印象是——真的很刀。一般而言我还是蛮喜欢吃刀的,但这个结局很难以平静的心态去接受。

仿生人和人类,很容易想到的是寿命论。而我看过的作品大多是描写两人已然处于死生两界之后的故事,而本作则是叙写在这之前的经历,从相遇到离别。结局可以说充满希望,也可以说是尘埃落定。等待着菲莉娅的是漫长的岁月与无垠的世界。虽然本作结局的倾向没有给到这一点,但自己品味时,却体会到深深的孤独。

本作没有一个选项,只有一条主线是两人横跨大陆来到最终的目的地,途中遭遇数起事件,也无怪乎有人称之为公路片、单元剧。感觉以后可以和其他galgame对比一下。

之前看过的以“仿生人+末世”为题材的作品,仿生人都是以沧桑成熟的面孔出现(对,就是三无),提灯为残存的人们指引前路。采用逆叙的方式,把曾在的故人、经历的从前作为全文的核心来叙述,就像讲述一个古老的传说。而本作,就是这个传说的现在形式。日后谈则与一般的故事基调类似。

而单看这个作品。单线发展,又是宏大的世界观设定,外加冒险主题,本作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抑或是最终的结局,都有着“神话”的质感。如果以这种眼光去审视这个故事,我们能为它覆盖上另一种光辉:裘德与菲莉娅的旅程,便是一条神圣之路。这之间的每一处细节、每一次波折,都意有所指地在象征什么,又成为了某种精神与思索的标志。缭绕着缥缈的烟雾,读者仿佛远观一切发生而又结束,灾难以抉择和启示终局。庄严肃穆的神话叙事。

这个作品给我留下的震撼大抵如此。清晰、正统,以四两拨千斤的情感取胜。

本作在许多地方的细节都很有趣。

开篇就是主人公裘德深入森林,于地下洞穴初遇菲莉娅的片段。遇灾描写极富紧迫感,潜入洞穴之时,末世特有的荒凉、朽败与颓丧与高科技造物的典雅、高贵、神秘如同双生之树般紧密地缠绕在一起,营造出别具一格的氛围。

情不自禁地按着鼠标,心里一遍又一遍地肯定:我太喜欢这个作品了。

以下随便选一点说说。

很少有作品会花笔墨在“起名”上。但本作便是。

作者特意在此处设置了波折,非常生动的细节。都是作者在精妙的笔力下铸成的小小心意。

pedophilia,恋童癖

开篇抛出的是裘德贯穿始终的矛盾与摇摆:仿生人是否可以得到与人类等同的对待。

菲莉娅则是以一个懵懂的如同孩童般的身份醒来。她唯一被造物主赋予的使命是“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本作在后面仍然反复在这两个议题上作文章。

诸多名家大师珠玉在前,我看到这里的时候也不是很期待有什么样精彩的观点。甚至,两个人之后的关系变化、人物成长以及高潮部分都预见到了一两分(真的很正统)。

裘德在了解到Ae型仿生人的机理(黏菌形成神经网络)后,第一个问题其实没什么必要了。这个问题的存在感被弱化了。“仿生人拥有了喜怒哀乐便成了人”,口三才老师肯定支持这个观点。加入这个设定后,“情感是模拟的结果”这个观点也就不攻自破了。当然,是在此世界观中。

与其说菲莉娅在学习人、模仿人,不如说是给原本就充满灵性的胚胎赋予现实生活的滋润与情感的喷薄。“成为人”——终究无法跨越过那道隔阂,但却因此而习惯于人类的社会框架,逐渐获取人性与情感的联结点,从而接过人类文明的遗产,独自走向远大的未来,继续延续着人性的脉络。菲莉娅没有成为人,她超越了人。

在后面提出“AI——Ae型仿生人——人”的模型。作为联结AI与人类的桥梁,Ae型仿生人无论是诞生于偶然的概率验算中,却成为了人类文明的必然归处。这正是我认为作品之中最为精妙的部分——科学上赋予其能然性,情感上赋予其必然性。不失严谨,不失温度,简洁而巧妙地勾勒了可能的未来的图景。巨人的手笔。

进入都市前,菲莉娅目睹到守卫用枪射伤了野人。

又引入了一个贯穿始终的物件——“枪”。

裘德使劲浑身解数,都难以说服菲莉娅握住枪,更别说战斗。

枪在故事的前半段,是激化两人之间的矛盾、放大菲莉娅性格特征(甚至可以说是讨人厌的一面)的工具。前半段中,菲莉娅的形象一直都是幼稚且盲目的和平主义者,对人类抱有无缘由且无必要的善意,始终不愿睁开眼睛面对残酷的现实。

而后半段则成为了伏笔。正是用了给菲莉娅的玩具激光枪,外加“护身符”中的子弹,裘德才得以撕毁约定,杀死老人。没有激光枪的存在,裘德连选择的资格都没有。

看到这里的时候,以为本作对于“什么才能算真正的人”会下大功夫,但被口三才老师轻巧抹过了。实际上这在高潮处重又提出,然而给的却是科学上的解释。威廉公爵认为,“上万年的过程使人类基因发生改变,导致AI识别人类为另一屋中,从而放弃服务职能”。感觉有些偏离了一直以来的铺垫,但是作为核心世界观的一环,还是很惊艳的。

一小段关于世界观的铺垫。

进入都市的遭遇战没什么看头,只是再一次刻画了菲莉娅的倔强劲儿(

黑盒
海边

遇到黛莉拉时差不多是个转折点。黛莉拉在整个故事中出场时间很短,但与她个人相关的故事却精致细腻,留有余味。

故事中出现与主角身份、境况相似的角色,作者一定是在两者的对比中作文章。

同样是Ae型仿生人,黛莉拉沉稳冷静有能力有担当识时务明大局,与劫掠者进行枪战之时,黛莉拉对裘德进行了十分有效的帮助。反观另一位队友的表现……裘德自然对黛莉拉赞不绝口。

同时,在黛莉拉的讲述之中,她与她口中的“父亲”也在无意中给裘德勾勒出一幅新的图景。

教给仿生人语言,带她游历各地,传授她所有的技能与本领……

身份与关系上的相似更能体现两者对比。同为接受了老公爵的任务的渡物客,那位“父亲”的选择仿佛在遥遥叩问着裘德的内心:仿生人并不是“货物”,她们也可以与人产生真实的情感链接。

我认为,正是从这之后,裘德内心的权衡开始往另一边倾斜,决心与菲莉娅建立起如同亲人一般的关系。

反转很快到来。先是超越机“猩红之眼”的出现,让黛莉拉托付与裘德的委托成为了她临终的愿望。临终的黛莉拉沉睡在“父亲”身边,这个场景更加让人动容。

接着,老公爵的一席话让我们知道,这一切都是黛莉拉的幻梦。口三才老师调用起“不可靠叙述者”的把戏,第一重反转造就离别,第二重反转抹去仅存的美好。记忆与情感,真实与虚幻,温暖与悲戚。没有多加渲染,但短短一瞬间,织起的温情化为乌有,一种浓重的哀伤就透过屏幕侵袭而来。

非常喜欢黛莉拉这个角色。那“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的人格魅力在末世的背景下凸显得尤为灿烂。因为创伤而蜕变,获得智能与情感,得以在黑暗中看到遗留的一道光,这是她的幸福,也是对她来说最好的结局。无关这件事是否真实亦或虚构。

黛莉拉的故事,既是为整个世界增添一份厚重的味道,也是重提一遍现实的残酷。后文裘德和菲莉娅的冲突与对立(以及再解决),从某种程度上说,都与这段经历息息相关。

黛莉拉如同泡沫一般破碎了;这正如同她那诞自于错觉与虚假记忆的泡沫破碎了,但是,它并不苍白,并非消逝。有人看见了,犹如得到天启般为此屏息,仿若一颗种子被种入心中——那么,它就并非永远只能是错觉。

到达最终的目的地之前,情绪烘托至最高处。

菲莉娅更清晰地认知了自己的所求。她开始怀疑并且否定自己“想要成为人”,要向裘德索取没有报酬也并非任务、宛如父女一般的照顾。

裘德十分生气,几句脏话骂出来的时候,他表现出来的气恼、不甘、自暴自弃,试图隐藏的矛盾、挣扎,以及极度的惊讶,我仿佛都能感同身受般地体会。“机器也敢与反抗人类?”——一直以来秉持着的价值观,加之一时气血的冲击,与某些潜藏在内心的情感桎梏针锋相对。他期盼着找到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想明白自己到底是个渡物客还是个父亲……但是却只能陷入思想的摇摆之中。到这种时刻,才算真切地描摹了人性。

不得不说这一段两人的CV都演绎得非常好。喜欢~

最终的抉择。AI、Ae型仿生人等等谜团揭开,宏伟之至。老公爵说自己活了500多岁,一瞬间还以为他的真身是这个卫星(你也是人工智能?)。铺垫到位了,但老公爵的设想却显得不够“疯狂”——如果以那种爆米花电影的眼光来看。

让菲莉娅成为卫星,用自己的责任感与力量守护人类,直至永恒。

没有特别震撼的感觉,反倒有些荒诞(这样就可以让人类文明复兴?)。当然,重点不在这里。重点在于,裘德在身受重伤的情况下,站起身,射出那颗子弹,杀死了老公爵。

由此,结局注定。人类衰亡,AI接管,裘德了结心愿,二人心意相连,情同父女。裘德“渡过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也亲手将人类的世界转交给AI。

ed太美了

菲莉娅摘下人类为她准备的人工花,象征着她已经成长了,不需要经过人类的眼光评判来行事,不再依附于人类而生存。她为了她自己,以及这个世界。她是这片大地上自由而幸运的一个生灵。

仿生人与我们人类的本质相通的话,这难道不是我们所乐见的结局?有人来了解、欣赏、守护这个世界的存续,这就足矣。

要是每个月都能接触到这样的作品,内心能如同推这部作品时一样翻涌出惊喜,那将是一生的幸福。希望galgame业界欣欣向荣。


【长文多图】《星之终途》|《終のステ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