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能陷入裁员风波!企业裁员怎么把风险降到最低?

提到宝能,大家恐怕最先想起的恐怕就是“宝万之争”,这也让“野蛮人”姚振华进入了大众的视线。然而就是这个资本市场大名鼎鼎的门口的野蛮人,却出现了裁员、减薪的传闻。
网传宝能集团从春节前各大版块就已经开始裁员,裁员行动由宝能集团主导,裁员比例为20%~30%,裁员顺序为先总部,后各下辖分公司。据消息人士透露,目前,宝能物流已经有数位高管离职。宝能物流没有拿到项目贷款的产业项目全部停工。还有消息称,宝能物流2021年年终奖取消,宝能集团各板块下所有员工的社保已停缴。
网上消息还称,宝能裁员方式是让员工“自行离职”,若不从则没收电脑、工牌,并注销OA账号、QQ音乐等。而留下来的员工会被降薪,比例按照职级的提升而增加,仍处在试用期的员工几乎逃不了被裁退的命运。
2月23日晚间,针对网上流传的宝能大规模裁员、停发年终奖、停缴社保等信息,宝能集团回应称,该信息不实,并强调此次组织结构调整是为了更好聚焦业务发展,面向未来构建长期竞争力,是宝能集团经营管理的常规举措。

其实,不只是宝能这样的集团企业,不少中小型企业也会面临由企业转型、生产淡季等等因素带来的劳动力过剩情况,那么如果想裁员,企业需要注意些什么?
根据《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规定,企业在两种情况下可以裁减人员:
1、濒临破产,被人民法院宣告进入法定整顿期间;
2、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达到当地政府规定的严重困难企业标准。
此外,企业裁减人员,还应当严格依照法律和有关规章规定的程序进行。
批量裁员牵扯到众多家庭的生活,所以企业裁员首先要做的是保障员工权益,具体需要履行的程序如下:
1、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提供有关生产经营状况的资料;裁减人员既非职工的过错也非职工本身的原因,且裁员总会给职工在某种程度上造成生活等方面的副作用,为此,裁员前应听取工会或职工的意见;
2、提出裁减人员方案,内容包括:被裁减人员名单、裁减人时间及实施步骤,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集体合同约定的被裁减人员的经济补偿办法;用人单位不得裁减下列人员: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3、将裁减人员方案征求工会或者全体职工的意见,并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4、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裁减人员方案以及工会或者全体职工的意见,并听取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意见;
5、由用人单位正式公布裁减人员方案,与被裁减人员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按照有关规定向被裁减人员本人支付经济补偿金,并出具裁减人员证明书。
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
① 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② 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③ 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并且,用人单位裁减人员后,在6个月内重新招人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企业只有具备了法定条件并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裁减人员才是合法的,以裁减人员的方式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才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