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北京这段长城,不仅老少皆宜,而且够野!

2023-08-17 17:27 作者:远北地带  | 我要投稿

7月底去了趟古北口蟠龙山长城。那时杜苏芮未至,洪水还没有来。原本想去看云海,结果那一夜四面八方都下过雨,雷声轰隆不断,闪电不停,唯有古北口镇那一亩三分地是干的。所以次日清晨当地的长城没有期待中的景象,远处的山野倒是云雾缭绕,好在云彩的分数很高。

听房东大姐讲,古北口这地方很怪,每年别处(附近周边)都下雨,就这里没雨。就算下也下得很晚,要到8月份。挺有意思,算是见证过了这种特质。

就长城来说,蟠龙山很亲民。对于体力一般或者身体有恙的人士比较友好。从山脚入口到登上城墙,距离不到1公里。站在长城之上,道路随着山脊蜿蜒曲折,但大体没有多少坡度,相对平缓。如果天气凉爽,这里绝对是散步的好地方。所以才会说老少皆宜。

郝望楼


二十四眼楼


将军楼与远方的卧虎山长城

重要的是,虽然属于景区,但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全程所有地段都可谓“野味十足”。当然,该加固的地方基本都有加固;值得驻足品味之处也都建有石碑,作了很好的科普说明;维护过的地方没有一点塑料感,修旧如旧;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多余之物,我想这才是万里长城理想的状态。


以下是个性化经历,全景照片可直接拉到最后。头日下午晚些时候先爬了一次,进行探路,天气情况并不理想。去二十四眼楼的路上只碰到了一位放羊的大爷,他给我指了一条肉眼可见的更近的下山路。羊的踪影并没有看到,声音却依稀可辨,味道则颇为浓郁。在终点站逗留一阵后原路返回,很巧地开启了一段social之旅——碰到了一位墨西哥小哥。

站在烽火台上,老远就看到有人从来路逐渐逼近。待他近些,发现那是个外国人。没一会儿,他到了眼前,便简单攀谈起来。短暂的邂逅自然聊不出多少内容,他来自墨西哥,旅游,天气,长城……印象中大致说到了这些。然后他主动合影留念。他继续前往二十四眼楼,我选择原地等候晚霞。二十四眼楼并不远,从此处往返也用不了多久,但我没有想好是否等到他回来——那大概率意味着会一起返程。眼看着晚霞逐渐渺茫,而那位小哥也遛了一圈回到这里了。Nice to see you again.

我收拾行囊,准备一起走。走过可能两三个敌台,只见前方一位大妈正驻足张望。莫非又是一位放羊的村里人?等我们经过她之后,她也尾随着走起来。过了一会儿我才知道,原来这正是墨西哥小哥的“房东”。所以她放的不是羊,而是把小哥给放了。我就这样往前探身说两句英语,又扭过头去应几句中文,真有点前后顾不过来,冷落了哪边都不合适。
兵分两路,先说小哥。这样相伴而行,自然得以深入了解一些。他到中国旅游,北京一周,上海一周,明天就要去上海了。上海之后要飞到韩国转机,原来疫情虽然已过,但中国与墨西哥之间的直航尚未开放。他前两天已经去过一次慕田峪,这次又来蟠龙山,想必是想好好体验这豪迈的古代奇迹。我说今年很热,他说简直太热。去慕田峪的时候是早上7点,结果到8点他就已经“热到死”了。我说今天整个世界都很热,墨西哥怎么样?他说墨西哥不太热,这倒和我固有的刻板印象不同。毕竟对墨西哥的了解,大多是美剧或电影里美国与墨西哥交界处的那些无人荒漠。他说墨西哥也有很多徒步的地方,但是没有长城这样的古迹。我说箭扣知道吗,他表示听说过。箭扣在全世界的户外圈肯定是名气很大的,然而一个老外能找到蟠龙山来,我还是觉得很奇妙(后面才明白其中缘由)。原来小哥是吃过晚饭才上山的,大妈给他准备了鸡蛋蔬菜(估计是炒菜)和啤酒。说到啤酒,小哥说他现在都是自己酿造啤酒。大概六周一个轮回,每次可以做些不一样的风味,现在再也不用花钱买酒了。我问出一次酒大概有多少量?他说有20升。好家伙,说得我也有点心动了。万万没想到,这个夜晚墨西哥小哥是住在烽火台里。他这次到长城来算是体验到位了。当然,一切都是由房东大妈准备。回到登上城墙处的烽火台(郝望楼),房东大妈三下两下就支好了帐篷,然后递给小哥一瓶啤酒。原来各种物资都已在这里备好。小哥站在郝望楼的中央,张开双臂大喊:Welcome to my home!天色渐暗,和小哥隆重告别。大妈临走也两手比划着郑重地嘱咐他两点:第一,注意安全;第二,明早5点半来接他。这显然是他们之前就讲过的,我还是做了简单的翻译。后面的路是我和大妈两个人同行。我问这小哥是怎么找到这村里民宿的,大妈说都是中介旅行社介绍来的,我才明白应该就是由中介挂到了Airbnb那类地方。小哥是从北京北站坐小火车(S503)到古北口站,然后大妈家负责后面的车接车送和吃住等一切内容。对于这一条龙服务,小哥支付的费用是一千多元。没想到现在老外到这种语言不通的地方来个相对有深度的体验游也是如此便利,是我落伍了。毕竟,遥想十来年前,我在箭扣长城的正北楼也遇到过睡帐篷的外国人。那时候显然没有这些便捷服务,需要自己好好做功课。大妈问我住哪里,我说郝家大院。她说她是骑车送小哥上来的(电动三轮),一会顺道把我带下去。我真是遇到好人了,对小哥享受的全方位服务也进一步折服,要知道我可是从村里一路走过来的。我说现在行情应该比疫情时候好了吧,不料大妈回答说还是疫情时候更好些。因为这里不算出京。

一路颠簸,很快就出了景区大门。原来,大妈家就是离景区最近,规模也最大,专门盖了三层楼住宿的那家大院子——蟠龙第一家。由于这里离村子还有段路,大妈接了自己的(外)孙女后,带着我一路回到村中。此时此景,这么点举手小事就为我带来了莫大的幸福。至于我住的地方,如前所述,名曰“郝家大院”。次日和女主人聊天时,我问这村是不是很多姓郝的,她说还真不是,只有他们家(男主人)姓郝。这就有趣了,我本以为这家人和那座名叫“郝望楼”的烽火台有着什么渊源,或许他们是长城守护者之类,然而女主人也不知道情况(她是外村嫁过来的)。后来在网上查到一个悲惨的故事,以前这烽火台里有个叫郝望的士兵,前来探望的妻子因貌美被霸占,郝望自己则被将军斩了……

退房离开的时候,发现房檐下西墙上挂着一幅人物肖像,像是铅笔画。我问这是什么时候的,女主人说是清代。那画中的人物一看就是郝家祖先,因为他和现在的男主人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那日半夜,我按时爬起来,轻声出了院子,赶往长城,去看云海与朝阳。蹑足登上郝望楼的时候,只听鼾声隆隆,小哥睡得正香。
黎明之际,一抹红霞转瞬即逝。太阳升起后,天空中不知从哪里飘来了一团奇妙的云。


北京这段长城,不仅老少皆宜,而且够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