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版《西游记》杂谈:传艺玉华州
作者为虎扑 第一勇士
本篇作于2016年9月27-29日
本篇是“非幻即真之理,未佛皆魔之道”《西游记》杂谈的最后一篇,之前一直没有找到,后来由UP主:沉淀物1008 提供文字版,图片我在其他地方找到一些,还算能看~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九为阳数之极,单数之最,因此向为华夏子民所推崇。天下之大分为九州,制九鼎以代江山社稷之意,久已深入人心。《西游记》中设定“九九归真”是为圆满,西天路上八十一难中所遇以“九”冠名的魔头共有两位,一为祭赛国碧波潭龙王驸马九头虫,另一位便是本集的终级BOSS九灵元圣,皆是大圣在西天路上所逢之劲敌。

九灵元圣原形是太乙救苦天尊的坐骑——九头狮子,下界原因出自看守它的狮奴偷饮了大千甘露殿中的一瓶轮回琼液,醉倒三日后而被它挣脱锁链实现胜利大逃亡。这正应验了第一贪官和珅当年发迹的那段经典对白——乾隆帝怒问:“虎兕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过欤?”和珅对曰:“典守者不得辞其责。”天界屡屡出现典守者严重失职,导致神仙眷宠之物思凡下界为患一方,实则暗喻现实中的朝廷政修不明、典制废弛,终究形成祸难。日后成为明朝边患者之大敌努尔哈赤,正是如此局面下逐渐养成羽翼的庞然大物,也决定了明王朝最终的命运走向。

小说第九十回题为《师狮授受同归一 盗道缠禅静九灵》。而当行者上天搬救兵时得到的答复是:“那厢因你欲为人师,所以惹出这一窝狮子来也。”李卓吾对此旁批道:“趣甚,趣甚。”证道本夹批更是简练两字——“妙谑”。古代文人之间特别擅长这类的文字游戏,在西游记这部巨著中也得到了应验。李卓吾对此标题更有一番细解,他认为:“师”者,求师也。“狮”者,自思也。“授”者,师授也。“受”者,自得也。道非可以自思而知,必赖其师传授,而后可以用吾心思钻研其妙,心领神会,与师所授,同归于一;而“道”者,天道也。“盗”者,盗机也。“禅”者,真禅也。“缠”者,次序也。禅非可以空禅而得,必有盗道之妙,而后可以循序渐进,次第有准,由勉抵安,入于真禅,九灵自静。
对于西游记原著的探究和解读,自然不是以上的只言片语可以了结,看官有志者可以自行赏读。闲话少叙,且看今日要说的央视版《西游记》第23集——《传艺玉华州》。

1.本集回目核心点在于“传艺”二字,唐僧西行一路收得猴猪沙三个徒弟,而途经玉华州徒弟再各收弟子一人,是为徒孙。却又并非佛门中人,仅仅是传授各自武艺在此地发扬光大。唐僧尚未在天竺国取回真经,却先于此处播扬中华武学,是为文化交流在小说中的体现。
2.此处地名也有所变动,按原著第八十八回本名“玉华县”,有当地民众介绍由来:“我这敝处,乃天竺国下郡,地名玉华县。县中城主,就是天竺皇帝之宗室,封为玉华王。”即系外藩诸侯封地之意。但后文第一百回唐僧回东土时,唐王查阅其通关牒文时又作“上有宝象国印,乌鸡国印,车迟国印,西梁女国印,祭赛国印,朱紫国印,狮驼国印,比丘国印,灭法国印;又有凤仙郡印,玉华州印,金平府印。”即本集命名玉华州之由来。

3.本集拍摄于1987年2月15日至3月21日,所讲述的故事源自原著第八十四回《难灭伽持圆大觉 法王成正体天然》、第八十五回《心猿妒木母 魔主计吞禅》、第八十八回《禅到玉华施法会心猿木土授门人》、第八十九回《黄狮精虚设钉钯会 金木土计闹豹头山》、第九十回《师狮授受同归一 盗道缠禅静九灵》,共计四回多一点的内容。成片时间为59分钟。
4.同之前的西天路上所遇故事一样,央视版《西游记》并不再遵从原著中由取经师徒行路和对话的情节开始,而是由所经国家或村落主人公的命运遭遇展开叙事的视角。如此一来,原著中有关唐僧师徒的行止之路、季节气候、沿途景致等细节就无从体现了。

但杨洁导演这一独具匠心的艺术处理,最明显的优势就是呈现故事的悬念,给前行的师徒四人设定了一个急待解决的难题,如何大显神通破题解忧,足以吸引电视观众饶有兴致的追寻下去。
5.如此弱化路途行程的处理方式,在《传艺玉华州》这一集发挥了作用。原来这一集是25集版本的《西游记》中,唯一将原著两段故事合二为一的剧集,包括了吴承恩笔下“灭法国”和“玉华州”两段故事情节。之前第19集《误入小雷音》,虽然也囊括了荆棘岭与小雷音寺两篇故事,但毕竟只是先后承接关系,而不同于《传艺玉华州》的“二合一”完全拼接。

6.这两段故事的糅合据说采自戴英禄编导的意见,他觉得《西游记》原著中的灭法国故事相当有意思,但如独立成集显得剧情过短。既不忍弃之又考虑到剧集制作的成本,便采用了现在看到的这种折中的变法,将灭法国事迹嫁接到玉华州国王身上。


7.央视版中唐僧师徒这一回面临的困境是:玉华州国王颁布法令驱逐和尚。实际上原著灭法国国王的做法却要残酷得多——“那国王前生那世里结下冤仇,今世里无端造罪。二年前许下一个罗天大愿,要杀一万个和尚。这两年陆陆续续,杀勾了九千九百九十六个无名和尚,只要等四个有名的和尚,凑成一万,好做圆满哩。你们去,若到城中,都是送命王菩萨!”西游记虽是一部神魔小说,但无处不在影射现实社会,前有宝象国国王为公主百花羞走失一案,“宫内宫外大小婢子、太监,也不知打死了多少。”后有朱紫国牺牲八个宫娥换得满朝三年太平,加上如今九千九百九十六个和尚丧命,无不说明封建王权下,百姓下人命如蝼蚁的残酷现实。

8.若按原著情节,唐僧刚刚过了陷空山无底洞女色的温柔乡,紧接着又不得不面临一场杀劫。根据澹漪子批本的说法是:“陷空山之鼠妖,止陷一唐僧;而灭法国之人王,乃欲杀万僧。是陷空山者犹小陷空,而灭法国者乃大陷空也。”实则是佛法劫数的一次升级,更凸显取经之路的艰辛。同时也是师徒们西天路遭遇的新课题——之前沿途欲谋唐僧性命的皆系妖魔,孙行者等可以逞神通降妖,再不济可以请下佛门天将相助;如今遇上了帝王杀伐决断这一套人间社会法则,何福可祈?何神力可求?
9.当然在杨导戴导的修饰嫁接之下,剧中的唐僧师徒并无性命之攸,仅仅是前途受阻而已。玉华州国王颁此禁令的出发点也变得情有可原:身逢噩梦遇僧人夺走了自己爱妃和王儿,甚至直接危及自己的社稷江山。“王权,是至高无上的”这句台词更是吐露了自己真实的心声。以梦为真虽系荒唐,但仅仅是驱逐僧人已经是再仁慈不过,比之灭法国国王的做法属于高度洗白。

10.玉华州国王尼格木图,毕业于内蒙古艺术学校的蒙古族演员,其少数民族血统放在饰演的异域国王身上可谓浑然天成。尼格木图早年曾参与入伍,还投身于骑兵连。此前曾在一些革命影片中担任配角,《西游记》一炮走红后,他还参与多部重要影视剧的拍摄工作。包括央视《三国演义》中大战马超部分的徐晃,《火烧阿房宫》、《雍正王朝》、《天下粮仓》、《贞观之治》等剧中也能见到他的身影。此处的配音李立宏更是鼎鼎大名,以解说《舌尖上的中国》而为广大电视观众所熟知。


11.玉华州国王噩梦这段剧情,实际上是这一集最后一组镜头,拍摄于广东佛山的“祖庙”。正是在这里,西游记剧组开拍以来,第一次感受到了当时还属于超前概念的“市场经济”。此前剧组无论身处何处,借用任何场地拍摄都是一路绿灯全力支持,从未有管理人员提到费用问题。而就在这座祖庙,剧组首次碰上了“场租费”这个当年新鲜的名词,且收费相当昂贵,每小时高达1000元。

12.由于已经相中了这块最适宜剧情的场地,杨洁导演不得不答应对方的要求,为节省成本只能抓紧提高剧组的拍摄效率。拍摄前剧组各路人马做好了一切的准备工作:灯光快速调整定位;烟雾组布置提前就位随时可以施放;摄像把每个镜头的机位事先看好;演员背熟台词争取一遍过。在全体成员的悉心努力下,剧组晚上7点半进场,8点半准时出殿,刚好整整一个小时完成了这场戏的拍摄,创下了令人吃惊的拍摄速度。
13.小说中相距灭法国五六里处,前来预警的是观音菩萨和善财童子的化身。若在剧中重现这一场景,杨导少不了要请左大玢和“红孩儿”赵欣培再度出马。为了简化剧情同时反映僧人四处逃亡的狼狈处境,玉华州前唐僧师徒们遇到的只是两个普通僧人。其中镜头左侧这位浓眉大眼的僧人,细心的看官觉得眼熟否?不错,他正是之前出现的朱紫国国王龚鸣。


14.玉华州街市的外景布置于福建省泉州市,借用的是泉州老城区内的清净寺遗址,利用寺院外围的高围墙和阿拉伯建筑风的门楼,搭设出了别有风味的异国情调。按原著设定,玉华州已经位于天竺国境内,且已经进入唐僧上路取经的第十四个年头,西游记的故事也已经接近尾声。

15.龚鸣刚刚还在玉华州郊外扮演逃亡僧人甲,一转眼换了俗人的服饰,成了城中的快捷酒店老板王小二。当时供职于上海话剧院的他一开始希望饰演唐僧,虽未如愿但最终还是在剧中成为了一国之君。如今又投身于服务业,可谓是能上能下。此处摘下入住客商饰帽查看其是否为和尚装扮,这样的小插曲反映了他的小心谨慎,应对客人责问也是随机应变,活脱脱的一番店主形象。老一辈艺术家们几乎人人八面玲珑,演什么像什么并不拘泥于某单一角色。王小二妻则由曲英莲扮演。

16.王小二客栈的重头戏集中在了孙行者作法“借”客商衣服这一段。这场戏里的衣服飞来飞去的特技镜头,导演原本设想用抠像来完成。后来为了使镜头画面更为逼真,改为用现场拍摄来完成。为了完成这组境头,剧组采用的道具是——钓鱼杆。
17.剧组现场特技人员在拍摄现场布置了七、八根钓鱼竿,采用极细的鱼线来拴住移动的物体。在拍摄镜头下,还需要把鱼线涂上不易反光的颜色。如此一来,既可以用鱼竿控制物体移动,细鱼线也不会被电视观众所察觉。就这样通过提杆“钓鱼”的巧妙方式,将这些衣服就在镜头面前飞来飞去,实现了预想的画面效果,后面的剧情中,那些飞行的小道具,同样是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的录制。

18.西游记拍摄的一大特色是“群演不够,角色来凑。”此前在盘丝洞一集扮演蜈蚣精的李鸿昌老师,和普贤菩萨叶以萌、惠岸行者杨斌都在此处参与扮演客商。叶以萌和杨斌在本集还分别扮演玉华州二王子、三王子。



19.唐僧师徒一番装扮后,终于住进了“赵家楼客店”。注意这家客店并非王小二当掌柜的那家客栈,毕竟刚刚盗借他人衣物,不换个住处立马就要穿帮了。这里的店主婆陈庆平显然不如龚鸣那般心细如发,并无仔细查看就待客入店。陈庆平的配音林茹,此前曾为赵丽蓉所饰演的车迟国王后配音。

22.“赵家楼客店”即原著灭法国里的“赵寡妇店”,赵寡妇招待客商三等标准分别是:“上样者,五果五菜的筵席,狮仙斗糖桌面二位一张,请小娘儿来陪唱陪歇,每位该银五钱,连房钱在内(真心白菜价);中样者,合盘桌儿,只是水果、热酒,筛来凭自家猜枚行令,不用小娘儿,每位只该二钱银子;下样者,没人伏侍,锅里有方便的饭,凭他怎么吃。吃饱了,拿个草儿,打个地铺,方便处睡觉;天光时,凭赐几文饭钱,决不争竞。”这其中既然有少儿不宜的成分在,因此被剧组彻底略过,只以店家以好酒好菜招待快速带过。

23.八戒在取经途中一向摇摆不定,既动过女色的念头,此处又犯起了荤肠子,伸筷想夹鱼肉。此处有个小细节照应前文——老猪明明自己想吃,却以眼神暗示沙僧先动手,此情此景与之前四圣化作美女试禅心时八戒的表现如出一辙。八戒破荤戒的想法最终被猴哥阻止,西天路上猴猪之间本来斗法不断,但在杨洁的戏中被大大和谐淡化,只留下了猴子捉弄老猪的这些小细节残存其一二。

24.原著中灭法国行至此处,唐僧等人的装扮本已蒙混过关、相安无事。偏是孙行者有心惹祸,睡至二更时分与八戒斗口调侃而露财,被客店里的强盗内应闻了风声,里应外合打劫而去,这才引起了官兵追捕触发之后一系列事端。这里负责地方治安的官员之一名为“东城兵马司”,进一步确证了小说成书年代系明朝开国后。自《西游记》问世后,有人疑此书系宋人丘处机托名所作,清代著名学者纪昀便据此反驳道:“祭赛国之锦衣卫,朱紫国之司礼监,灭法国之东城兵马司,唐太宗之大学士、翰林院中书科,皆同明制。”有力证明了《西游记》确实是一部披着唐代古装剧外衣的明代时装剧。

25.央视版的情节进行了全盘的改编,玉华王法令甚严,下令官兵全城严查僧人,其膝下三个王子也全部出动,孙行者此计不售仍然无法顺利通行。之后便是师徒四人借家火物件藏身、行者以法术戏弄凡人的大篇幅加戏。如此改动,原著中紧张惊险的气氛已经荡然无存,完全演绎了一出滑稽戏的成分。此处虽取悦于观众,但九九八十一难的“难”处却已无从体现。


26.行者化身飞蛾夜入王宫剃发的情节,与原著并无太大出入,只是因为特技条件所限,拔毫毛变化千百个小行者化身剃头匠的表演只能被割舍。直到2000年的西游记续集中,随着科技手段的进步,电视观众才有幸目睹大圣拔毫毛变化分身这样的场景还原。

27.原著中灭法国经此一夜,除了国王、王后、文武百官以外,“皇宫内院宫娥彩女”,“穿宫的大小太监”都没有了头发,成了名副其实的“灭发国”。而杨洁导演显然是手下留情了,仅对国王、王后、大臣这些权贵阶级施以薄惩,宫女太监们却被区别对待、安然无事。王后等人此处当然不是真的剃了光头为艺术献身,而是戴上了头套装扮。



28.在灭法国,行者剃发只剃不还,改了国号为“钦法国”、倒换了关文便与师父、师弟们抬腿走路;到了这玉华州既然君王贤明,只是一时任性糊涂,行者便卖了唐僧的面子,令被剃度众人妙手回春了。一切所借衣物、家火物件也自然物归原主。小说中的灭法国事就此揭过,正式进入玉华州的正篇。

29.玉华王邀请唐僧师徒共游御花园,开头一句台词便是引出后半段的除妖剧情:“离我国千里之外,有个黄狮精不时前来滋扰。我等国小民弱,只得任他欺侮。”这里杨导的设定相对于原著出现了重大改动。在电视剧创作的那个年代,人物性格必然是善恶分明的、极度脸谱化的,黄狮精这样的反角必须从一开始就表现得十恶不赦,实为当地君民一害,才能凸显出主角除妖的高度正义性。

30.而但凡读过原著的朋友,多少会对黄狮精这个大反派有几分好感,因为他的所作所为,确实称得上《西游记》中第一“模范妖精”。小说中首次提及黄狮精是在三样神兵失窃之后,玉华王提供的追踪线索:“孤这州城之北,有一座豹头山,山中有一座虎口洞。往往人言洞内有仙,又言有虎狼,又言有妖怪。孤未曾访得端的,不知果是何物。”后文又有行者探明,豹头山离玉华州州城相去不过七十里。如此相近的妖怪“邻居”,居然长时间为玉华王所不知,说明黄狮精并没有什么损国害民的劣迹前科,完全是井水不犯河水,关起门来过自己的神仙日子。
31.玉华州御花园取景于广州华南植物园拍摄外景,这也成为玉华州三位王子拜师学艺的主要场所。原本预定的饰演三位王子的演员,其中两人令杨导不满意临阵易将,只保留了原定的张杨演大王子,二王子、三王子分别改由剧组的班底演员叶以萌和杨斌扮演。其中叶以萌之前已经饰演过了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腾空子、多目怪武打替身,之后还出任天竺国的差官;安徽省徽剧团出身的杨斌,在剧中同时饰演惠岸行者、后期哪吒、长安僧人、黄花观道士、罗汉等角色。大王子张杨则在十多年后的续集中出场,扮演隐雾山的那位樵夫。


32.原著中三位王子是分别与唐僧三徒正面交手后,才心悦诚服拜其为师。且各认师父的依据在于所持兵器相似:“大的个拿一条齐眉棍,第二个轮一把九齿钯,第三个使一根乌油黑棒子。”而电视剧为了突出孙行者的英武,先由三位王子争相拜师,再由八戒忿忿不平,八戒、沙僧各显神通后方各分得一个徒儿。

33.猴猪沙留下三样神兵供铁匠打造相仿兵器,虽属好意却铸下大错,引出了黄狮精盗宝的风波,笔者认为最应承担责任的是孙行者。早在取经初期途经观音院时,唐僧就曾告诫他:“古人有云,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见贪婪奸伪之人。倘若一经入目,必动其心;既动其心,必生其计。”这也是小说中老和尚仅有的一次先见之明,最终不幸言中造成了黑熊怪盗袈裟这场风波。这一事件八戒、沙僧均未亲历,而久经险事的大师兄竟然毫无戒心,将剧中先前玉华王关于黄狮精的预警拋之脑后。证道本对此批语曰:“(三样神兵)不但不可离,以不可弄。但知慢藏诲盗,岂知妄动招妖?”
34.小说中三样神兵失窃后,猪、猴二人的表态截然不同。八戒一口咬定此系铁匠们监守自盗,而行者却早早认定是“惊动了什么歹人。”最终在玉华王指引下才锁定了追踪线索是前往豹头山。电视剧出于美化人物、节省成本和加快节奏的考虑,将以上部分统统删去,直接切入寻宝除妖环节。缺少了必要的过渡交待,显得逻辑上过分跳跃不够自然。
35.刁钻古怪和古怪刁钻两个小妖奉命外出采购,却在途中商量“报个花账,落下二三两银子买酒喝。”西游记处处借妖魔世界而影射人间社会,细微处便见真章。为公事采购者肥了私人之囊,此事古今亦然,优秀的文学作品永远具备如此的时代穿透力。这一次的采购再次体现了黄狮精平日确属守法公民,盗取奇珍不过偶尔失足。作为法力神通的妖王,开设钉耙宴所需猪羊,居然不强征暴敛,而是耗费二十两银子前往集市公平交易。这样的妖魔在西天路上确实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36.刁钻古怪扮演者沙杰,是中国铁路文工团的演员,他在剧中的配音更是日后闻名全国的张涵予;古怪刁钻扮演者何易,之前曾扮演打劫唐僧的六强盗之一的舌尝思。


37.前文说到唐僧三徒兵器失窃事件与之前的观音院袈裟被盗案十分相似,杨洁导演深以为然干脆一事不劳二主。在观音菩萨那里劳动改造的黑熊怪项汉贼心不死故伎重施,化身成为了此处的盗宝案主谋黄狮精。

38.孙行者与猪八戒各扮一小妖,沙僧装扮为赶鸭人(书中为赶猪羊的客商)深入虎穴。原著中黄狮精的表现再次令人感到这个妖精不一般。面对一个凡人上门要债、二话不说也不讨价还价便命手下照单付账。接下来听说沙僧也想参加钉耙会,虽然斥责小妖但最终默许,只担心“倘这客人看了,去那州中传说,说得人知,那王子一时来访求,却如之何?”也惧怕玉华王之法度;既存此念又不杀人灭口,反而留下宴席招待+同意其参加私人party,只与客人商量道:“你看便看,只是出去,千万莫与人说。”如此言行,比起今天社会上那些欠债不还的大爷,对快递员颐指气使的“上帝”,正应验了那句老话:世风日下,人不如妖。

39.在这段拍摄期间,沙僧闫怀礼突发青光眼,眼睛见光流泪无法拍戏,只得改由身材相近又无戏份的“师父”迟重瑞替代。

40.杨导为了继续脸谱化塑造黄狮精的恶人形象,不惜再改原著。沙僧自然是不能留下看这钉耙会,被黄狮精严令轰出洞外。小说中那个“天竺好妖精”的形象至此已经不存毫厘。值得注意的是黄狮精掠来的本来是三样神兵:如意金箍棒、九齿钉钯、降妖杖,而此会却名为“钉耙会”,显然是以呆子的兵器为首珍之品。九齿钉钯本是上天锻造的神物,在猪悟能初次登场自夸此神兵时,证道本曾评道:“钉钯转是钦赐,与龙王海里骗来的神铁不同。”之后流沙河、宝象国等处,呆子曾一再夸耀自己的兵器神威。至此可以断言,在黄狮精这样的第三方眼中,九齿钉钯确实不同于另外两样兵器,显得最为光彩夺目、凛然有威。

41.原著中黄狮精的兵器写明是“一柄四明铲”,估计是这样道具限于条件难以设计,杨导干脆赐给他一对黄金锤,之后的打斗中还化作流星锤。同时将他的武力大大弱化,让原本三僧战一怪酣斗半日的好戏,改为了由孙行者1V1速败黄狮精。因此只有通篇阅读原著小说,才能真切感受到唐僧三徒的武力值变化——为妖时极难收伏,皈依佛门后明显弱化。

42.尽管受限于资金与群演人手,但杨导仍在剧中尽量展现配角之间群斗的大场面,此前呈现过花果山群猴战天兵、十八星宿+八戒沙僧斗黄眉妖王众手下等场景,这里又平添了一场武斗群戏——八戒沙僧携三位王子和玉华州官兵激斗虎口洞群妖。杨导的用意本来是想让三位王子展现一下学艺的成果,同时多少弥补一下随后删掉的群妖兵犯玉华州情节的遗憾。但是这场战斗的BUG也是相当明显的:既然之前已经设定了黄狮精巢穴距离玉华州千里之遥,那么玉华州众人出现在此地显然是有违常理的,还不如保留原著中的七十里距离更具可信度。

43.黄狮精败走逃窜、前往竹节山九曲盘桓洞搬救兵,引出了终极BOSS九灵元圣。整个剧情就此开始草草收尾,这正是央视版《西游记》的一大弊端——虎头蛇尾。从整个25集的格局来看,前15集的整体制作质量要明显高于后10集;从单个剧集来看,《大战红孩儿》、《斗法降三妖》、《三调芭蕉扇》、《扫塔辨奇冤》、《误入小雷音》、《传艺玉华州》等均出现了后半段大幅度删改精彩剧情、匆忙收场的现象。这一方面是受制于整个剧组的资金实力,更重要是杨导不肯突破自己预设的“一集一故事”的固定模式,时长限制下也无力完整的展开剧情。因此从原著忠诚度和故事完整性来看,颇受诟病的张纪中版《西游记》倒更像是业界良心之作。

44.九灵元圣由此前饰演勾死人、增长天王、持国天王、灌江口鬼判、迦叶、乌鸡国丑太监、奔波儿灞、黄花观道士等十多个角色的李建成出镜。原著中他麾下本来还有猱狮、雪狮、狻猊、白泽、伏狸、抟象这其他六个狮孙,后统一调往玉华州挑战,场面甚是宏大。而杨导为简化剧情让以上配角自动隐身了,初次请兵不愿出战、令黄狮精独自去送死;之后闻知狮孙凶讯,这才出手复仇,如此思维逻辑也略显勉强。


45.黄狮精与孙行者两番战斗的地点,均选在了广东肇庆七星岩一个名叫“出米洞”的溶洞一带。黄狮精项汉在拍摄最后一幕时,跟剧组成员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他随着孙行者的手起棒落,一个翻身跌入水中,此后就再也没有了动静。这下可吓坏了杨导和其他工作人员,以为他遭遇呛水或是被水底的石头硌昏了。屡唤不应后几个年轻人正要下水救助,项汉却“呼啦”一声钻出了水面。原来他仗着自己水性好让大伙儿虚惊了一场,由于入水时间过长甚至泡掉了脸上的乳胶面具,此情此景确实起到了紧张拍摄过程中逗乐的效果。

46.小说中九灵元圣统率七个狮孙征伐玉华州城,第一战擒八戒而失狻猊、白泽,第二战计赚行者、沙僧,乘城下混战之机显了九头狮子原形,张口俘获唐僧并玉华王父子四人。黄狮精在此战中方被行者击毙,另外四个狮孙猱狮、雪狮、伏狸、抟象遭擒。之后九灵元圣再显本原,秒擒行者、沙僧,只被行者趁夜走脱。以上大段剧情均被杨导浓缩为九灵元圣独自作法,刮起妖风卷走了唐僧、八戒并玉华王父子四人。九灵元圣能够不用法宝、不祭神力而张口即擒行者,对比祭赛国前文可称得上是加强版的九头虫,如此神通被后来的西游迷们公认为西天路上妖魔三巨头之一。而经过杨导的精减之后,九灵元圣的BOSS属性被弱化至白骨夫人、黄风怪一个水平线上。如此删改,大违作者本意,对仅看央视版的观众也误导至深。

47.除了这一招擒敌的本领神通之外,九灵元圣还有不少独特之处值得玩味。首先他是西天路后期极少数对唐僧肉不感兴趣的妖魔,攻掠玉华州只为给狮孙出气,擒行者沙僧更是意在报仇。再者,他的智谋水平和遥控感应能力,也是西天妖魔中极其罕见的。攻玉华州杠正面善用兵法“避实击虚”,利用狮孙们的前方牵制实现直捣黄龙的目标;而后在后方洞察战场形势只用掐指一算便知虚实,此招胜过需要处处变化亲临敌阵探查的猴子多矣。
48.行者上天追寻怪物本源、请主人出马伏怪除难,自是西游记取经后半部书的固定套路,也是后人吐槽取经故事后期公式化、孙行者武力退化论等观点的由来。实际上就孙行者本身的大智慧而言,取经路上后期他早明白了这是一场三界内共同设下的定式,凡像九灵元圣这类神通广大的魔头必有后援,与其自己劳心费力战斗到底,不如假他人之手事半而功倍。逐渐熟悉并接受这套官场规则的猴子,从一个曾经无所顾忌的“山大王”成长进化并最终被接纳为体制内的一员。

49.除妖解难事毕,杨导照常例既不让师徒四人与国王等俗众道别,也省略了倒换通关文牒这一重要情节,而是直接上路继续西行了。在25集版本的西游记中,途经诸国唯一同时完成以上两个环节的,只有《趣经女儿国》时的“相见难别亦难”(道别戏也只有后面的天竺国才有),足见杨导对于这一集的情有独钟。玉华州篇章结束时,师徒四人的征程背景正是广东肇庆七星岩的远景全貌。

50.总体来看,《传艺玉华州》剧作质量在央视版的后10集中属于中上乘,对于原著两段故事的糅合可谓不留痕迹,同时不乏足够的趣味性。但在故事还原度和完整性方面又动了大手术,导致了“虎头蛇尾”这一老毛病,这似乎与整部西游记的创作趋势保持了一贯性,是为不小的遗憾。

至此,第一勇士续写的两篇《西游记》杂谈“四探无底洞”、“传艺玉华州”更完,不知道日后哪位大佬能把这个系列续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