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脱了密室,如何逃脱困境?盘一盘国产密室综艺们

盘一盘国产密室综艺们
刷微博的时候,在各大营销号那里看到了《密室大逃脱第二季》的招商PPT。哦,对,盒子工作室做完《明星大侦探第五季》,确实应该要开工搞密室了。作为明侦粉和半吊子密室爱好者,我还是很期待新的密室综艺出来的。所以借此机会,来展开盘一盘国内密室类综艺,谈一谈密室综艺的问题与发展。
近几年国内综艺发展方向五花八门,因此在小众的密室类综艺上也有了一些尝试。最初是浙江卫视《星星的密室》;然后是芒果TV的《密室逃脱·暗夜古宅》;现在比较新鲜的就是《密室大逃脱》了。

可以看到,在豆瓣上这几档密室类综艺的评分都不高,评分人数也不多。这反映出这个方向整体还处在起步成长阶段,观众群体还不多,即使有众多流量明星加盟,也不好带动起来。另一方面,密室类综艺非常考验节目组的密室设计能力,所以在节目口碑方面,初出茅庐的密室水平也未能收获好评。在如此困境之下,密室到底应该如何逃脱?
以下主观评论,支持理性讨论,拒绝粉黑大战
解谜还是综艺?
这是密室类综艺最大的问题。
一档综艺会做成什么样,首先取决于定位:一方面,国产综艺同质化日益严重,不另辟蹊径剑走偏锋是无法生存的,所以密室逃脱这种比较小众的游戏也被开发出来了;另一方面,没有明星流量加持,密室逃脱确实吸引不到广大群众来观看。
节目时长有限,重点应该侧重什么呢?
如果侧重解谜,显然会吸引到密室爱好者来观看,而这部分群体由于题材小众很难找到相近替代,所以容易发展成真情实感的节目粉和自来水,就像明侦第一季的时候那样。
如果侧重搞笑的综艺感,那么面向的对象会更多更广,容易获得实时热度、讨论量以及更高的商业价值。
第一个试水的浙江台是一贯的财大气粗不差钱,《星星的密室》砸钱请了各种各样大家眼熟的明星,但是密室质量实在不行,所以口碑崩得厉害。由于过于远古而且我看了一半也没看下去,就不多说了。
第一次给我惊喜的密室节目是《密室逃脱·暗夜古宅》(下简称暗夜古宅)。暗夜古宅是湖南经视做的,估计是改编自己以前拍的《暗夜心慌慌》。

由于做恐怖向电视剧的基础在,暗夜古宅节目组把功夫下在场景和道具上了,整体风格属于中式恐怖,带一点古风原创性质。整个场景很大,做得很有氛围,而且是夜间拍摄,比如那个贴满面具的窄巷,拿来拍恐怖片都绰绰有余。

道具方面,像第十期梨园情炽的机关做的也很精巧,模型戏台对应真实戏台那里有被惊艳到;还有不断上升的水箱、奇怪的小动物从天而降这些,都是有够吓人的道具了。

可以说,每一期有每一期的新鲜玩法让我眼前一亮,而且紧迫性、竞技性都很不错。如果单纯从制作的角度讲,可以给这个节目很高的分数。
但是这个节目最后的呈现效果真的不尽人意。首先,真人秀综艺是很看重嘉宾的表现的,我估计这个节目是把经费都砸在道具组那边了,所以请来的人都没有熟脸:一番是唐禹哲,过气台湾艺人,二番黄宥明,十八线演员,剩下的就更糊了。

糊不是问题,有趣的灵魂也可以。问题是节目组做出了很重的人设剧本痕迹。全程就看着唐禹哲仿佛拿着起点大男主剧本一路高光solo,然后每期总有那么一个人拿的剧本是不相信他和他对着干。就算是他真的很厉害一人slay全场,但这是六个人的综艺,这是需要一定的团队合作的呀,节目组不需要调整一下的吗?

这个节目做着做着还出了大事,P其他艺人黑白照当道具,基本上这个节目唯一的出圈热度就这件事了。可以说,这个综艺做出来的结果属于吃力不讨好,定位、风格、创意都有了,却做砸了。
大约是矫枉过正,芒果接下来做的《密室大逃脱》(下简称蜜桃)就用的完全相反的思路。

明侦的团队又看上了韩综的创意,买下了《大逃脱》的版权来做密室节目,然后在嘉宾配置上选择了当红流量生花、综艺咖、运动员这样的高级配置来带流量。
然后做出来的节目效果呢,和我想象中不太一样,也不好说什么成功不成功。从商业角度讲肯定没有失败,流量加持网播量不愁还能开第二季,但是口碑的话确实很一般,豆瓣评分不高,不仅不如原版,甚至还被不少人嫌弃不如买一送一的“大神版”(素人内测版)好看。

先来说一说为什么和我想象中不同吧:导演何舒给这个综艺的定位是搞笑下饭综艺。我觉得这个定位很奇怪,搞笑下饭的综艺多了去了,《向往的生活》不是更下饭吗?专门买了密室综艺的版权,不就是要避免同质化吗?定位又给掰回去了算怎么回事?
既然有这样的定位,那么这个节目就一直在往搞笑和综艺感方向去拗。事实上,一个密室并不能做一个发挥综艺感的好舞台。幽闭恐惧症听过吗?狭窄密室的压迫感、无法逃离的紧迫感,和活泼搞笑的综艺调性其实不太搭,给我一种坟头蹦迪的诡异感觉。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不少人觉得作为番外的大神版好看的原因。这部分人(比如我)很多是冲着密室解谜来的,不是单纯来看一个搞笑综艺的,所以对于正片的期待有很大落差。大神版是比较侧重密室逃脱本身的,因为来的人并不都是艺人,所以综艺感会没那么足。但是对于我来说,我就喜欢这种朴实无华的密室逃脱啊,喜欢看他们高能破解啊,这才是我希望的定位。
以上是个人喜好问题,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求同存异,没必要按头捂嘴。那么,现在我撇开个人喜好来说接下来的问题。
首先是节目的人员设置有问题。我们看一个综艺,团队里面往往里面会有隐藏的分工,每个人负责不同的内容以保证节目观感,或者说白了就是所谓的人设。韩国原版大概的分工是队长(主MC)、智商担当、体力担当、胆小担当、搞笑担当、辅助。

蜜桃想要照搬这一套人设来做,但是操作翻车了。人设这种东西不是说套就能套的,因为它本来是各位嘉宾经过磨合之后呈现出来的、自然而然的一种分工模式,是适合他们的,但不一定是适合别的团队的。
(这一段的分析是用饭圈思维写的,不爱看/看不懂就跳过。)在蜜桃节目组找嘉宾的时候,也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形成了现在这样的搭配:一番选了当红流量花,她本人是聪明的不需要质疑,结果在节目里就很尴尬,她的地位决定了她最适合当队长控场,其他人控场的话不好意思压她的,但事实上她也没当队长的心也没能控住场,反而成为了灵光一现的辅助挂。主MC的缺失导致了负责搞笑的两位综艺咖得顶上去cue流程,这里的分工就开始混乱了,这俩要是没收住那就随时随地大舞台了。而智商担当和胆小担当都塞给一个人有点尴尬,尤其他本人是个当红流量生,不拗个男友力MAX反而一直在综艺里搞什么胆小人设,真的不怕影响苏感吸一堆泥塑粉回来赶跑鸡血女友粉吗?团队内的运动员的体力担当和另一位的忙内人设倒是立住了,基本没有太跑偏。
如果说人设的盲目照搬只是不匹配也就算了,更大的问题是分工中主MC缺失,真的会让综艺的流程节奏走不下去,让后期难做,让观众觉得拖沓。
同样的问题其实在蜜桃的大神版里面也有,因为人员变化多,每次密室来的组合都不同,根本没办法套什么人设。但是比较庆幸的是他们本来有不少人玩过密室逃脱,能比较自觉按流程在走。

比如说第一次的密室大家都不熟,有一定经验的蒲熠星就自动扛起了团队ACE成为公认密室bug并以淡定气场成为leader;第二次则由少帮主凭借经营密室的实际经验成为密室解说员;到后面大家比较熟了,就自动形成分工了:图形达人唐九洲负责一切图形相关谜题,安吉尼尔火树负责动手和搞笑,艺人邵明明负责综艺部分并增加节目时长,主持人职业的齐思钧负责全能辅助,北大杨洋郭文韬负责颜值和体力担当,狼人杀大神JY负责带流量和卖萌。
说白了,在分工人设的问题上,要不然你找对嘉宾照抄作业,要不然你等嘉宾自己磨合出来,蜜桃就做成了抄作业还抄错的感觉。

下一个问题,是这个综艺的核心,密室做得不够好。密室主要分两种,一种侧重剧情搞沉浸式体验的,一种是机关精巧解谜复杂路线的。按目前的线下密室店来看,发展方向还是搞沉浸式那种。那么当一个密室逃脱游戏要做成综艺,为了更好的吸引观众,肯定也是带剧情的好。
事实上,蜜桃一季共六次密室,剪成十二期本来就影响剧情的连续,节目组在做剧情方面还经常不走心——
第二次密室,机器人拳击俱乐部,前面把剧情摊挺大,西部世界阿丽塔的设定都来了,结果最后直接就烂尾了,根本没讲清楚俱乐部老板和机器人小女孩的故事,就莫名其妙地走出去了。
第三次密室,脱离废弃学校,男主角为了救妻子所以把自己的高中母校搞炸了?这个剧情有什么意义吗?我现编一个剧情——“男主角因为高中的时候遭到校园欺凌导致心理问题长大后学习化工回来炸学校“ 都比节目组写的有意思吧。

在剧情之外,密室的机关、解谜做得也挺一般的,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第一次密室搞了油坡,后面第四次密室又搞了加强版油坡?
解谜就一直是各种找密码,密码密码密码,和明侦开箱子开箱子开箱子的日常如出一辙。稍微有新意一点的是那个眼泪,就是有点为难人。

还有跳楼、跳木板那些也是意义不明,我寻思这也不是个闯关挑战节目吧?
说实话,蜜桃依然是一个做得很一般的综艺,节目组既然要继续做下去,肯定需要更多的改变和提升。
有时候我会觉得,这个节目成也流量败也流量,流量带来了充足的热度,也带来了充足的粉黑大战。看完节目以后,粉丝们忙着控评反黑 ,却没有关注到节目的质量好坏以及提升方向。
节目组想要的到底是什么,能不能在粉黑大战中找到平衡的新思路?有待观察吧。
整体来说,国内的密室类综艺还处在起步阶段,还在不断地探索。密室逃脱本身是一个非常小众的东西,既然被带到更广阔的舞台前,那么它注定会有很多的改变才能在台上站稳。
然而,现在越来越多对综艺的限制,也使得很多恐怖惊悚、脑洞大开的内容没办法呈现出来,只能期待着带着枷锁起舞吧。
(我就灵光一现这么瞎掰扯一通,居然也写了接近四千字……真的是话痨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