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国的新一代航母,为何总是摆脱不了滑跃型的设计?

俄海军在最近20年推出的所有7万吨级以上的大型航母新方案。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从来没有放弃滑跃起飞的方式。即使在一些大型航母模型上已经明显显示有弹射器的存在。但是在全舰的前部仍然保留滑跃曲线甲板。更神奇的是,在某种号称10万吨级的暴风级航母上,居然连斜角降落甲板前部也出现了角度不大的滑跃头。这样就成了全球独一无二的双滑跃甲板的设计方案。很多人认为。在已经具备了弹射器的情况下,继续保留滑跃甲板简直是不能理解的事情。但是这种方案,从苏联时代的最后一艘航母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就是这样。这艘最终没有建成的7.9万吨级的大型航母。不但混合了核动力和燃油锅炉这种奇葩的动力模式。还同时采用2部蒸汽弹射器和保留前部的2个滑跃起飞点。也算是十分罕见的设计。

乌舰建造到了40%就被拆掉了。瀚海狼山(匈奴狼山)个人认为,假设再给3到5年的时间。同时给予充分的资金。让乌舰真正建造完成,那么其甲板上在运作时也可能是一片混乱!因为同时采用滑跃和弹射起飞模式,实在是太搞了。由于最终项目取消资料不全。到目前也很少有人说得清楚:乌舰上的舰载机,到底哪些是必须弹射的,哪些又是只能滑跃的。原则上来说。可弹射的喷气舰载机都可以自然滑跃。而反之则不可以。因为看看J15就知道。滑跃型的主力舰载机的前起落架,是没有弹射杆的。而且滑跃型的前起落架也没有专用弹射型那么粗壮。因此滑跃型主力舰载机都是无法弹射的。说弹射型舰载机都可以自然滑跃也仅仅是在理论上的。这是因为滑跃型舰载机的主轮在放飞前都要先顶到轮挡上。

而弹射型舰载机在弹射起飞前,主轮是不需要顶轮挡的。只需要在前弹射结构的后面加上一个可以拉断的牵引。因此弹射型舰载机的主轮是否适合滑跃前,也去顶轮挡也是一个大问号。因此两类航母的舰载机基本不可以混用。必须是什么样的航母配备专业型的舰载机。而乌舰的效果图,也只是显示在弹射线上弹射起飞螺旋桨固定翼预警机。由此来判断。假设乌舰最终建成。那么其上面配备的米格29K或者苏33舰载机,其第一方案,喷气舰载机全部是滑跃型的;只能在前滑跃区域起飞。只有4架螺旋桨预警机是真正弹射型的。而2部蒸汽弹射器只能放飞携带的4架预警机?岂不是巨大的性能浪费。4架预警机起飞,甚至只需要1部蒸汽弹射器就足够了。当然也可能有方案二。这就是部分苏33是弹射型的;另外部分苏33是滑跃型的。不过这样搞。那么甲板上会混乱得更厉害。怎么调度都是一个大问题。

由此可见,在大型航母上同时设置滑跃起飞和弹射起飞?是明显行不通的,那么为何俄海军后来的模型仍然从来没有放弃滑跃呢。有人说在高纬度冬季使用弹射器会结冰。其实蒸汽弹射器都是高温高压。被冻住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谁见过冬季的高压供暖蒸汽主管道被冻住过?而航母的蒸汽压力和温度是民用余热供暖管道的好几倍。说到底。从前苏联到今天的俄海军。从来没有真正突破过蒸汽弹射技术。在陆地试验装置上都没有真正弹射过任何一架真飞机。至于更先进的电磁弹射器;则连立项都没有。时刻保留滑跃模式。根本原因在于其至今只掌握滑跃这一种起飞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