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妇科-妇科肿瘤-子宫肌瘤

2023-04-21 16:08 作者:在痛苦中卓绝  | 我要投稿

本文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一、定义

1.最常见良性肿瘤

2.组织构成:平滑肌、结缔组织

3.好发年龄:30-50岁妇女

 

二、高危因素

1.好发生育年龄,与雌孕激素有关

2.种族、遗传

 

三、分类

1.按肌瘤生长部位:体部(90%)、宫颈(10%)

2.按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

3.按肌瘤数量:单发性、多发性

 

四、肌瘤变性

【例题1】女性,28岁,足月产后5天,下腹疼痛3天,发热1天,阴道分泌物无异味,子宫增大,既往有子宫肌瘤史。本例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肌瘤红色样变。患者处于产褥期,有子宫肌瘤病史,下腹痛、发热、子宫增大,符合红色样变特点。

【例题2】初孕妇,32岁。妊娠20周,合并子宫肌壁间肌瘤,剧烈腹痛天,无阴道流血。查体: T 38.2℃,血常规: WBC 10×10^9/L,N 0.75,最可能的诊断是:

答:肌瘤红色样变。患者妊娠期,有子宫肌瘤,剧烈腹痛、发热、WBC上升,符合红色样变特点。

 

五、临床表现

多无明显症状,症状与肌瘤部位、是否变性有关

1.月经改变(经量增多、经期延长):

常见:黏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子宫内膜面积增加

伴感染:不规则阴道流血、血样脓性排液

2.下腹肿块:肌瘤增大使子宫超过3个月妊娠大小,位于下腹部正中、可活动、实性、无压痛、生长缓慢

3.白带增多:肌壁间肌瘤→宫腔增大→腺体分泌增加

4.压迫

1)前壁下段肌瘤:压迫膀胱→尿频尿急

2)宫颈肌瘤:压迫尿道→排尿困难、尿潴留

3)后壁肌瘤:压迫直肠肛管→坠胀、便秘

4)阔韧带肌瘤:压迫输尿管→输尿管扩张、肾盂积水

 

【例题3】月经量多或经期延长但周期基本正常,应首先考虑:

A.子宫内膜癌

B.子宫颈癌

C.子宫肌瘤

D.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E.宫颈息肉

答:选择C。

(A)子宫内膜癌:主要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绝经过渡期月经紊乱,未绝经者可表现为月经增多及经期延长,月经紊乱

(B)子宫颈癌:常表现为接触性出血,也可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或经期延长、经量增多。

(C)子宫肌瘤:肌瘤使宫腔增大,子宫内膜面积增加并影响子宫收缩,此外肌瘤可能使肿瘤附近的静脉挤压,导致子宫内膜静脉丛充血与扩张,从而引起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由于不影响雌孕激素分泌,故月经周期正常。

(D)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不规则出血,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经量不定或增多,甚至大量出血。

(E)宫颈息肉:多数无症状,少数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淡黄色或脓性,性交后出血,月经间期出血,但经量、经期正常,月经周期正常。

 

六、体征

1.子宫增大、表面不规则

2.黏膜下肌瘤:子宫均匀增大

3.浆膜下肌瘤:扪及单个实质性球性肿块

4.黏膜下肌瘤脱出子宫颈外口:子宫颈口肿物、粉红色、光滑、四周边缘清楚;伴感染时可有坏死、出血、脓性分泌物

 

七、辅助检查

1.超声:最常用,区分子宫肌瘤、盆腔肿块

2.MRI:判断肌瘤大小、数量、位置

 

八、鉴别诊断

1.妊娠子宫先兆流产vs肌瘤囊性变

停经史,早孕反应、子宫大小与孕期相符,血尿hCG阳性。先兆流产(停经后少量阴道流血、流血后下腹痛,宫颈口未开,子宫大小与孕期相符)

2.卵巢肿瘤:无月经改变,位于子宫一侧。

1)浆膜下肌瘤vs实质性卵巢良性肿瘤

(1)相同点:

①早期多无症状,体检时偶然发现;

②腹部查体可扪及肿块,边界清晰

③妇科检查在子宫一侧可触及球性肿块,表面光滑

④出现压迫症状:尿频尿急

(2)不同点:

①浆膜下肌瘤可随宫体移动,有蒂相连;实质性卵巢良性肿瘤与子宫无关系

②浆膜下肌瘤可为多发,实质性卵巢良性肿瘤多为单发

③超声检查:卵巢良性实性肿瘤与子宫浆膜下肌瘤超声造影增强特点不同,前者表现为造影 剂缓慢进入肿瘤内部,增强幅度低于子宫肌层,后者表现为造影剂呈环状增强,增强幅度高于或稍低于子宫肌层。(杨宗利,房世保,孙咏梅等. 超声造影在卵巢良性实性肿瘤与子宫浆膜下肌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C]//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出版者不详],2013:1.

④子宫肌瘤引起月经量改变,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卵巢良性肿瘤月经无改变

 

2)肌瘤囊性变vs卵巢囊肿

(1)相同点:肿物囊性感,B超可见肿物有完整清晰的囊壁,内部为大量小囊腔组成,形似蜂窝状网格结构。

(2)不同点:

①子宫肌瘤引起月经量改变,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卵巢良性肿瘤月经无改变。

妇科检查牵引子宫,肌瘤随子宫移动,卵巢囊肿则不会

③镜下检查:子宫肌瘤囊性变可见囊腔为玻璃样变的肌瘤组织,且内壁无上皮覆盖;卵巢囊肿为纤维结缔组织,内壁覆盖单层柱状上皮

 

3.子宫腺肌病:

1)相同点:子宫质硬,经量增多

2)不同点:渐进性痛经史,子宫均匀增大。

4.子宫内膜癌绝经后阴道流血,好发于老年妇女。

5.宫颈癌不规则阴道流血、白带增多、异常阴道排液

6.子宫肉瘤:围绝经期,迅速长大的肿块,腹痛、腹部肿块,不规则阴道流血。

九、处理

1.随访观察:无症状,不治疗

2.药物治疗:

1)减轻症状:雄激素(对抗雌激素)

2)术前缩小肿瘤体积

(1)GnRHa促激素类似物(假绝经疗法):大剂量连续给药抑制FSH、LH(不可随意停药)

(2)米非司酮(药物流产)

3)手术

(1)保留生育功能:肌瘤切除术

(2)不要求保留生育功能、怀疑恶变:子宫切除术

4)其他:子宫动脉栓塞术、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

 

参考:妇产科学(八年制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文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妇科-妇科肿瘤-子宫肌瘤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