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何在不吃药的情况下从精神疾病中康复(后期会持续增添更多的细节)

2023-07-30 20:21 作者:临在工作室  | 我要投稿


自从有人类诞生以来就存在各种各样的精神疾病,然而,人们对于精神疾病的认识却是非常的滞后。两百年以前甚至一百多年前,人们依然视精神疾病是魔鬼附身或沾染了某种不洁的恶灵。即便到了现代,人们对于精神疾病的认识仍然不够合理和全面。这也最终反映在精神疾病的治疗实践中。现在主流的观点是药物治疗是治疗精神疾病的一个重要的方面,甚至对于一些医学权威来说,他们会告诉病人药物治疗将会是一个一生必须坚持的过程。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药物治疗真的有那么好的效果吗?除了药物治疗,是否还有其他的选择?

什么是精神疾病?

但现在为止,权威的医学领域对于精神疾病的认识仍然只是建立在对于数据案例的总结与概括。虽然存在一个对于精神疾病概念的定义,然而,这个定义仍然无法完全精确的等同于对于精神疾病本质性的认识。现在的定义是从造成精神疾病的因素以及精神疾病的表现这两个角度去谈的: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

一些神经脑科学家或其他的一些医学专业的人可能认为精神疾病的本质是大脑层面的变化。但另外的一些心理学家可能认为心理与社会环境因素可能更加重要。当然,最好是将两者结合起来看。我们要认识到精神疾病似乎是可以最终归结于脑功能与脑结构、以及神经细胞结构的改变上。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正是由于很多后天的因素,最终引发了大脑层面的改变。大脑是我们拥有的硬件系统,同时,我们也拥有一个软件系统。我们的心理状态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最终塑造了我们的软件系统。我们大脑最终的改变可能只是一切因素影响下的最终表现,除非一些先天的基因缺陷或者直接的脑器质性损伤,我们并不会直接就拥有一个不健康的大脑。所以至少在我看来,后天的各种心理与环境因素可能更加的重要。表观遗传学让我们知道我们的生活方式最终会影响我们基因的表达。这也是我想在这里强调的一个重点,虽然我们当下对于精神疾病的认识还很有限,但至少从现在掌握的信息来看,精神疾病的根源来自于心理、社会环境、生活方式的选择等方面。这也是为什么药物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原因所在。

抗精神药物真的有效吗?

现在精神病学界对于药物治疗的看法是认为其有效。然而,我们需要看看抗精神药物是如何起效果的?

抗精神药物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药物来影响大脑中某些神经递质的功能来改善精神疾病患者的症状的。因为精神疾病最终的生理层面的表现是其大脑功能的改变,所以这些药物就想通过直接改变大脑的功能来治疗精神疾病。这其实本身没有问题,因为精神疾病最终的表现形式就是大脑层面的改变,如果可以直接修复大脑的功能与结构,那么最终精神疾病是可以康复的。然而,虽然这个思路是对的,但是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抗精神药物并没有这样的作用与功能。因为这些药物无法精确的修复大脑的损伤。药物只能改变某些神经递质的功能,然后间接的改善症状,它并没有真正的治愈疾病。而且现在医学界还没有真正研究清楚造成精神疾病的根本性生理层面的原因是什么。虽然我们知道这一切都与我们的大脑有关,然而,究竟具体是大脑的哪些部位或哪些功能与化学物质的改变造成了精神疾病我们并不得知。所以现在我们对于精神疾病病因学的理解太过于模糊与粗浅,所以自然地,在这种过度简化的病因模型下,药物治疗并不能真正的去解决精神疾病这个问题。

除此之外,这些药物不仅仅只改善疾病的症状,它们同时也会创造更多的新的问题。比如对于精神分裂症或一些急性精神症状发作的患者来说,一些药物通过阻断某些多巴胺受体来控制这些患者的阳性症状,比如各种幻觉、妄想等。但同时,正是因为药物阻断了一些受体,大脑会适应性的创造出更多的受体来应对药物对病人的影响。所以这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患者发生幻觉妄想的可能。除此之外,这些药物也会影响大脑的其他的化学神经递质的传导,最终使得大脑变得更加的不平衡,时间长了会导致大脑过度依赖这些药物。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病人在服用一段时间药物之后发现一旦停掉药物他们会出现更加严重的状况。在这里,我还没有谈论这些药物的其他副作用,比如可能会增加病人患各种其他疾病的风险,比如糖尿病或神经系统的疾病等。可以看到,单纯的依靠药物治疗精神疾病似乎将像是在开车的时候一只脚踩在油门上,而另一只脚踩在刹车上。这样的治疗方法到底是在解决问题还是在创造问题?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解决精神疾病的根本办法呢?

如何更好的从精神疾病中康复

1. 改变你的局限性信念

如果你在读这篇文章,可能说明你已经被诊断出有精神疾病,或者你的家人或朋友有这样的问题。首先,我想让你检视你的信念,你对于精神疾病的信念。你是如何看待精神疾病的?比如你认为精神疾病的根源是什么?精神疾病必须要终身服药吗?精神疾病无法被治愈吗?

因为很多人们拥有的对于精神疾病的信念来自于过去他们从各个渠道接收到的信息。比如电视、电影、书籍、周围的人们、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师、以及各种医学权威。如果你过去接收到的所有信息都在向你传达精神疾病是无法痊愈的,患病的人必须终身服药,或者没有更好的办法去应对精神疾病等。那么你多半就会保持这样的信念直到现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拥有的信念会最终决定我们能看到什么样的风景,以及最终决定我们的现实。所以,如果你真的坚信精神疾病是无法治愈的,那么你就只能选择终生服药并被动的忍受这个疾病给你带来的痛苦。所以,我在这里想要鼓励你的事情就是,先去质疑你的某些信念。然后花点时间和精力好好的沉思这个问题:你过去的信念真的就是绝对的真理吗?如果你真的这么去做,你会发现其实事实并不是像过去那样。因为你可能从来没有探索研究过这个问题。你只是被动的接受了某个医学权威告诉你的某个信念。无论你是患者或者患者的家属,当你的精神科医生告诉你说你或者你的家人的精神疾病是没有完全恢复的希望,并且必须终身服药,你很可能就会放弃任何治愈疾病的希望并接受这个“事实”。但现在我需要你去检视这一切,当你发现你的信念是完全由某些权威决定的时候,你可能就会重新发现你选择信念的自由。精神科医生之所以那样告诉你并不是因为那就是现实的真实情况。而是因为他们也是在被那样的信念灌输下成长的。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可以成为精神科医生的原因。你需要做的是自己对自己负责,或者对你的患病家属负责。为什么不去花点时间自己做一些必要的足够的调查,看看精神疾病究竟是如何造成的?影响精神疾病的因素有哪些?让你自己成为你自己问题的专家。因为尤其对于大部分的病人来说,精神科医生不会用足够的时间去仔细评估你的精神健康历史,他们可能只用五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就给你下一个精神分裂症或躁郁症的诊断。然而,有太多关于病人历史的细节被忽略掉了。这也是单纯依靠精神药物治疗疾病无法取得好效果的真正原因。因为药物无法做到精准地、个性化的应对每个病人的情况。每个病人患病的原因都是非常复杂而独特的,而过度简化与模糊的精神科治疗模式无法真正的满足病人的需求。所以,如果你长时间发现自己陷在过度依赖药物的过程中,那么现在是时候改变你的对于精神疾病康复的局限性信念了,这是真正从疾病中康复的非常重要也是必要的第一步。

2.为什么不需要吃药也能恢复疾病

虽然当前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并不是十分深入,但是一些学科的发展以及视角可以帮助你建立治愈疾病的希望。

我们需要回顾一下造成精神疾病的因素,大脑的改变是最终的结果,而对大脑产生影响的软件因素才是问题的根源。所以,凡是能优化软件系统的行动都会是有效的干预方法。我们的大脑出现了功能的失调以及一些结构层面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并不是永久性的。因为我们的大脑具有很强的神经可塑性。在神经可塑性被提出之前,权威普遍的看法是我们的大脑神经在幼年之后就会停止生长新的神经元。但后来的发现是我们的大脑随时都在被我们的各种经历与来自于环境影响下的经验所塑形着。我们的大脑具有非同寻常的适应性。即便对于某些永久失去某部分大脑的脑损伤病人来说,他们大脑剩余的其他部分甚至可以逐渐发展出损伤部分的脑功能。这也表明了,对于精神疾病患者来说,他们的大脑通常只是功能性的损伤,那么其恢复的可能性就更高了。并且通过表观遗传学我们知道只要我们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重新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与行为模式,那么我们就有能力去影响我们大脑的功能,使其朝向痊愈的方向发展。

3.改变你的身份认同

这里可能要涉及到改变你的身份认同,不要再用你的过去定义你自己,而是用未来的你去定义你自己。也许过去的你被诊断为某个精神疾病的标签,但那不能代表所有的你,你不仅仅只是一个精神病人。你之所以持有这个身份认同是因为你过去一直认为精神疾病是一个永久的无法改变的事情。但是如果你抛弃那样局限性的信念,开始重新拥抱新的可能性,那么真正的改变才可能真的发生。


4. 一个改善精神疾病的有效思路

我们在前面已经谈到造成精神疾病的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软件系统出了问题。这里我提出一个落地实用的建议去帮助你快速的抓住改善软件系统的原则。这个方向就是要特别留心去过滤与筛选你日常的信息输入。尤其对于已经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这个原则甚至可以帮助你完全从疾病中恢复。我们的软件系统是由我们所能接触的所有外部环境所塑造。很多精神疾病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接收了太多歪曲的不健康信息,这些不健康信息最终会破坏我们内在平衡,使得我们的精神心理世界出现混乱。所以当你有意识的去选择你要接触的信息的时候,你就是在有意识的为自己的精神世界选择健康的食物。健康的精神食物创造健康的精神世界。也许在这里我会举一些简单的例子,帮助你更好的理解到底什么是有意识的选择你的输入。比如说,对于一些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他们本身就拥有妄想的倾向,如果他们继续经常看很多不现实的科幻灵异类的影视与书籍,那么只会加深他们的症状。而替代性的选择可以是看一些心理学或者心理咨询的书籍,或者在网络上找到一些心理学家的课程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掌握更多的知识去了解他们自己,最终有助于疾病的恢复。而这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如果你想要真正的恢复,你就要几乎完全控制好自己每天接触的信息、人等各种因素。通过一段时间的坚持,你会发现你的一些精神病理性倾向,比如妄想、幻听幻觉、抑郁等会逐渐的淡化并最终消失。因为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病理性的心理倾向只是你的思维的一种习惯化的模式,它是可以被改变的。

5. 抗精神药物的戒断

最后,我想简单的谈一下药物的戒断。如果你已经长期的服药,那么戒断药物就是一个需要你付出额外努力的事情。它并不容易,尤其如果你之前没有足够的经验或者没有人来指导你的话。但这并不是说戒断药物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它是完全可行的。但是你的确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包括对于戒断反应的足够了解,以及对于逐渐减量的戒断方法都要非常熟悉,这样你才会在安全的情况下戒断药物。当然,我这里只是非常简单粗浅的谈了一下。这里并不能代替专业的医疗建议。因为戒断药物也可能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但无论如何,我只是想告诉你戒断药物是完全可能的事情。

结语:

本篇文章我只是就每个细分的话题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因为这个主题涉及非常多的细节内容。之后我会继续就这个主题写一些更加详细的文章。我也会就这个主题制作一些视频与音频内容。如果你对这个主题感兴趣,可以持续关注我的这个账号。



如何在不吃药的情况下从精神疾病中康复(后期会持续增添更多的细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