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技巧:城市应该怎么拍
城市摄影中,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和建筑物有关的。而其主要光源是太阳光,它的光照角度、亮度、色彩都会随着地点、季节、时段和气候的变化而变化,并能直接影响画面中拍摄对象的影调和气氛,从而迅速地改变人们对城市的感觉。
所以,能够对光的特性有深层次的认识并善于利用光的变化来营造成功的画面是拍摄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而在我们看来,理想光线不但需要耐心的等待,更需要努力去发现并加以利用。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光线是如何变化的,不同时节光线变化的不同,最好能加以记录和实验,继而能充分了解到不同光线所产生出的视觉效果和城市风貌。
其实不单是在拍摄城市风光时可以这样做,而是作为一个摄影人,观察和记录是最基本也是拍摄好作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摄影的观看方式本来就是片段的、偶然的,它总是能冷静而平和地观看着这个世界。这些特点注定了摄影是要用来表现城市的样貌,反应现代都市的变化,表达生活在都市中人的内心感受。在我们看来,摄影与城市是相互联系、相互依托的。对于城市文化一日千里的变化速度,需要一种包含了高速性与人文精神的物质手段来记录,不知你是否还记得尤金·阿杰拍摄的巴黎街角,记得为城市人造像的奥古斯特·桑德,他们都是用手中的相机记录着时代的表情与变化。而对于摄影而言,它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托了城市文化的成熟与丰富,才得以发展的丰富多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摄影是一种城市的媒介,城市就是摄影的命脉所在。
无论你住在川流不息的大都市,还是住在安逸宜人的江南小城,都有权利来表达你对城市的喜爱。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气息和味道,而本节的关键就是要教你用不同的摄影手段来表达不同的城市氛围,如何更巧妙地运用摄影技巧来传达出你眼中的城市和城市中的人们。
时间、光线角度对城市的影响
在拍摄城市建筑时,注意时间、光线入射角的选择。选择得好,就能较好地再现时间概念、气氛效果、建筑形状、表面质感以及空间透视等。以一天的光线变化为例,不同的时间,光线角度是不同的,但是某些时刻又是相同的。如太阳初升和太阳欲落时刻,光线与地平线呈0°~15°角度;正常照明时刻,光线与地平线呈15°~60°角度;顶光照明时刻,光线则与地平线呈60°~90°角度,即我们一般意义上的顶光照射。
1.太阳初升和太阳欲落时刻
如果你善于观察,会发现这个时间段的光线比较柔和,建筑物受光面与背光面光比大。光线的入射角小,使得物体上的投影比较长,并且此时的光线色温比较低,变化比较大,光线中多橙红色的长波光,色温在2,800K~3,400K之间。
从这幅图中可以看到,清晨阳光的照射角度慢慢接近水平,突出地面较高的建筑物会因阳光照射而显得格外明亮,颜色也偏暖色,而未被阳光照射到大片楼群会出在阴影中而显得暗淡,色调也偏冷色。
这一时段是用光突出建筑物的好时段,容易使画面产生以偏冷的环境烘托明亮偏暖的建筑。黄昏相对清晨而言,画面更加偏橙黄,更加浓烈鲜明,也能更好地表现建筑物的线条。如果选择逆光剪影拍摄,凸显建筑物的线条,再配合上天空中出现的精彩瞬间,画面将赋予这座城市一种安逸与宁静。不过也不能一概而论,有时雨天或阴天的天空虽然单调,但只要主体的轮廓清晰,造型优美都可以用光来表现出美丽的轮廓剪影。如果你有可能也可以在逆光角度下登高远眺或俯视远方,就可以发现各种景物透视效果强烈,近浓远淡的效果十分明显。
2.正常照明时刻
光线与地平线呈15°~60°角的时刻。这个时段的太阳光照明亮度适中,并且地面上的反光和天空中的散射光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明亮而柔和的补助光,这对城市建筑的阴影部分给予了辅助照明,使建筑物明暗反差鲜明,影调层次丰富而柔和。建筑物的立体感和质感都能正常再现。
3.顶光照明时刻
当太阳与地面形成60°~90°角时,就是我们平时所谓的顶光照明。这一时段太阳的位置几乎同地面的景物垂直,光照较强烈,空气中介质减少,地平面的照度很高,物体的垂直面受光少,投影较短,反差增大,阴影部分得到的反射光少,物体顶部受光部分的质感不能得到正常表现。
这样看来,顶光照明常常会造成亮的过亮,暗的过暗,即反差过大,所以不是很好表现的用光,但是顶光也可以采取一些手段给予弥补。这一时刻最好选择一个至高点拍摄,使被摄体照明的顶面与后面物体的垂直面即阴暗部分相重叠,形成明显的轮廓光。这种方法可以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并充分地加以利用。但要对所拍摄的景物进行必要的选择,如多层景物、重复景物的排列,能够强调景物顶面的轮廓光,使之重复地出现,从而展开画面的纵向空间。层层山峦和排排楼房等都能奇迹般地展现在画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