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雷霆载具资料】BR.20M M1轰炸机

概述↓
类型:水平轰炸机
权重:1.7
原产国:意大利
品牌:菲亚特
设计师:塞雷斯蒂诺·罗沙特里
原型首飞时间:1936年2月10日
所属系列:BR.20
同系列产量:530~600架(本型号264架)
尺寸与重量↓
机长:16.17米
翼展:21.56米
机高:4.75米
机翼面积:74.00平方米
空重:6835千克
外挂量:1643.2千克
最大实用重量:10198千克
理论翼载荷:92.36~137.81千克/平方米
动力配置↓
引擎数量:2台
引擎原产国:意大利
引擎品牌:菲亚特
引擎类型:18缸双层星形气冷活塞发动机
引擎型号:A.80 R.C.41
增压配置:无增压系统
引擎自重:750千克
怠速功率:6马力
海平面静功率:871马力
海平面加力功率:1020马力
两千米静功率:933马力
五千米静功率:951马力
平飞速度↓
海平面极速:328千米/小时
最大速度:430千米/小时(4000米)
气动临界:0.73马赫
爬升能力↓
实用升限:7000米
2000-爬升率:4.79米/秒
2000~5000爬升率:4.05米/秒
格斗性能↓
低空转弯半径:165米
低空垂直机动直径:256米
最大过载:5.9/-4.1G
失速临界速度:143千米/小时
理论最大滚转率:无法滚转
起降性能与地面机动性↓
起飞滑跑距离:480米
着陆滑跑距离:200米
起落架损坏速度:310千米/小时
最小起飞速度:121千米/小时
起落架布局:后三点
起落架构型:全机轮
滑行转弯半径:11.34米
续航力↓
油箱分布:两侧机翼(发动机舱内侧前后布置)各2具,机身右侧(翼根内侧前后布置)2具
内油量:516~1720千克
最大静油耗:8.81千克/分钟(每台4.40千克/分钟)
通算续航时间:75分35秒~251分58秒
理论航程:2744千米
作战半径:960千米
结构强度↓
解体临界速度:675千米/小时
副翼锁舵临界:200千米/小时
升降舵锁舵临界:270千米/小时
转向舵锁舵临界:200千米/小时
襟翼档位:关闭-起飞-着陆
襟翼各档位损坏速度(不包括关闭档位):428-280千米/小时
武器配置↓
一级武器组:1挺7.7毫米布雷达SAFAT型机枪(机头回转500发),单管射速900发/分钟,最大穿深18毫米
二级武器组:1挺12.7毫米布雷达SAFAT型机枪(机背350发),单管射速700发/分钟,最大穿深13毫米
三级武器组:1挺7.7毫米布雷达SAFAT型机枪(机腹500发),单管射速900发/分钟,最大穿深13毫米
前方投射量:0.540千克/秒
总投射量:0.690千克/秒
一级航弹配置:2枚GP-800型航弹,弹重821.6千克,装药当量357千克TNT
二级航弹配置:2枚GP-500型航弹,弹重508千克,装药当量216千克TNT
三级航弹配置:4枚GP-250型航弹,弹重259千克,装药当量125.7千克TNT
四级航弹配置:12枚GP-100型航弹,弹重100千克,装药当量50.6千克TNT
五级航弹配置:12枚GP-50型航弹,弹重59千克,装药当量29.2千克TNT
防护措施↓
油箱配备自封内衬及手动灭火系统
评价↓
该型飞机为菲亚特BR.20轰炸机的其中一个改进型,在性能及配置上唯一的改动在于使用一挺12.7毫米航空机枪替换原有的双联装7.7毫米航空机枪,虽然这一个火力点的投射密度大幅度降低,但随着采用了口径更大的武器系统,其对敌机造成的杀伤能力仍然有所提高。在外观方面,该机仅有的变化在两方面,一是机背自卫火力点由双联装改变为口径更大的单装武器系统,二是机头下部轮廓更加圆润。(查看BR.20DR轰炸机资料请打开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38856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