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汉人唐朝影视:2022年各大剧场「走势预测」
北京汉人唐朝影视:2022年各大剧场「走势预测」
其实,各大剧场都有各自优势,爱奇艺模式强于吸引注意力,优酷模式强于站内资源整合,芒果TV模式强于长线可持续发展,哪种模式会最终杀出重围,很难准确预测。
而如果非要论个伯仲的话,1号目前相对看好芒果TV模式。
一方面,看当下。
目前视频网站剧场化进程尚未完成,除了「迷雾剧场」成功出圈,「芒果季风」初步出圈,其他剧场在普通观众中知名度并不算大。
而剧场的意义,就在于通过知名度能够赋能进入剧场中的作品——
因为相信「迷雾剧场」的审美,所以去追「迷雾剧场」一部又一部的悬疑剧;因为相信「芒果季风」的品质,所以不管「芒果季风」推的是家庭剧、社会剧还是古装剧,都会进「场」。
如果没能形成品牌、赋能作品、拉动观众,那么剧场就是流于形式、形同虚设。
所以,现阶段剧场最需要的就是「打广告、做品牌」,而在这块资源之上,目前构成「自生态台网联动剧场」的「芒果季风」显然是有了独特优势,最能依靠湖南广电一个整体品牌确立、赋能、打透一个剧场品牌,这是不管网络独播还是与各大卫视联播的视频网站无法具备的先天优势。
另一方面,看未来。
四大视频网站,其实走了两种路线,爱奇艺与优酷走的是「垂类剧场」,芒果TV与B站走的是「全类剧场」,但是B站目前体量较轻,尚不具备与其他三大视频网站抗衡的力量。
「垂类剧场」的优势在于连续性较强,观众看罢一部某一类型的好剧,惯性地还会想继续追同一类型的新剧,那么,这种垂类剧场就既满足观众类型上的惯性收视需求,又为观众提供了在同一剧场下,水准相当的、风格相似的稳定预期,自然能够击中观众。
而我们细品就会发现,这套思维与「算法推荐机制」很类似,但这套机制就是利弊共存的。
它的弊端一方面作用于观众,因为他会产生内容的「边际效应」,观众的新鲜感、兴趣度是呈衰减状的,即使在作品质量旗鼓相当的前提下(而且这还很难达到),第一部会让人兴奋,第二部淡一些,第三部又淡一些,创作者和平台想要打破这个效应难度很大、事倍功半。
另一方面作用于创作者,类型化的创作的发展路径是保守的,很容易跳入「创新者的窘境」,高度类型化后,很容易让创作陷入程式、套路,对市场的引导也未必是好的。
「全类剧场」恰恰与之相对——
相对于「垂类剧场」的路径是保守的,「全类剧场」的路径是开放的。
它的变量因子是更加丰富的,因此创作活力也是更加旺盛的,在开放中,才会给市场、给创作,带来更多未知性与可能性,长期主义地看,是提供了创新的土壤,也带来的爆款的可能。
以今年「芒果季风」的《我在他乡挺好的》为例,在去年第一次看到待播片单时,1号以为的是可能秦昊的《猎狼者》会爆,或者余男的《谎言真探》会爆,但是这部没有著名导演、没有一线演员的剧,很容易被忽略了。
然而,恰恰是这部剧在行业价值的口碑与在站内价值的贡献,让1号意识到了,这种「开放式」生产机制所能带来的爆款不确定性;
也让1号反思到了,以经验主义的预测或者以算法中心地生产,在复杂系统的内容市场上,往往是测不准的,而这,恰恰才是人之所以创作的魅力。
当然,也许更合理的视频网站剧场模式,可以兼备各家之长——
爱奇艺的垂类效应,能把悬疑这一短剧品类做到极致;
芒果TV的底层逻辑,无论是短线还是长线都令人看好;
优酷的界面设计,让剧场通过界面语言成为重要入口;
B站的商务运作,开了剧场冠名之先河,能否成为新的盈利模式?
2021年,对于视频网站们而言,不易;
2022年,衷心希望找到一条破局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