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拓品八月份推出的专业声卡产品E2x2?
我只能说拓品终于开窍了,这回方向对了。
拓品一直以参数很厉害著称。
但是但凡稍微对音频设备测试和心理声学有点了解的,就知道他那堆小数点后一堆0的产品,对于HiFi而已没什么实际意义,因为早就超过人耳听觉极限了。

所以说句不好听的,拓品很多把参数卷的很厉害的产品,尤其是那些超低失真的DAC和耳放,也属于割韭菜的行为。只不过割一些YY数据的发烧韭菜,或者说对所谓“科学HiFi”的理解只停留在字面上的科Hi玩家。因为还是像我前面讲的,但凡知道点心理声学的知识,都知道小数点后那么多0是没意义的。

但是,对于声卡这种录音设备而言,情况则完全不同。
还是讲一个关于录音输入最典型的信噪比的例子。不论是话放还是线路输入,乍一看很多声卡的指标也不错,也是超过了人耳听觉极限的。然而,一旦需要对音源进行放大处理时,本来不可闻的电气底噪,就可能被放大到可闻。

有些人会比较好奇,好像入门的声卡信噪比看着也都挺高的啊。难道不是环境底噪的干扰嘛?这是因为声卡的回放信噪比/回放底噪,不是线路输入信噪比,更不是集成的48V幻象电源的信噪比。低端声卡话放信噪比很多只有80dB,这个还只是理想测试条件,实际录音中因为输入电平不高,所以实际上会更低。
声学的本底噪声是dB,电气噪声是电压。录音中是要考虑灵敏度和输入增益。否则有时是无法直接比较的。而且录音设备的电器噪声分布频段与环境噪声的分布也存在差异。
其实更简单的例子,很多回放的设备,不论是耳机+播放器或者是有源音箱,都有可闻底噪。可是它们在测试的条件下信噪比也都不低。难道这个时候听到的底噪是环境噪声嘛~
虽然参数在专业录音声卡上很有用,但是由于做的厂家少(没那么卷),再加上基本都是国外高溢价的厂家在做,所以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拓品这种参数卷王,价格屠夫,希望可以把整个专业声卡品类的价格打下来,让大家都能买到更好的产品,让经济没那么富裕的音乐爱好者也能录出音质很好的声音。或者反过来,做比国外产品更高端的产品,反向卖个外国人更高的价格,赚外国人的w。
这才是正确的方向,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