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华晨宇 2018年7月2日 (记者文稿)华晨宇Hua Chenyu: It is a new world

2019-05-31 17:48 作者:乌鸦像写字台么  | 我要投稿

――“他绝对是下一代中流砥柱的歌手”-宋柯 (著名音乐人)

――“华晨宇把流行音乐歌手的地位、艺术价值提升了一个档次。”-钟兴民(周杰伦御用编曲,台湾音乐人)

――――――终于赶上世界的一代

    歌迷们从几年前开始就期盼华晨宇去《歌手》节目,火星人(华晨宇粉丝名称)希望公众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第一反应不会再是《花儿与少年》里面看上去自理能力有点差的那个“巨婴”。这是华晨宇被“黑”的众多标签之一。

    华晨宇最终在2018年登上了《歌手》舞台,他收获了来自主流的巨大肯定,共青团主办的杂志《中国青年》5月份的封面人物是他,主题则是“如何让世界听到不一样的中国音乐?”。

    五年时间,他就从铺天盖地的争议里,走向了中国乐坛的担当。他就从2013年《快男》里的“火星弟弟”变成了“90后鸟巢开唱第一人”。

――――――他是时代的宠儿吗?

    知乎上一位叫作“陆渐声”的评论者这样写: “他兼具了学院派与戏剧化的唱腔,迷幻、摇滚的个人风格,带有实验主义的创作,非常年轻化的自我表达意识,脱俗、不拘泥的音乐审美和素养。”这是他的天赋,也是时代的发展所孕育的产物。

    早十年,二十年,没有出现华晨宇。那时候,70后80后的歌手,还在凭借自己的音色,天赋,努力……设法填补时代的负债。而以华晨宇为代表的这一代,终于站在了赶上世界的起跑线上。”

     这与华晨宇自己的话有某种程度上的不谋而合。华晨宇认为,中国的听众还在听二十年前的音乐,只要歌词写得好就能获得欢迎,并且流行起来。可这样的歌放到国外,国外的人听不懂歌词,很可能只听了一句曲就会关掉了。

――时代的确给了90后不一样的选择权。

     华晨宇家庭条件不错,从小接触乐器,擅长长笛、钢琴,大上学时听国外电台的歌,最喜欢的是迷幻摇滚。等他开始有话语权的时候,他从小吸收的音乐素养给了他自信的基础,也给了他不迎合的执着。

     他不写情歌。甚至他的歌,几乎没有一首是普通人能在KTV完完整整唱下去的。

――“我做专辑的时候不会去考虑现在的华语音乐市场。我不知道市场喜欢什么,为什么我不去引领整个市场呢?”

     不只不考虑市场,他也不对“正确”妥协。老师说他的唱法不科学,给他排名是最后一名。他说,“那我不学了”。

    “有人要你用一个所谓科学的发声法,这样你可以唱得时间久一点。人生那么长,如果因为这种(所谓不科学的)唱法,让我只唱到40岁的话,可40岁之前我觉得用这个音色是最美的,它是在我最好的一个时间段来去做一个最美的事情,哪怕时间不长,我也觉得OK。所谓科学发声方法,影响到音乐美感的话,那不是我想要的。”

     他自信,却并不傲慢。当他在《歌手》里看到霍尊一首极具新意的改编,他兴奋地目不转睛。他被菲律宾歌手KZ的表演感动,毫不犹豫的说,“这是迄今为止最好的”。

     2015年,华晨宇在一个先锋艺术节上,头戴黑帽,穿着黑斗篷表演了一首《癌》。他用人声表演着癌细胞在人体内的肆无忌惮,整个肢体和演唱叫人毛骨悚然。当时还对他持观望态度的乐评人耳帝这样写:“他用高人气来引领年轻听众们去听非华语主流的东西,总归是好事。”

     歌手通常由于一首歌的流行而成名。华晨宇恰恰反之。他是纯歌手里少有的流量偶像,却难拿出一首大众传唱度高的作品。反而是因为爱他,许多并不熟悉迷幻摇滚的女孩们入了摇滚的坑。

    如果你能抢到他的演唱会门票,亲临现场,你就会产生“中国的摇滚真的没落了吗”这样的疑问。但如果华晨宇不在你的认知世界里,那么满大街所播放的音乐又似乎证实着人们确实还在听20年前的歌。

――――――天才、异类与演歌者

     2013年,湖南卫视的选秀已是强弩之末,不复当年风光。这一年的《快乐男声》收视率只有0.9,尽管节目不断炮制话题,依然难以挽回收视颓势。华晨宇就是在这样的电视选秀末时代里红了,那时湖南台给他的标签是“火星弟弟”,这与他最初海选时满脸痘坑油光,举止怪诞,以及唱的歌莫名其妙有关。

    当年的这一场选秀,正是90后偶像开始冒头的时候。华晨宇最初进入粉丝视野时只有极少数的人是看到了他身上的才华,余下的众多则是被他那“呆萌”以及特立独行的生活哲学所吸引。在《快男》“城堡”里,他无数次赖床被拖起来,然后梦游似的说:“随意,随意点。让我顺其自然地活着吧。

    许多看似偶然和不经意的话戳中了这一代年轻人。

    如果你是从今年的《歌手》才认识他,那你很难想象,当年的他因为太受关注而恐慌要求退赛,他在舞台上躲避镜头,坦诚地说因为家庭原因他有些“自闭”。他父母很早离婚,他的童年大部分的时间是一个人独处。正是音乐,释放了他的负面情绪,也正是音乐,让他走了出来。

    华晨宇如今在舞台上的“放”,像是上帝在补偿他多年的“闭”。他在参加《快男》前没用过智能手机,对交际的需求微乎其微。他喜欢一个人待在关上窗帘漆黑的房间里,他独自弹琴,发狂一样地创作和唱歌,发泄自己的情绪。他的无字歌曾被他自己称作太黑暗了,是给自己的,不愿意拿出来。

    Radiohead的《creep》与张国荣的《我》,分别是华晨宇最爱的两首英文歌和中文歌。每一次,他在演唱这两首曲目的时候,忘我地在舞台中央扶着麦架跪下去,神态虔诚,表情痛苦,甚至是扭曲的,而这极具感染力的表演让全场的粉丝潸然泪下。

    在唱这两首歌的时候,华晨宇和歌里的那个“怪物”或“不一样的烟火”重合了。他的第一张专辑《卡西莫多的礼物》,孤独的吟唱声多少是自我的投射与表达。而到了第二张专辑,则是更为强大的,大声嘶吼的《异类》。

    从他成名开始,就有乐评人说他并不只是唱歌,他是在“演歌”。这个词,是中立的,但又高度概括了华晨宇这些年受到的极高评价和与之几乎完全对立的巨大争议。爱他的人听他唱歌如沉浸于歌剧之中,讨厌他的人则“完全不懂他在鬼哭狼嚎什么”。

    在2013年的《快男》舞台上,别家粉丝曾给他一个黑名―“影帝”。因为他的“呆萌”,时常状况外而特立独行的反应,常常被人认为是“装”,也因为他演唱时肢体动作的独特和夸张。这个词后来被华晨宇的粉丝们扭转成了褒义,在歌迷眼里,他在唱歌时的眼神和动作与那首歌的表达正是相符的,这可能是一种设计,但更是一种天赋。那一年他参加《直通春晚》,林夕对他的评价也正是如此。后来,他在《歌手》舞台连拿冠军后,汪峰也来向他讨教,“花花,我说rap时手该怎么动?”

    他收到的评论从来就是两极的。从第一次出现在海选镜头里开始就是这样。蔡国庆皱着眉直摇脑袋,陶晶莹惊讶地问,“你快乐吗?”,而尚雯婕眼睛发光,“他是一个天才”。

    华晨宇一开始对天才之说并不认同,“我不是天才,我只是努力得比别人早一点”。入行数年之后,他承认,“这个行业的确残酷,需要天赋。我庆幸我是有音乐天赋的。”

――――――争议从没打败他

     知名乐评人耳帝,曾以堪称“刻薄”地评价歌手们的唱功闻名,他在华晨宇于《歌手》节目首秀并成功打破 Jessie J 的三连冠时,这样说,“装神弄鬼、套路、鬼叫、造作……这五年来他哪怕胆怯过一次,羞怯过一次,怀疑过自己一回,都不会是如今这样一个他。” 

    答案是,华晨宇真的没有胆怯或羞怯过。他几乎每一次被记者问到时都说,“我很满意我的表演。我给自己打满分。”

――“我写了一首歌,100个人里面有100个人都觉得很糟糕。我可以不再唱,但不代表我否认了这首歌,我会永远只唱给自己听。”

――“当你否定了我的时候,我也否定了你。”

    他证明了自己曾说的那句,“我不在意别人的赞美,也不在意别人的批评”,并不是自负或冷漠,是真实的自我评判。不论是被黑得最厉害的真人秀时期,还是在《天籁之战》和《歌手》后获得褒扬,他的态度一直是自我的。

    别人说他是生活不能自理的巨婴,他偏着头笑,“巨婴很酷啊,我希望我一直是巨婴”。网友说他的改编是套路,一段高音接一段说唱加一段吟唱,听久了毫无新意,他十分轻松地回应,“这样说的人太不懂音乐了,我不能一个个科普啊”。

    90后男偶像对争议的淡然和对自我的坚持,他可能是最典型的那一个。

    《歌手》的首秀让外界第一次看到了诸多专业乐评人对他的评价。知名音乐人邓柯这样写道:“华晨宇是一位坚持艺术原则的歌手。《齐天》四和弦循环成段、12/8复合节拍、大长滑音、大段说唱,这些都是一定程度脱离听众欣赏习惯、不常见于此前的乐坛,但又能让受众逐渐接受的创作元素,这就是艺术上的创新。”

    耳帝以专业分析歌手技术见长,却动情地把对华晨宇的评价扩大到了“人”的层面。  ――“年轻而有生命力的东西,它也许包含大量的差错、争议、偏激、幼稚、夸张和造作,极易被人抓着一点挑刺嘲讽,但你若强行隐藏并抹杀了这些缺点,就是抹杀了自己生命力的一部分,不要因为非议放弃你的可能性,不要做一个毫无破绽的僵尸。”

    通常来说,乐评人会尽量避免对一个偶像明星相对主观的评价,因总会受到网友“你是不是被收买了”这样的质疑。这一番评论十分难得,因为五年前,耳帝本人,就是那些批评海选时的华晨宇“装神弄鬼”的声音之一。他当时的措辞激烈,毫不留情,“劝他早日放弃哗众取宠,别走歪门邪道,20岁就丧失诚恳唱歌的人格太可惜”。

    这种激烈的批评终于在五年后被本人亲自推翻。华晨宇用对自我的固守证明了他对音乐是诚恳的。

    尽管获得专业乐评人的赞扬,但公众对于华晨宇的争议其实从未平息。

     在腾讯的选秀节目《明日之子》里,3名星推官只有华晨宇对二次元歌手荷兹情有独钟。另一位星推官薛之谦直言荷兹的歌是“一泡屎”,引得现场一片叫好。而当时因为力挺这位二次元人物被大部分网友吐槽的华晨宇则哽咽了:                                  ――“这么一个好的东西,突然要消失了的话,我会很惋惜,这是一种新文化,他不一定留在《明日之子》这个舞台上,但他也应该留在大众的视线里,我会怕它再也不出现了,他的团队放弃他了,可能这个人从此没了,会让我很难过。”

    当他被全网黑的时候,他看着自己的黑料吃了八个包子。但当国内第一个二次元偶像要离开舞台的时候,他难过地红了眼睛,      ――“人们都想做个独特的人,但当独特的人出现了以后,他们不会接受,反而会去嘲笑。

    还是有许多人说他是在“演戏”,可他眼里的红血丝却是分明的“惺惺相惜”。骂声永恒,但并不会阻止新的东西产生。

    《歌手》的决赛之夜,华晨宇改编了一首《呐喊》。他举起麦架,朝着观众,用沙哑的摇滚嗓一遍遍唱着,“Say it's a new world!It is a new world!”,姿态漂亮,充满了年轻的荷尔蒙。新声代真的来了。

◎丹一顾                                 

附 记者跟华晨宇认识的故事: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744436 华晨宇 2015年8月16日记者(wx)采访记录/《花儿与少年3》导演对主题曲《寻》的记录                                   


                                    end

华晨宇 2018年7月2日 (记者文稿)华晨宇Hua Chenyu: It is a new world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