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分钟哲学】两种主体之哲学的主体(以及何为先验主体性)

subject 词源学分析
- subject 这个词可能在亚里士多德那边它指的是一个学科里面的主题性的一个主要的知识
- subject 就是【主题】的意思, sub 是在下面 subject 就是在……下面的一个东西,其实这个词它本来就有这个实体的意思在里面,但实体后来用这个 substance 这个词来代替了。
对于主体性抽象的把握是没有意义的,一定要在它和实体和客体之间的三元关系当中来把握它:
一、主体和客体/ object /对象之间的关系
二、主体和实体的之间的关系。 substance 机制/机底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主体通过 objectification(客体化) 产生了客体。
以康德的主体性作为前提来讨论问题,否则就没有共同话语的基础。
- 主体内在的核心/内在的本质:主体性
- 讨论主体性的时候需要在前面加一个定语:transcendental(先验的)
- 所以主体的概念严格意义讲,在西方传统语境里面讨论【主体】的时候,特别是在古典哲学、经典哲学一直到结构主义现象学、诠释学、早期分析者学,都是在这个 transcendental philosophy 先验哲学的框架里面在讨论的。
- 那么要弄清楚主体性/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客体化,就得了解【先验】
【先验】类比于 windows/计算机操作系统
先验哲学有两个基本立场:
一、所有的对象都是在这个操作系统里面按照它的规则生成出来的,所有东西都是在操作系统内部呈现出来(世界的现象性是被模拟出来的)
二、主体本身无法被模拟
- 世界是操作系统生成的视窗
- 比如里面会有一台车,它必须通过操作系统的原初代码/指令把它建构生成出来:先要有一个关于此物的一个先验的概念/它里面要先有各种范畴/要有量的规定性、质的规定性、模态的规定性…相当于程序员赋予一个对象各种属性
先验 = 世界本身是通过一个操作系统生成出来的,操作系统有它自己的分类学,有分析整合的一套机能在运作的
- 操作系统的不同版本,把它定义为某种【先验主体性】
- 主体性有很多种样态:黑格尔的主体性,康德的主体性,笛卡尔的主体性,谢林、费希特的主体性,这相当于 windows 的不同版本,不同的操作系统设定不太一样
- 一张gif图在不同的版本中它的运行状态不一样,可能在某个版本能动,某个版本不能动
- 如果说这个 gif 图是某种历史性/历史辩证法的话,它动不起来,就是主体性版本太低了。
- 所以这个世界它是一套敞开了的先验视域,在里面建构出各式各样的对象,这些对象要进入这个先验的视域,要成为经验的对象:可被感知/可被把握/可以被理智、操作系统读取的话,它就要经过一个对象化的过程,对象化的时候当然这个对象本身有各式样的东西就被阉割了(现在量子力学会跟你讲这很多东西就是波函数,但是在以前牛顿/康德/黑格尔时代,他把握这些东西还是把握成是粒子,是一些硬的东西/硬壳固体)
- 不同的先验视域,能呈现出来东西都是不一样的。(爱斯基摩人日常所见都是白雪,所以能分辨出百种不同的白色,普通人只有一二种,这是感性色彩层面的;那比如说一些很聪明的一些人,对于他来说一些概念体系它就是起作用的,它能感受里面的差别,但是普通人根本一窍不通)先验视域决定了在你这个敞开的系统里面,哪些东西能够作为一个文件夹被它读取。
主体本身无法被模拟,因为模拟者就叫做 subject
先验主体性(操作系统),把它作为一个对象来表达,然后想要关掉操作系统,这是不可能的,不可能使眼前的世界消失于无,【无】,是没办法存在的。
- 所以主体它不得不让自己的先验主体性去把这整个世界作为一个对象化的把握。语言化的对象化的把握,语言化的把握它,就是用代码/表征符号,也可以对象化的把握它,一个个东西都作为一个文件,文件夹放好了在那边的,这两种对世界的把握是没法拒绝的
- 先验主体性是先验的是超越性的。通过有限的指令是很难去超越的…
- 操作系统只有在做梦,睡觉的时候会紊乱。梦,就等于操作系统紊乱/宕机/bug,也可以看成他自己在修复这个bug,梦境的第一瞬间实际上就是出 bug 了。
- 比如做梦,我是一只小乌龟,如果是正常人醒着的时候,就会反思,“为什么我是小乌龟?”。但是如果作为梦到自己是小乌龟,是不会反思的。
- 一、梦境是直接的符号性认同
- 二、梦境有的时候会体验到第三人称视角,或者上帝视角。
- 醒着的视角是世界 360 度包围着我的第一人称视角。但是在梦里面有时候会化身为上帝视角,会发现自己就是空白,那个视域里面有各式各样的人,自己是一个纯观察者,自己不知道是从哪个视点出发的,就没有这个视点,而是整个视域向自己呈现
- 梦和一些创伤性的体验会对操作系统产生一些影响的,比如有的分裂症他的视域就会分裂成两个或者只能看到上半部分的看不到下半部分的(所以精神分析和哲学的联系是很紧密的,因为精神分析就是研究这些反常状况,借此反向破译先验主体性是如何运作的)
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客体是主体投射出来的
- 客体包括自己的身体,包括一个中心化的自我,统一地把它们称为对象
- 所以自我是预先被客体化好了的,但是主体本身无法被客体化(因为眼睛看不到它自己——创造出整个视域地视点-上帝视角它是无法在视域中找到自己地;操作系统运行时是监控到底层代码——二进制代码不会被实时地生成出来,能看到地话意味着无限倒退,这是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