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型为什么会“恐婚”?
很多人在与回避型的交往的过程中,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和ta已经谈了很久的恋爱,关系感觉也到位了,但是一提结婚就会回避,会深刻地认为自己遇到一个渣。但是,在回避型的人群中,“恐婚”者不在少数。
一般而言,一个人会选择不结婚,保持单身,原因多种多样,有的人追求个人的空间独立,享受自由;有的人更看重事业;当然也有的人是害怕结婚后的烦恼,因而选择主动单身。
而对于回避型而言,ta不想进入婚姻,更可能的原因就是婚姻的不确定感给ta带去的不安全感。
结婚遇到的问题和谈恋爱完全不一样,那是两个家庭的结合,除了感情之外,更要承担家庭和婚姻的责任。事业、亲子、婆媳等关系,光是听听就觉得害怕,与其说回避型是对“进入亲密关系”的问题感到害怕,不如说是婚后的各种责任的压力让ta选择在到了结婚的关头“临阵脱逃”。

具体而言,关于这类具有“回避依恋心理”的恐婚,我们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如果父母的婚姻不幸福,感情不稳定,那么很容易给童年的ta带去不好的影响,认为这就是婚姻原来的样子,令人感到恐惧和厌恶。由于过去的经验,ta只能看到婚姻中的矛盾点和分歧点,并且消极地认为没有一段婚姻是可以长久的,父母那样的婚姻就是婚姻应该有的样子。
2、曾经受到过感情的创伤,尤其是被喜欢的人劈腿,这样的遭遇会令回避型对伴侣失去信任,甚至认为不管自己付出多少,都得不到想要的结果,自己就是不配得到爱的。除了对感情的不忠诚外,曾经伴侣的消极评价也会对回避型的下一段感情产生阻碍,比如,经常指责自己的缺点、埋怨自己赚不到钱、说自己太闷太内向,总是担心自己的不优秀,担心得不到认可而被抛弃。
3、还有一部分人是因为遭遇过家庭危机,父母生病,破产等情况的发生。所以会担心各种风险突发,比如恋人身体潜在的小毛病、工作不稳定等等。
回避型对婚姻的恐惧,更确切地说是对未知变数的恐惧,ta很害怕一段关系的变化朝着“未知的方向”发展,不愿意去做“不可控的范围内的事情”。结婚不是短期的事情,看遍了身边人在婚姻生活中发生的种种不如意的事情,ta就很害怕同样的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ta无力承担这些后果,或者说没想过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别无他法,纠结,痛苦,无解,不如放弃,逃避这个死循环中…

那么,作为伴侣,应该如何帮助回避型战胜这份恐惧感呢?
1、帮助回避型转变认知。
亲密关系的意义,是两个人在这段经历里能获得多少价值,尤其是情绪上的价值,能够感受到什么。这些感受能够带给两个人启发和引导,对未来充满憧憬,这无疑比未发生的结局来得更有意义。
2、给回避型正能量,远离那些会产生恐惧的负能量
如果回避型对婚姻感到恐惧,不要着急,不要逼迫,多多去鼓励ta,与ta一起憧憬美好的未来。只有你的情绪越稳定,ta才能越安心。千万不要“逼婚”,这只会适得其反。婚姻对ta本来就是未知的恐惧,如果你还强迫,只能加剧ta的恐惧。
3、与回避型计划未来,多一些共同参与的机会
在和回避型进入婚姻殿堂前,可以多多寻找机会和回避型参与到共同的活动中,比如一起拍短视频、一起装修房间、一起学一个技能等等。在这个共同的默契中,你可以继续和ta计划美好的未来,告诉ta,将来想和ta做些什么事情。这些愿望对回避型看来不是虚无缥缈的,恰恰是你的真心和信任。
很多时候,回避型的痛苦来源于回避型自己,由于自己独特的经历,给自己制造了许多焦虑和恐慌。如果伴侣能意识到不再给回避型“加压”,就可以帮助ta减少很多的痛苦和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