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世宁的医学著作{医学通识讲义}写的真棒!

先理解医学的几个前提:
医学存在的终极理由是“生命第一”、疾病原来可以和生命同行、原来医学的本质是:支持生命的自我修复、医学具有科学和人文两种性格,最重要的是医患关系的实质是“联盟”,这让我想起了英雄联盟游戏。哈哈~
那什么是疾病呢?又娓娓道来:
1、疾病是人类进化的遗产,由基因、器官、人体适应能力的不完美导致。
2、从病因追溯上,又详细讲述了疾病认知的历史演化,并证明:一切疾病都有病理基础 。
3、从病与症上,还解答了另一种疑惑:存在不用治的“病”。症状是一把双刃剑,但需从病入手治疗,对症状适度干预。
4、代偿什么鬼?原来是说疾病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突然发现的。代偿涉及到慢性病发展过程中人体对其的妥协。这告诉咱们别平时没事熬夜、躺平增肥,不然身体在无法妥协时,会给咱们制造不可承受的惊吓。
5、在对待疾病认知上又为咱们提供了一种新角度:共生。共生讲的是相爱相杀,互利互惠。要是打破了这种共生就会带来疾病!所以咱要保护这种共生关系。从以下入手:
(1)少用抗生素(2)别过度干净(3)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4)少吃糖
6、这章的重点来了,就是健康的底层逻辑在于人体免疫,这真有点不可思议!因此咱要增强自身的免疫力,抵抗病邪入侵,能打胜仗。方法来了:
(1)认真打疫苗(2)善待共生的细菌(3)正确看待感染性疾病,尤其是不严重的感染
真正的健康是暴露于病毒、细菌的危险之下,还依然健康。
接下来咱就解开医疗活动的面纱,看一下它的实质:
1、诊断:假设和验证的循环
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知识储备和经验少不了,而且要时刻保持开放性思维,不能保守延误救人时机。遇到困难的时候,要能发现并利用反常疑点,提出假设,小心求证。
2、治疗:医学目标与患者需求的互动
要问治疗的核心问题是啥?那就治好呗。提炼一下,这就是目标问题。但在一定程度上,患者需求决定治疗目标,所以治疗讲究用医学目标去匹配患者的需求。
3、临床诊治指南:它是地板,不是天花板
这是因为指南只能保证最基本和规范的治疗,而且指南也在不断迭代升级,与时俱进。所以实践者要灵活运用指南才会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4、药:医学解决方案的物质载体
这句话可称得上是精髓了。那药物就反映了目前医学整体认知水平。所以提高认知,可以更加保障药物的安全有效。
5、医院:医疗服务最高效的组织形式
之所以这么说,是源于在医院能够实现:
(1)高度的分工协作(2)能量可以高效利用(3)信息也能高效流动。
6、公共卫生:性比价最高的健康工程
最符合人类整体利益的大好事。比如,用世界上最“丑”的颜色禁烟,真是恶心到欲望了。瘟疫来了,倒闭英国建立公共卫生体系。所以深入理解一下公共卫生就显得很有必要,原来它的效益并非即时显现,但影响深远;原来它的制定需要权衡利益和风险,利于人类的发展;原来对于公共卫生的投资是人类性价比最高的健康工程 。只要做好公共卫生管理,很多病的预防都可以做到既经济又高效。
有些咱们常听到的疾病,需要重新认识一下,不然就有闭目塞听的嫌疑,落人口舌。顺带增长一下见识。下回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