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里的“配角”增塑剂,戏份为什么更重?
在化工人眼里,助剂总是配角。但富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都知道,没有好的助剂配合,材料的质量就难以得到提升。在塑料的生产中,增塑剂作为常见助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化工物贸一体化平台灵元素本篇为大家详细介绍增塑剂的作用。

增塑剂是为了改善塑料的可塑性,提高其柔韧性而加入塑料中的低挥发性物质。
增塑剂的主要作用是削弱聚合物分子间的作用力,降低熔融温度和熔体黏度,改善其成型加工性能,在使用温度范围内,赋予塑料制品柔韧性与其他各种必要的性能。
增塑作用是由于聚合物材料中大分子链间的聚集作用被削弱而造成的。增塑剂分子插入聚合物分子链之间,削弱了聚合物分子链间的作用力,结果增大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移动性,降低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结晶度,从而使聚合物的塑性增加。具体来讲,就是增塑剂分子插入聚合物分子之间,削弱了大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达到增塑目的。
增塑剂通常为高沸点、低挥发性的液体,或低熔点的固体,其分子中大都具有极性和非极性两部分。
极性部分常由极性基团所构成,非极性部分为具有一定长度和体积的烷基。极性基团主要有酯基、氯原子和环氧基等。
含有不同极性基团的化合物具有不同的特点,如邻苯二甲酸酯类的相容性、增塑效果好,性能也较全面;磷酸酯和氯化物具有阻燃性;环氧化物、双季戊四醇酯的耐热性好;脂肪族二元酸酯的耐寒性优良;烷基磺酸苯酯的耐候性好;柠檬酸酯及乙酰柠檬酸酯类具有抗菌性等。
增塑剂的分子量主要影响耐久性、增塑效率和相容性等方面。要得到良好的耐久性,增塑剂的分子量应在350以上,而分子量在1000以上的聚酯类和苯多酸酯类(如偏苯三酸酯)增塑剂都有十分优良的耐久性,它们多用于电线电缆、汽车内装饰制品等一些所谓永久性增塑的制品中。
塑料用理想的增塑剂应具备:与树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增塑效率高,耐久性、耐寒性、稳定性、绝缘性好;无毒;具有优良的加工性、阻燃性,而且价廉易得。
更多增塑剂知识,请关注灵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