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写作|《英汉大词典》主编教你从读学习写

首先说明一下标题“英语写作|《英汉大词典》主编教你从读学习写”的用意。
《英汉大词典》可以看作是三代的传承,从葛传椝先生、陆谷孙先生到现在第三版的主编朱绩崧老师。“从读学习写”葛传椝先生专门论述过,朱老师又看过《葛传椝英语写作》,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因此这里我认为使用这一表述较为合适。
还记得《葛传椝英语写作》的exercise 1吗,公众号的文章随笔|从读学习写已介绍过其中的用意。还要补充的一点是exercise 1的“recite”背诵,是为了培养语言精确使用的习惯。如果有机会,我准备再写一篇文章展开。
《葛传椝英语写作》exercise 1中的五篇文章我看了几十遍,一字一句地读过去,才可以比较自信地说自己读得还算透彻。也正是从exercise 1的学习中,我明白了学习英语写作的第一步就是要读得仔细。后来我给人改考研作文,花了四个多小时,用的就是这种方法。一字一句都要妥帖,衔接的恰当。现存葛传椝先生的著作《英语改作详解》即是”从读学习写“这种方法的示范。
这一讲座视频我已上传到B站,文本可以自行下载。朱老师的另一讲座:英语高阶阅读与词汇拓展的实战策略,我没有及时录屏,就没有资源。大体内容我还是记得的,和朱老师一向的主张一样,不要报考英语专业,不要读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专业的”学科化“等等。
这里提供外语界的前辈山东大学李玉陈教授写的文字,让各位体会一下。
李玉陈教授在《英语专业忧思录》中同样表达了不要报考英语专业的观点。
下面的文字,和朱老师在那一讲座中的语气相近:
提起“实用”二字,我们英语教学界某些眼高手低的专家、学者和教授就会作出不屑一顾的样子;他们对朗读、听写、背诵等这些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基本功训练方式更是嗤之以鼻。可是,轮到他们自己来实际应用英语的时候,却显得惊慌失措、浑身冒汗、神情尴尬,因为他们头脑的“存储器”里除了一些支离破碎的语言学、符号学之类以外,没有装进多少语言和符号,所以调不出有“实用”价值的东西来。有人以“英语语言学家”自诩,却连自己“巨著”的英文书名也没有译对。虽然平时见到过的英语文章题目和英语书名成千上万,但却两眼朝天,视而不见,一个也没有“储存”起来,到了“实用”时焉能不错?又比如,我们读到过的英语图片说明又何止百条千条,但若请你用英语翻译一张照片说明,你有把握译对吗?许多实用型和应用型的英语技能往往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小儿科玩意儿”。然而,正是这些“小儿科玩意儿”,经常使那些张口”科研能力“、闭口”学术水平“的大教授们难堪。
我在这里可能刺痛了一些人,但我的本意是在给他们“针灸”,并借此告诉致力于英语学习的青年朋友们,一定要通过踏踏实实的学习打下扎扎实实的功底,而”背诵“则正是踏实的表现、扎实的前提。
李玉陈教授下面这段话的语气更温和一点,真的是用心良苦:
英语专业的学生,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也不管是硕士生还是博士生,其真才实学首先在于英语精到,在于你英语学得有多好,又能用英语办好哪些实事;英语毕竟是你的专业,学好、用好英语理当是你的第一要务。到了自己确实意识到对掌握英语、应用英语有了足够自信心的时候,不妨读一点外国语言学理论、译学理论和国外英语教学理论的原著,以扩大视野、指导自己的英语实践。但此前切不可本末倒置,一脚踏进空论的五里云雾之中,从而荒废了英语,把自己置于“English-shy”的尴尬境地。“English-shy”是我的一个新创词,意思是:害怕英语,对自己的英语缺乏自信,避免在人前使用英语,英语差得羞于见人。现在英语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甚至他们的导师,很多生活在这个尴尬的境地里。我想,你本人对此也深有体会。先学好、用好英语吧,否则就只能为满腹“假大空”而悔恨。
祝愿你在追求实学、真才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
最后,再多说一句,《葛传椝英语写作》的exercise 3读词典中常用词条目下例句的练习不可跳过。这是英语学习的“秘方”。或许以后我会“自不量力”地做点解释说明。
希望这一讲座对大家有帮助,听的时候不要忘了做点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