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车更智能还是路更智能?
在南大读MBA的朋友跟我争论一个问题,她认为自动驾驶再过五十年也不可能实现,没有投资价值。我说你的路虎有没有自动巡航功能?她说有的。我说这就是自动驾驶的一部分,你能说这个技术没有价值吗?
自动驾驶产业链并不是说非要完全自动驾驶才算数,从自动巡航到自动泊车,再到L2、L3,直至最终理想状态的L5,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人类是懒惰的,只要有一点点可以减少动手动脑的技术革新,一定会被广泛采用。
如今,在自动驾驶领域,基本是中美两大玩家在比拼,传统的日本、欧洲车企因为缺乏成体系的软硬件产业链,实质上退出了竞争。
按理说,由于下场比较早,在自动驾驶领域,谷歌为首的美方团队更为先进一些,但是中方团队出了老千:车路协同。
如果在马路上装上传感器,告诉汽车这条路有多宽、限速、拐弯、红绿灯信号等信息,汽车的自动驾驶难度就大大下降,甚至把天气情况温度湿度都传给汽车,而汽车只需要判断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就差不多了。
初看起来,这是一项庞大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顶多能在一小部分路段做测试。
但,什么叫革命浪漫主义?
中国已经开始规划智慧路网,在试点的基础上开展大规模推广。
因为体制的不同,中美道路的改造和建设情况有很大的差异,可以说,随着智慧路网的快速推进,中国在自动驾驶领域,将遥遥领先世界。
交通运输部《综合运输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公路“十四五”发展规划》、《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 2021—2035年)》 等提到,打造数字智能的智慧运输服务体系,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运输服务领域的应用,推进数据资源赋能运输服务发展,构建交通新型融合基础设施网络;完善公路感知网络,实现基础设施全要素、全周期数字化... ...
01
智能汽车的驾校:千方科技
千方科技在北京亦庄建了个国家级的智慧汽车和智慧交通示范基地,面积达到650亩,覆盖了京津冀地区85%的路况和90%的高速路况,甚至包括乡村道路都被模拟,开展车路协同的测试评估。
交通部在通州搞的示范基地更是达到了3600亩,这种由国家牵头企业参与建设的示范基地越来越多。
走在最前面的,是深圳。
7月5日,深圳人大网发布公告称,《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已于2022年6月23日通过,将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
这意味着,智能汽车全面正式上路的时代即将来临。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诗与星空
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102.81亿元,同比增长9.15%。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7.24亿元,同比下降33.01%,实现扣非净利润6.31亿元,同比下降19.70%。
主要原因受疫情影响,交付放缓,以及持有鸿泉物联的公允价值变动较2020年同期下降较大等原因,营收和扣非净利润表现不佳。
02
天量商誉
公司账面商誉金额高达34.4亿,主要是来自于2018年并购的宇视科技,对价为43.4亿,带来商誉31亿。
宇视科技是干什么的?
星空君有次和宇视科技的销售经理聊过,号称业内第三。
前两名是谁?海康和大华。
制裁?
没关系,被中国盯上的行业,一定是饱和式发展,现在宇视科技25%的业务来自海外,覆盖145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复合增长率高达100%。
宇视科技的产品能给公司带来很好的协同效应,对于智慧道路、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来说,安防(现在这两个字已经无法涵盖摄像头的功能了,暂时还这么叫)设备是数据采集的基础。
当然了,从财务视角来说,宇视科技的商誉风险也是非常大。
海康甚至被准备纳入“SDN”清单,进行制裁加码,在整个行业受到美方严防死守的时候,宇视科技能独善其身吗?
一旦被制裁,公司的商誉很可能会暴雷。
03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2020年,公司利润表中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98亿,到了2021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变成了1亿,差不多少了2个亿,对公司的业绩造成较大影响。
所谓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是指公司在出具财务报表的时候,持有的股权市值的变动。公司持有五家公司的股权(计入权益工具投资),其中持有较多的是鸿泉物联19.98%的股权,鸿泉物联是科创板上市公司,2021年市值下滑严重。
鸿泉物联的核心业务是和车联网、智慧城市相关的各种传感器。千方科技的子公司出现在鸿泉物联的大客户清单里,是2020年的第三大应收款客户。
星空君认为这是很有创意的一种合作方式,持股供应商,能够确保上游配件的供应,尤其是在全行业芯片缺乏的情况下,确保供应。
最近几年在锂电行业也掀起了类似的合作浪潮,众多新能源车企业参股锂电池甚至锂矿企业。
04
期待和展望
也许深圳(抑或是其他城市)会成为全国第一个全面上路的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的城市,届时我们的生活质量又有了新的提升。
在这个不断突破不断研发的过程中,千方科技一定是龙头企业之一。
但依然要警惕,公司扩张过程中的商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