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跨性别科普】性&别

2021-07-31 15:41 作者:Nonexister  | 我要投稿

“性别”这个话题,一直都有很多人进行探讨。事实上,每个个体都是不同于其他个体的生命,所谓划分不过是一个大致的归类,而每个人对于不同事物包括性别的划分都是有一定差异的。此篇文章,仅代表我个人看法,如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一、性别分类

人类作为一种极其复杂的生物,从客观来讲人的性别一般从六种不同的层次中进行划分。分别是:基因性别、染色体性别、性腺性别、生殖器性别、心理性别、社会性别。

其中,大多数人将前四种合称为生理性别,简单地把全人类划分为男性、女性。其实,除了这两种最普遍的性别,还有诸如染色体异常、性腺基因表达异常导致的两性畸形。心理性别不同于前四种生理属性也不同于第五种社会属性,是最为复杂的属于心理学范畴的性别划分方式,而社会性别大概是对人类群居生活影响最大的一种。因此我接下来谈的主要便是这两种性别。

Photo by Patrick Tomasso on Unsplash

在此之前,我想说明,心理性别、生理性别、性取向,这三者是需要独立考量的,而非绝对的相互匹配,这是正常的现象,而非精神类疾病,希望大家能够正确看待。

心理性别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人心理上对自己性别的认同,其种类多达几十种,对于官方的概念,网络的各种词条自然比我解释的清晰明了。

而在我主观的感受上,心理性别可以比喻成一条有端点的数轴,一端男,一端女。

有些人在数轴的端点,这些人一般分为顺性别者和跨性别者。

1.极端二元性别

在端点的顺性别者完全认同于自己的生理性别,生理性别与心理性别相一致。这类人是比较多的,大众对其了解也比较多,在此不作赘述。

在端点的跨性别者则完全不认同于自己的生理性别,属于重度跨性别,这类人的心理状态一般是处于如果一直不手术就会苦不堪言的状态,常常会有一些负面情绪。不要跟我说什么有些人心态好,积极向上,可以自己调节,不那么看重外界和自身身体的压力。就我个人认为,如果几乎没有压力和焦虑,那说明并不为自己的身体感到焦虑,因此大概率并不属于完全的跨性别者。

2.中间性别

位于数轴原点的人,也可以分为两种,双性化和未分化。

双性化顾名思义就是既是男又是女,而未分化就是既不属于男性又不属于女性,我觉得用“无性别”来形容或许更贴切。这两类人或对自己性别感到模糊,或认为人不该有性别之分,是处于比较中立的状态。

3.其他

而位于其他位置的人,如果靠近原点可以用偏男或偏女来形容,若是跨性别者则可以用轻度跨性别来形容。

心理性别是极度多元化的东西,我在这里无法将所有的心理性别尽数列举,只能简单的介绍一下,如果想了解可以去看一些相关的研究论文。

二、对待自己

比起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性别,显然更需要正确看待自己的性别。在此,我姑且可以简单的将性别分为顺性别和非顺性别。

1.顺性别

如果你是顺性别,我的建议是接受并爱护自己的身体,同时正确看待自己的身体。有些人可能对于顺性别有一种误解:完全可以接受认可自己的身体。

其实未必,很多顺性别依然对于自己的一些性特征感到羞耻、焦虑。男性的遗精现象,女性月经和胸部大或者小,男性生殖器的大小,男女生的体毛和身材……

这些现象可能令很多人感到烦恼焦虑,其实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如果你明确知道自己是顺性别者,那或许可以多了解一些自己的身体,在保持身体健康的前提下认可自己的身体,发现自己身体的优点和可爱之处。可以试着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静下心看看自然,转移自己对于身体的焦虑情绪。

Photo by nikko macaspac on Unsplash

不要因为外界的影响而轻易动摇自己的心理性别,比如有些女生觉得男生没有月经就想成为男生,有些男生又觉得女生很漂亮皮肤好动了服用雌激素的念头。这些都是对自己身体的不负责。

同时千万不要让刻板印象束缚了自己,在我看来女(男)性就应该这样那样,这种话和广东喜欢吃福建人,蒙古人骑牛上学这一类话是一样的。喜欢什么着装那就去穿,喜欢什么发型那就去剪,喜欢什么样的物品那就去用,喜欢什么运动有什么爱好那就坚持,喜欢文科(理科)就去学,喜欢什么样的人就去追求……真的不要被太多的刻板印象束缚,反而很累。

2.非顺性别

很多非顺性别者,由于对自身的不了解,草率地认为自己属于跨性别者,而轻易地去服用激素甚至进行手术,而到头来自己后悔。

而对于激素手术的危害和如何判断自己是否为跨性别者,我在up主的专栏投稿的“05后:一位低龄跨性别者的想法与自述”一文中有过简单的说明,想了解的人可以移步下方链接。

而在确定自己是跨性别后,我的建议是,不要过早公布自己的性别,尤其是对于家里人,个人建议是经济独立成年之后再出柜,除非你对此有充分的把握,你的家庭足够开明。关于这点大家依然可以移步上面我提到的文章了解。

Photo by Alekon pictures on Unsplash

如何对待自己身体这点,我无法给出建议,因为跨性别者厌恶自己身体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如果你不属于极端性别,而是比较模糊的性别倾向,或许你可以试着接受自己的身体哪怕一部分,可以试着接受自己身体的一些优点,转移自己的焦虑等等,不要被刻板印象束缚。

三、对待他人

有一部关于间性人细细老师的纪录片。她自述出生时身体不男不女,外生殖器官不明显。医生发现她体内有类似睾丸的组织,于是认定她是男孩。

然而,她并不能像其他男生一样站着小便,小时候为此受过欺凌,接受尿道矫形和阴茎重建二十余次。伤口的痛苦让她彻夜难眠,十二岁的她就曾经两次轻生。

她三十六岁时,却发现自己的体内有发育健全的子宫和不完整的阴道,类似睾丸的组织还有癌变风险。她顿时感觉,做了那么多手术,都是白费力气。这时候,她终于有能力决定自己要以女性身份生活。

我们不应完全以生理性别来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性别,这显然是愚昧的,甚至你了解到的别人所谓的生理性别可能只是出生时医生对TA生殖器的一瞥,之后在病历上写下的一个“男”或“女”字,如上文例子所述。而对于所有的性少数群体来说被他人以自己的心理性别对待可能是最大的尊重。

Photo by Nijwam Swargiary on Unsplash

不要对他人的性别冷嘲热讽,你没有资格评价和不认同别人的性别,或者用刻板印象对其进行约束。

在文章的最后,我想给大家看一些公认的智者在过去说过的一些话。

亚里士多德:“所谓女性就是发育不完备的,有缺陷的男性。”

康德:“只有女人想做男人,没有男人想做女人。”

尼采:“女人身上隐藏着一个奴隶与一个暴君。因此女人还不能胜任友谊:她只知道恋爱。”

……

的确,时代不同了,我们不能用如今的价值观来评价过去的人,但还好,时代总是在进步,我想这些话仍然能引起我们的思考。

作者:牧羊犬

投稿要求:与跨性别相关议题的思考与知识科普,用化名。发送word文档至指定邮箱。针对文章中涉及政治敏感、涉黄暴力等不符合规范的内容,本人有权删除;错字病句随缘修改。有疑问请私信这个up主。  

投稿邮箱:Nonexister@qq.com 

【跨性别科普】性&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