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运用研究成果改善教育实践(读书笔记)

1.教育研究对教育政策和实践的影响正变得越来越大。教育研究对教育政策和实践产生的影响正在增强。这表明教育研究的成果和发现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指导和改进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践的实施。
2.循证实践在医学、心理学、教育学以及其他专业领域中正越来越盛行。
3.教师的传统动机和工作场所条件无助于循证实践。
4、教育中的循证实践包括四个关键要素:(1)关注实际问题;(2)依赖研究成果;(3)临床专业知识;(4)尊重利益相关者的价值。
5.改善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动力是高度关注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给出解决它们的一份承诺。
6.教育者需要理解研究方法论,这样才能评价他人研究的质量或者实施自己的研究。
7.教育者需要从多种伦理角度审视研究证据。
8.教育者可以通过参与研究或项目评价,或者通过和研究者共同影响关于教育改革的政策议程,来有效地与研究者进行合作。
9.研究有异于其他形式的调查,主要在于其强调:(1)直接观察现象:(2)采取一定的措施减少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过程中的偏见;(3)谨慎地确定研究成果对于已经研究的个体和情境之外其他个体和情境的推广性。
10.研究产生四种类型的知识:(1)描述;(2)预测;(3)实验干预手段效果的证据;(4)解释。
11.基础研究的目的是要了解观察到的行为背后的基本过程和结构,而应用研究的目的则是形成并检验能够直接用于改善实践的干预手段。
12.后现代主义者认为没有一种研究方法天生就比其他方法好,而社会科学家则认为他们的研究方法具有特殊的合理性并具有权威性,这是基于运用了:(1)可以接受任何人检视的经明确定义的概念或程序;(2)对单项研究成果的合理性进行检验性的重复研究;(3)能够经由经验数据检验,也可能被驳倒的知识主张;(4)减少研究者失误与偏见的明确程序。
13.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有很多的不同,但主要是认识论上的区别。定量研究者认为有一个
14.混合途径研究既使用定量研究的方法也使用用质性研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