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之五 爬犁失控 人若腾飞
作者 吕东平

我们虽然已离开湾沟,成了四道岔的社员,但只要一有空,就仍往庙沟跑。觉得二爷爷年纪大了,常来看看。也看看有没有什么活,需要我们帮干一干。
那一年,二婶家盖房期间,我们兄弟俩都去帮着干 活,张罗一些事。房子打地基的活,全是我们俩垒的。打完地基后, 大家都0来帮工,我们就帮着张罗些杂务事,没啥可张罗的事,就赶紧干活,我们是真心实意 地干!
在外人的心目中,我们就像他家的孩子一样,外人也都知道我 们是二叔的侄子。谷仁龙和我们的关系越处越好,也来看望过二婶 。
农闲时,我们常到湾沟,经常和肇顺在一起玩,也到过他的 二姑丁淑云家,丁淑云一家对我们也很热情。通过肇顺也认识了不少 的年轻人,都是很有作为的后生。
有一个叫刘建后的,是山东淄博出来 的,很有才学。父亲是淄博公安系统的什么领导,在文化革命中受到了冲击,也跑到东北来了。我们常聚在一起 拉东扯西。
还到了宝山村结识了田景春,王淑香,王任成,刘长水等 人。
有一件事至今没说,有一次在田景春家玩,他的父亲那时已经七 八十岁了吧,老家是山东费县。
他听说我是山东日照的,就问我, 知不知道你们县有个叫××鲁的,我回答听说过。他又接着问,他家的 后人过得怎么样?我也没说我就是他的曾孙。我只好说,他的后人遍及南北各地,远在天边,近在眼前都有,其后人兴旺发达。老人一 听,欣慰地笑了。
我看出了他对太爷有所仰慕,一定有所交往。接着老人又叙说了太爷生前在沂蒙一带的名望,如何受人尊重爱戴,如何与人为善, 如何行善济贫等等。
那时候的政治环境,不敢说实话,人人都有戒备心理,怕惹事上身,所以没对老人实讲。五十年过去了,每当想起来很后悔,总觉得对不住那位老人家。如果我当时照实说了,说不上老人还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能告诉我呢!
一有闲空,我们就到湾沟来,离四道岔几十里地,大部分是坐马 车,有时候也堵个汽车坐。主要是来玩,顺便买些生活用品回去,有 时候带些苞米来换挂面,换苞米油。有时也卖些苞米,换回点零花钱。大部分时间还是到庙沟来,帮助二婶家干些活,
他们那时候实 在是缺人干活,妹妹弟弟们都还小。但妹妹们都知道亲近,每当我们来的时 候就很高兴,到要走的时侯就不让走。特别二妹妹,三妹妹,一听说 我们要走了就抱着我们的腿不松手。我们也就觉得这就是个家了,最 重要的是二爷爷在,隔一段时间就惦记着来看看。
因二婶太忙,妹妹弟弟们没长大,二爷爷七十多岁了,还得上山 拉柴禾,实在是不容易。我们除了帮着干些别的活之外,就是经常来 帮着上山拉柴禾,这个活二弟干得比多。
最惊险的一次,现在回想起来还有些后怕。那年冬天,二弟和二 爷爷上山砍柴,柴禾装了满满的一爬犁。二弟在前面拉着,二爷爷在 后面跟着。
由于山陡冰滑,木柴装的太多,二弟在前面根本抗不住了。爬犁太重,可能惯性就大,顺着那冰雪道推着人向下跑,越跑越快。二弟被爬犁推得几乎脚不沾地,他两手死死地握住爬犁的两个杆,真像腾飞起来了!生死大关,就在眼前。
这时候二爷爷在后边吓得已经魂不附体,一屁股瘫坐在了地上,喊起了皇天!他眼看着爬犁飞快地往下跑,心里想,完了!完了!这下完了!坐在地上直拍大腿。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前面有一个大树墩子。说时迟那时快,二弟趁脚着地的瞬间,把爬犁照准那大树墩子,两腿一迈躲开了。爬犁直照那 大树墩子冲过去,就听咔嚓一声,爬犁断了,摔翻在了旁边。二弟也被 甩在了一边,气喘吁吁。
总算是福大命大,眼看就要发生的一场 灾难,就这么化凶为吉了!
前几年去过一次,看望年迈的二婶,还到二爷爷二叔的墓地祭奠 了。也到原来干过活的地方,尤其是五千四煤矿装火车的地方看了看,又到 四道岔住了几天。
时间过得真快,回想起往事 ,好象就在眼前,但转瞬已过去了五十个春秋了!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