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李建成究竟是怎样的人?历史上的李元吉真实表现如何?(一)

2022-02-06 20:41 作者:人貌天虚  | 我要投稿

咱们平心而论李渊在选择自己的继承人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李世民?别说还真有过,但是这个念头并不长,偶尔一闪而过,更多的时候他还是坚定的选择李建成作为自己的继承人,是李渊偏爱李建成还是觉得李世民不够优秀?这两个观点哪都不对,最根本的原因是在于李渊没得选说旧唐书当中评价李渊那叫倜傥、豁达,任性、真帅,宽容,这个任性真帅不知他有多任性,更多有点儿像我们今天讲的属于性情中人,而且非常的真帅很坦诚,而且还有很宽容,但凡宽容的人都会比较稳重,他不会做很多出格的事儿,所以在他心目中传位的时候一定要给自己的皇长子,这是由于李渊的性格本身决定的,同时对李渊来讲我也亲眼看到了隋朝的灭亡传了两代,正常如果给太子杨勇的话不让杨广继位,隋朝就不会这么轻易灭亡了。坚定的让他认为必须立皇长子他心里才踏实,能够保持王朝的长治久安,这是它一个根本处理事情的原则,而不在于李世民表现得多优秀。

另外李建成的表现也是非常的好。要说李渊起兵之前迟迟不能下决心,很大的原因不是因为他跟杨广有多亲,您想想一个表亲多年未见,而且两人关系也没那么好,以李渊的性格如果是个美人儿,他都可以考虑考虑,如果是杨广跟这个江山来比,他根本就不在他考虑之列,他不是犹豫其他而是考虑到自己的亲属还不在自己的身边。在隋朝为官的时候家属是不能都跟着来的,在家里边谁主持就把李建成留在家里,那时候的李建成就已经替他父亲操持家中的各种事物了,至少是一个非常稳妥的人,在他决定要起兵的时候李建成带着一家老小几乎是搬家似的来到太原,古人带着一大家子走这么远路是非常不容易的,李渊就给儿子在这个途中就死去了。

所以李建成这件事儿处理的还是稳妥的。等到正式领兵打仗的时候,李建成也表现出非常优秀的一面,他李世民也是上演了双雄会,双双建功立业直取河西的时候,就是哥儿俩并肩往前冲的,等到进入关中的时候,李建成被封为陇西公,左将军,大都督,统领左三军,李世民被封为敦煌公,右将军、大都督,统领右三军。

你看看这哥俩也是并驾齐驱,等到攻占长安之后李建成被封为左元帅,李世民被封为右元帅,两个人继续共同征战四方扩大战果,别看两个人一左一右。在中国传统社会当中左为上,即使是两个人带同一支军队,同一支兵马,左将军当然是首领,所以各种功劳当中李建成不但没有输给李世民,并且在各项工作当中也成为主导,同样也是非常优秀的一个人。等到贞观年之后的历史当中描写李建成的时候就不断说他喜欢打猎,比喻他游手好闲,然后说沉湎于酒色,喜欢这些东西。但是你反过来讲,打猎这件事儿哪是他个人的事情,整个李家都喜欢打猎,尤其是李渊表现得更突出,这就不是一个事儿,单纯讲好色这方面李渊和李世民都比李建成突出,但是为什么李建成给大家印象当中功劳没有那么突出?

就是李渊在长安称帝的之后立刻就告诉李建成你不要出去东征西讨了,我封你为太子,你要管理好这个国家,你更多的要处理这个国家行政事务,您想想李世民和众将官在外面东征西讨的时候,总体的运筹帷幄肯定是李渊具体的细节和开展各项工作就是统一由李建成整体负责,李渊很早就在锻炼他治国理政的能力了。你要说李世民优秀没有什么可争议,但是李建成并不差,你像有些历史学者讲得更清楚,你李世民和李元吉在外面哪怕作战死亡了都没关系,只要有建成在这个国家依然会维持稳定的。

所以这些皇子在李渊心中的地位就不一样了,这个天平也完全倾斜在李建成这一边,这些都是李渊可控的东西,但是李渊不可控的是李世民有多优秀。在这段东征西讨的过程当中李世民是迅速壮大自己的队伍而且自己开府,开府意味着什么?我这个秦王府就是一个小朝廷,我自己手下有得力的干将,一般来说皇子在征讨过程当中也都会拉拢人才,但是李世民因为他更优秀,他获得的人才也更加优质,我们来算算李世民打了多少仗,就在武德元年也就是唐朝刚建立的时候,首先六月份去攻打薛举,这场战争当中史书上都讲,因为秦王李世民得了疟疾所以得了失败,但这件事儿我们不争论了他有可能是真,有可能是假,有可能是为了李世民的光辉形象,故意说他得病了,唯一这场战败。

但是其他的阵仗基本都赢了,在八月份的时候就大败薛局,平了陇右,这一仗之后李世民获得了重大的利益,整个山东地区都由李世民来做主,这个山东地区并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山东,是崤山和太行山以东的地区,它更接近于我们现在理解的中原地区,逐鹿中原就是这样一个意思,紧接着第二年的十月份,他又打败刘武周、宋金刚平定了并州地区,接下来第三年他就一鼓作气又击败了窦建德,同时收降了王世充,整个山东地区就基本被李世民给平定了。等到大唐建立的第四年窦建德的部下刘黑闼又开始起兵造反了,结果李世民又带兵去平,接下来又派人剿灭了雪狼。


李建成究竟是怎样的人?历史上的李元吉真实表现如何?(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